居然能被Uber、滴滴相中,Phantom Auto在自動駕駛上到底有哪兩把刷子?

居然能被Uber、滴滴相中,Phantom Auto在自动驾驶上到底有哪两把刷子?

Phantom Auto(左)已與瑞典新創公司 Einride(右)達成合作

雷鋒網按:在半年內聲名鵲起的新創公司到底厲害在哪?

6 個月前,Phantom Auto 還只不過是自動駕駛新創公司的“小魚小蝦”,它只能時不時撲騰兩下以博取投資者的注意。不過現在,Phantom Auto 迅速上位,成為汽車製造商、科技公司甚至打車服務巨頭們競相追逐的香餑餑。

剛剛宣佈與三家歐洲公司(包括公交巨頭 Transdev、瑞典新創公司 Einride 和薩博公司的轉世 NEVS)達成合作的 Phantom Auto,現在又得到了其他公司伸來的橄欖枝,大家都將它的遙控操作平臺打造成自動駕駛汽車的新防護層。內部消息稱,這些公司中不乏打車巨頭 Uber 和滴滴出行這樣舉足輕重的企業。

不過,Phantom Auto 拒絕透露潛在客戶的信息,而 Uber 則表示它確實會經常與汽車製造商和潛在夥伴保持聯繫,但現在不便透露在遙控輔助駕駛上的計劃。

在自動駕駛行業,一旦有大公司瞄上了新創公司,肯定不會是小事情,因為價值數千萬甚至數億美元的收購可能會接踵而至。

這件事情中真正有趣的是,原來有那麼多公司都想給自動駕駛汽車多加一層“護盾”,在安全司機從測試車“全面撤退”後填補留下的“安全真空”。

Phantom Auto 去年才剛剛創立,但它的遙控操作平臺已經能讓控制室裡的司機救車輛於“危難之間”了。舉例來說,身處數百公里之外的遙控司機能在車輛遭遇不尋常交通狀況、惡劣氣候或道路施工時接過控制權,幫車輛渡過難關。

需要說明的一點是,這套系統可不能在碰撞前一秒救下全車乘客,它的存在意義主要還是安全備份,在車輛遭遇困難情況或“發懵”時出手救援。

遙控操作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不過對於其效果業內一直有爭議,大家擔心現有的 4G 網絡會存在一定的延時,數據傳輸緩慢會削弱遙控操作的效果。

確實,即使是用手機進行視頻通話,延遲還能讓人抓狂。如果遠程操控車輛出現延遲,甚至有可能造成嚴重的事故。

不過,Phantom Auto 有自己的兩把刷子,它找到了一個好方法,即同時運用多個無線網絡搭建一個無縫網絡。同時,Phantom Auto 還有其他防止數據被阻斷的方法,比如提前對某區域進行探測,確定這裡的網絡信號強度和信號死角。如果網絡還是有延遲,車輛則會安全停下並打開雙閃。

Phantom Auto 的第一個高光時刻發生在今年年初的 CES 上,當時它首次公開演示就博得了滿堂彩。不過,後續的一系列嚴重事故才是各家公司對 Phantom Auto 興趣陡增的起因。

今年 3 月的那場致命車禍不但讓 Uber 的自動駕駛部門被打出了“內傷”,還讓其他公司靜下心來思考自己的自動駕駛測試是否出了問題,未來取消安全司機後又該如何保證車輛安全。

一個月後,加州就公佈新規,自動駕駛公司可以取消測試車上的安全司機,但控制中心必須有遙控操作員坐鎮。

Phantom Auto 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戰略官 Elliot Katz 指出,這並不意味著每家公司都要擁有類似 Phantom Auto 的遙控操作功能。它只不過是要求自動駕駛公司有人負責監控車輛並保證與車輛和乘客的通信。如果車輛遇到了問題,遙控操作員使用“路徑規劃”或遠程引導來幫車輛脫困就行。

“路徑規劃”一直是 Waymo 和通用 Cruise 的解決方案,它允許車輛和遙控操作員進行雙向交流。如果車輛遇到問題,人類操作員會給車輛分配新路線,幫它繞著障礙走或緩慢通過某個建築工地區域。當然,車輛也不會完全服從操作員,只有它認為這條備選路徑沒有危險才會出發。

Katz 認為,如果遇到了這樣的僵局,恐怕遙控操作平臺就得出場了。不過 Katz 也表示,遙控操作平臺完全可以當作主力安全備份使用,“路徑規劃”可以下崗了。

雷鋒網注:6 項會員專享特權,全年 100 期精華內容,帶你深入淺出看懂自動駕駛。如果想加入雷鋒網「新智駕會員計劃」,歡迎點擊鏈接 :https://www.leiphone.com/aidrive/vip或掃描海報下方二維碼瞭解詳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