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檔兩天票房破5億,《猛蟲過江》貓眼評分8.1VS豆瓣評分

最近有不少新影片都齊聚端午檔前上映,截至6.17日下午17點,兩天的端午檔票房累積已超過5億人民幣,其中《侏羅紀世界2》獨佔鰲頭,上映三天票房突破6億。 國產片中又以小瀋陽導演的《猛蟲過江》最為突出,三天票房突破5000萬。

小瀋陽作為又一星導演,跨界執導的電影作品《猛蟲過江》已於6.15日的端午檔前夕正式與觀眾見面。 截至發稿之時,貓眼觀眾的評分高達8.1分,叫好聲一片;然而豆瓣觀眾的評分卻只有3.3分,叫罵聲一片。 為何會出現如此大的懸殊?《猛蟲過江》這部電影究竟是好還是劣?

1

喜劇人的電影夢明星雲集口碑撲街

另一邊東北喜劇的代表趙本山的弟子們也沒閒著,小瀋陽剛上映的《猛蟲過江》,宋小寶正在籌備的《發財日記》……

這些喜劇人電影的第一大特點就是陣容豪華、星光閃耀,連打醬油的角色都是個大明星。 比如郭德綱的《祖宗十九代》裡面就有:岳雲鵬、吳京、吳秀波、井柏然、林志玲、王寶強、大鵬、吳君如、李晨、杜淳、鄭愷……這些人很多都可以挑大樑,出演男女主角的,卻在郭德綱的電影裡出演一個路人甲的角色
端午檔兩天票房破5億,《猛蟲過江》貓眼評分8.1VS豆瓣評分

端午檔兩天票房破5億,《猛蟲過江》貓眼評分8.1VS豆瓣評分​​《歡樂喜劇人》大電影不僅彙集了眾多參賽的喜劇人,還請來了世界級的喜劇大師——憨豆先生。小瀋陽 的《猛蟲過江》不僅有眾多東北喜劇人的熟悉面孔,還有臺灣著名演員金士傑、李立群等人的驚喜現身。

然而即使是群星璀璨,這些喜劇人的電影口碑卻屢屢撲街,豆瓣評分屢創新低。《歡樂喜劇人》2.6分、《相聲大電影之我要幸福》2.9分、《祖宗十九代》4.3分。

郭德綱在相聲舞臺備受觀眾喜愛,從國內演到國外,可謂是風生水起。然而到了電影領域,觀眾卻不再買賬了。很多網友評價說這電影就是在圈錢,眾多喜劇人在一起卻不會演喜劇了,劇情硬傷,包袱不響。

人脈廣大請來眾多明星捧場,想發揮明星效應,卻適得其反,全片無路人讓觀眾審美疲勞。 眾星雲集的《祖宗十九代》被微博網友戲稱為“年底明星大型還人情現場”。

再說小瀋陽的作品《猛蟲過江》,東北與臺灣的混搭風,想想也挺帶感。女主宋芸樺,對她的記憶還停留在《我的少女時代》裡那個蠢蠢的善良的林真心,誰知這次穿上了皮衣勇鬥壞人,反差極大。

劇情簡單易懂、笑點眾多,加上金士傑等演技派的精彩出演也為劇集加分。 但是其中還是有不足之處,比如邏輯混亂、劇情轉折稍顯尷尬、感情戲的突如其來。

2

貓眼8.4分豆瓣3.0分,究竟該相信誰?

明星出演、劇情類型這都能決定一部影片的票房高低,隨著評分系統的完善大多數人在購票前都習慣看看大眾的評價,貓眼評分還有豆瓣評分都是大家參考的依據。
端午檔兩天票房破5億,《猛蟲過江》貓眼評分8.1VS豆瓣評分​然而《猛蟲過江》的評價卻出現了極大的懸殊, 難道喜歡這部電影的都去貓眼評分了,不喜歡的都去豆瓣評分了?顯然這不可能,此事必有蹊蹺!觀眾,你怎麼看?

端午檔兩天票房破5億,《猛蟲過江》貓眼評分8.1VS豆瓣評分

3

評分從何而來

豆瓣網奉承以用戶為中心的宗旨,凡是豆瓣網用戶都可參與評分,並且根據用戶粘性,賦予參與者不同的權威值,得分計算採用加權平均值的方式。以加權後的評分總值為分子,參與評分的總人數為分母,最終取得的加權平均值即為影片的評分。

而貓眼作為幾大票務網之一,是觀眾進入電影院的入口,評分的算法與豆瓣網有所差異。貓眼參考國外專家評分平臺“爛番茄”,本由觀看了影片的觀眾評分和專業人士評分構成,後下架了專業人士評分一欄。

觀眾評分還是五星參考系,一般就在觀看了電影后隨手就評了星級,再由平臺換算為分數。

4

兩者評分偏差由來已久

其實兩個平臺的評分存在差異,也並不是在這一部電影上,通常都存在貓眼電影的評分比豆瓣電影高的情況。《快樂大本營之快樂到家》貓眼6.2,豆瓣3.3;《小時代》貓眼7.4分,豆瓣5.0分;《致青春》貓眼8.3分,豆瓣6.7分……

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就在於用戶情況不同,貓眼的用戶一般是隨看了電影后的直觀感受來評分,隨意的簡短影評,更趨向於大眾。

而豆瓣又被稱為“文藝青年聚集地”,很多是對影片有了比較成熟的思考才來寫下評分和影評。

並且時效性上也有差異, 一部電影的貓眼評分較為短暫,生命力只有影片上映的那幾天。但是豆瓣的評分卻有一直存在,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有所波動。

5

惡意刷分、宣發作假

由於評分能左右觀眾是否購票觀影,也導致一些惡意刷分現象的出現。年初上映的《無問西東》就被曝出有人買了140張票,齊刷刷地全打一分。

貓眼在宣發方面也被懷疑存在作假,《後來的我們》投資5000萬,卻三天破10億,穩居“五一檔”冠軍。 然而該片意外陷入“退票事件”爭議的漩渦。有人利用規則漏洞,大規模購票後又在上映前集中退票,給影院造成巨大損失。

而這退票事件就集中發生在貓眼平臺,貓眼還是《後來的我們》的主要發行方和出品方。黃牛刷票近18萬張,又集中大規模退票,這一退票事件還導致超過20萬張觀眾自行購買的票也退了。
端午檔兩天票房破5億,《猛蟲過江》貓眼評分8.1VS豆瓣評分​此事一出,引起了軒然大波。監管局介入,國家電影局也及時約談了影片的發行方、出品方的負責人,表示要徹查此事。但是此事至今卻還是沒有定論,成了電影屆的疑案之一。

端午檔兩天票房破5億,《猛蟲過江》貓眼評分8.1VS豆瓣評分端午檔兩天票房破5億,《猛蟲過江》貓眼評分8.1VS豆瓣評分​​惡意刷分、宣發作假這些事件都打破了電影的常規化競爭,誤導觀眾,使得貓眼評分、豆瓣評分的參考意義變得模糊。 這樣的行為不僅讓好的片子不能被觀眾重視,還影響了整個電影行業的合理發展。

長此以往, 製作方對宣傳的重視必然超過影片本身,沒有人再去好好地做電影、講故事,中國電影必將受到重創。

《猛蟲過江》貓眼、豆瓣的評分懸殊太大,其中原因也許不是兩邊用戶情況有所差異能夠完全概括的。 評分高的確能起到誘導觀眾買票作用,但真正接受檢驗的還是片子本身,如果片子太差,失了民心,評分刷的再高又有何意義?

想要在電影界中獲得長久的生命力,重點還是得放在打造影片本身,講好中國故事。刷分、宣發畢竟都是表面功夫,時過境遷誰還會記得?只有優秀的影片本身會一直流傳下去,載入影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