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圈天價實習崗位曝光!標價達49800元:多家券商銀行中槍

一般來說實習生會獲得一定的薪水,不過有一些大學生卻要花大價錢去購買實習的機會。近日,第三方平臺打著“內推”的旗號公開向大學生叫賣實習機會的消息,引得金融圈一片譁然。

中介機構:實習保offer 費用最高近5萬元5月29日,知名財經博主“王大力如山”在微博上爆料,“金融小夥伴”等第三方平臺存在出售金融機會實習機會的現象。AI財經社瞭解到,多家中介機構存在此類現象。
金融圈天價實習崗位曝光!標價達49800元:多家券商銀行中槍​北京某高校大四學生李凱告訴AI財經社,他選擇了“美世中介”為其提供實習保過公司。根據李凱的簡歷,中介為他選擇了對口的金融、經濟、財會領域的頭部企業,實習offer報價最少為2.8萬元,最高為瑞銀集團、高盛·量化投資,達49800元。

不只在金融領域,第三方中介機構還提供互聯網、媒體、軟件、央企、諮詢、科研等行業的實習崗位信息。

北京某高校碩士郭笑笑向AI財經社提供了中介機構“實習鳥”的實習崗位表單。其中,費用最少為脈脈內容審核實習生,標價為5800元;中科院軟件中心Java開發工程師的標價最高,為34800元。其他行業實習offer價格大多在13800~17800元之間。

收費內推機構的操作套路基本一致:藉助信息不對稱賺錢,打著“內推”的名義,廣撒網為用戶投遞簡歷,並開發一系列的職業培訓課程或幫助用戶修改簡歷。

中介內推卻遭到六大機構連連否認,王大力表示這是源於雙方的“內推合作”本就不存在。 “這些所謂可以給學生‘內推’的機構,其手裡根本就沒有真正的內推名額。

他們無非是拿著學生的簡歷,幫著去投遞。如果學生們通過面試機會並獲得實習,中介會宣稱是‘內推’的功勞;如果用戶未被選中,則稱是實習生未達到招聘要求。”“實習鳥”的一名工作人員告訴AI財經社,“實習期一般為3~6個月不等,學生如果未過實習期,則退還80%的費用。”

王大力還介紹,中介機構用錢去購買實習機會,即真正的付費內推情況也會存在。據瞭解,金融機構中的實習機會分為兩種:第一種是統一由公司人力部門組織招聘的,比如每年寒暑假的實習生招聘;第二種就是業務部門自行操作的招聘,這種招聘有的會跟公司簽訂實習協議、發放實習薪酬,以現場實習為主;也有的不簽訂任何實習協議、不發放任何實習薪酬,以遠程實習為主,這就是學生口中所稱的“小黑工”。

“魚龍混雜”的實習付費群,則會為付費群友提供最基礎的實習信息發佈服務,一般按行業、地區、事件來分類建群。

據媒體公開報道,截至2016年12月,“實習鳥”的網站累計用戶超過50萬;截至2018年3月,“內推小王子”的用戶超過10萬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