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僑”在蓉創新創業 街頭一道“悅耳”風景

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批准,市政府新聞辦主辦,市廣播電視臺承辦的成都首檔整體落地海外的電視欄目,《西望成都》6月16日推出第169期節目。新時代高速發展的中國,伴隨著“萬僑創新創業”行動,遍佈世界的華僑華人精英開始投身到了中國的創業大潮中。2016年9月,成都僑夢苑正式成立。這些海外精英上演了怎樣的“蓉漂”故事呢?你也許在巴黎聖母院廣場聽過吉他手彈唱城市的浪漫,在倫敦的考文特花園看過畫匠描繪城市的美景,在新加坡烏節路看過流浪藝人用手碟打出城市的時尚風采。而這些街頭藝術,如今也出現在成都街頭。

《城事》

海納百川 “蓉”納千才

伴隨著“萬僑創新創業”行動的開展,求賢若渴的成都也向全球海外華人華僑精英人才拋出“橄欖枝”。在中國國務院僑務辦公室的引領下,一個名為“僑夢苑”的華人華僑產業聚集區應運而生。2016年9月,成都僑夢苑在郫都區正式揭牌成立,不到兩年的時間,這裡便吸引了457家涉僑企業入駐,聚集諾貝爾獎獲得者5人,國家“千人計劃”專家141人,四川省“千人計劃”專家368人,這些海外精英在成都上演著他們的“蓉漂”故事。

今年41歲的連子龍祖籍山東,是第九批國家“千人計劃”專家。2010年,他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辭去美國薪資優厚的工作回國投身智能製造領域的激光行業。並隨合夥人李琦來到了成都。

與李琦的相識,讓此前從未到過成都的連子龍對這座正在蓬勃發展的創新之城有了全新的認識。同時,成都豐富的人才資源、僑夢苑為企業提供的幫助以及成都深厚的文化底蘊,也堅定了連子龍留在成都創業的決心。

隨著成都不斷加快對外開放的步伐,它必將以其獨特的城市魅力,以“海納百川”的胸襟,迎接來自海內外成千上萬的人才會聚於此。

《味道》

街頭的“悅耳”風景

口琴聲響起,大志閉上雙眼,他的世界就只剩下音樂。這是成都“街頭藝人持證上崗”施行後的第四個週末,在寬窄巷子、春熙路等七個點位相繼演出之後,街頭藝術家大志用這個新點位將自己的“成都音樂版圖”拼湊完整。

大志,來自貴州六盤水,以“唱途”為名,一直在中國每個城市走走停停,唱一唱。在他眼中,街頭藝術不受任何形式的約束,能夠把行人吸引過來,完全是個人能力的展現。成都的街頭,讓大志不僅感受到音樂帶來的快樂,還體會到成都人對街頭藝術的一分尊重。

在位於成都青羊宮的一間工作室裡,青年藝術家劉勝正在為下一次演出製作新笛子。他是成都首批街頭藝術家中唯一使用傳統樂器的。從以前在音樂廳或者劇院裡面和一些專業的樂團合作,到走上街頭,劉勝表示自己也掙扎過,而最終讓這位“雅士”決定去街頭演出的,是有著“中國魔笛”之稱的藝術大師陸春齡,陸春齡曾任上海音樂學院教授,2009年被授予“金鐘獎終身成就獎”。劉勝曾有幸接受過陸春齡先生的指導,決定將老先生的藝術精神帶到成都的街頭。

一把吉他、一支話筒,抑或是一支竹笛,這支逐漸壯大的持證街頭藝人隊伍讓成都的藝術不僅只保留在劇院裡,也讓這座城市在舉手投足間散發著音樂和文化的氣質,釋放著“自信”和“溫度”。這些成都街頭的“悅耳”風景,讓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多了一個愛她的理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