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國外媒體人這樣學新聞

看!國外媒體人這樣學新聞 | 普利策獎之外

題圖為突發新聞攝影獎路透社獲獎作品之一:2015年8月11日,希臘科斯島,一艘搭載敘利亞難民的小船行駛在愛琴海上。

每年4月都是全球新聞界騷動的日子。作為美國新聞界的最高榮譽獎,“普利策獎”深受世界矚目。當地時間4月18日15時,2016年普利策新聞獎獲獎名單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揭曉。

儘管傳統媒體被不斷唱衰,人們還是發現,這次的普利策獎傳統媒體包攬了絕大部分獎項,沒有一家純網站獲獎,在報道方式上,“融合新聞”再次出現。

儘管中美兩國的新聞媒體、新聞報道存在著諸多差異,但在諸多傳播理念、報道方式等領域依然有著非常多的共性。或許,有必要從瞭解、學習和交流的角度,來看看國外的媒體人是如何學習新聞的。今天推薦的“國外媒體人這樣學新聞”書單(不限於美國),收錄了諸多國外經典新聞與傳播教程,部分作者也是普利策獎的獲得者。

看!國外媒體人這樣學新聞 | 普利策獎之外

2016年普利策獎

獎項類型標題獲獎媒介
公眾服務獎綜合血汗海鮮踢爆奴隸勞工醜聞美聯社
突發報道獎報道聖貝納迪諾恐怖襲擊
《洛杉磯時報》
調查性報道獎報道佛羅里達州精神病院暴力升級和政府失職《坦帕灣時報》、《薩拉索塔先驅論壇報》
解釋性報道獎報道美國性侵犯中的受害者不報告行為ProPublic、The Marshall Project
地方報道獎報道揭露地方學校變工廠、社區的悲劇後果《坦帕灣時報》
全國報道獎報道高頻次的警察槍擊案件《華盛頓郵報》
國際報道獎報道阿富汗婦女被迫忍受的殘酷《紐約時報》
特稿寫作獎報道環境報道:卡斯卡底古陸斷層線破裂《紐約客》
評論獎評論
波士頓校車種族歧視事件評論《波士頓環球報》
文藝批評獎評論電視評論專欄文章《紐約客》
社論寫作獎評論對獄警攻擊犯人的批評《太陽報》
社論性漫畫獎評論Jessica Rinaldi的政治諷刺漫畫《薩克拉門託蜜蜂報》
突發性新聞攝影獎報道歐洲難民問題《紐約時報》、路透社
特寫攝影獎報道被虐待的男孩《波士頓環球報》

當代媒體新聞寫作與報道(第七版)

[美]布魯斯·D·伊圖爾 道格拉斯•A•安德森

978-7-300-18921-5

看!國外媒體人這樣學新聞 | 普利策獎之外

(第四版)

[美]菲利普·邁耶

978-7-300-18923-9

看!國外媒體人這樣學新聞 | 普利策獎之外

美國新聞史:大眾傳播媒介解釋史

[美]邁克爾·埃默裡

978-7-300-19453-0

看!國外媒體人這樣學新聞 | 普利策獎之外

一個自1954年首版後轟動美國新聞與大眾傳播學界並影響到西方其他國家的經典。一本被廣泛參閱和引用的解釋性新聞與大眾傳播史力作。一本被明尼蘇達大學、西北大學、坦普爾大學等美國眾多著名高校廣為採用的標準教科書。

本書從社會、政治、經濟情境中解釋新聞事業的發展,強調媒介與社會的互動關係,著力解釋大眾傳播與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科技潮流的關聯。這種互動一方面揭示了新聞傳播事業對美國200多年來的發展歷程發生的影響,另一方面論述了每一歷史時期的具體社會歷史條件對新聞傳播事業的制約。


新聞價值

[英]保羅·布賴頓

978-7-300-18382-4

看!國外媒體人這樣學新聞 | 普利策獎之外

媒介倫理:案例與道德推理(第九版)

[美]克利福德·G·克里斯琴斯等

978-7-300-18068-7

看!國外媒體人這樣學新聞 | 普利策獎之外

本書是西方高校新聞傳播學院普遍採用的媒介倫理學經典教材,它全面介紹了倫理學中的理論原則,提供了新聞、 廣告、公關、娛樂四大傳媒領域大量最新的真實案例,理論與實踐結合,逐一解剖案例,由表及裡,引人入勝, 引人深思。本書所闡發的內容兼顧世界多元文化價值體系,運用定義、價值觀念、倫理準則、忠誠歸屬等四個象限,清晰地展示了道德推理的四個重要步驟,為讀者提供了透視傳播領域錯綜複雜的倫理問題的“望遠鏡”和“顯微鏡”。

[俄]葉琳娜·普羅寧娜

978-7-300-19940-5

看!國外媒體人這樣學新聞 | 普利策獎之外

本書可能是自蘇聯解體後從俄文譯為中文的第一本媒介心理學方面的專著。作者厚重的學術底蘊,使其能站在哲學的高度,全方位地審視人類心理發展的歷史。在作者的講述中,每一種思維模式的形成和演變總是與著名的心理學家的名字聯繫在一起的,諸如弗雷澤、弗洛伊德、康德、皮亞傑、霍爾、維果茨基等。作者深入淺出地闡述這些學者們的觀點,並將抽象的理論闡釋與新聞文本分析緊密結合在一起,富有啟迪意義。

大眾傳媒革命

[美]查爾斯·斯特林

978-7-300-18651-1

看!國外媒體人這樣學新聞 | 普利策獎之外

本書與其他傳播類基礎教材似乎並無二致,但是深入其中, “革命”的蘊意(雖然字面上並非言必如此)滲透字裡行間。從印刷媒體的興衰到新媒體給世界帶來的衝擊,本書帶領讀者穿越大眾傳媒的歷史,藉此闡釋這樣一個事實:大眾傳媒的歷史由一系列技術帶動的革命構成,而且每次傳媒革命都帶來了社會、文化、政治的巨大變革。如作者所言,“要理解我們今天所處的位置,就必須瞭解是過去發生的什麼事情把我們帶到了這個地方。”讀完此書,無論是大眾傳媒消費者,還是大眾傳媒(未來的)工作者,可能都會更清醒、更清楚地看待自己身處的傳媒世界。

本書著力構建讀者——無論是媒介消費者還是媒介工作者——的批判性思維。今天,媒介渠道多種多樣,媒介內容鋪天蓋地,作為大眾傳媒消費者,具備媒介素養可以更好地理解傳媒技術和偏見如何影響我們所能獲得的大量信息。對於(未來的)媒介工作者來說,作者認為,取得事業上的成功,一個從業者需要具備與自身技藝和能力相輔相成的批判意識。本書借用了許多爭議性的案例,或是觸及不少爭議性的話題,作者並沒有自下結論,而是提出了自己的問題或質疑,啟發讀者思考。

大眾傳播動力學

轉型中的媒介(第12版)

[美]約瑟夫·R·多米尼克

978-7-300-18922-2

看!國外媒體人這樣學新聞 | 普利策獎之外

本書分大眾傳播的本質與歷史、媒介、具體媒體職業、大眾媒介的規制、媒介效果等幾個部分,論述了大眾傳媒的發展史、現狀,彼此的合併、競爭、融合,著重強調了媒介的經營和對社會的影響,分析了各媒介領域的職業前景等內容,提出了一些很有價值的建議。

第12版的主題圍繞三個方面的發展展開——社交媒體、應用程序和新媒體巨頭。全書內容詳盡,圖文並茂,案例、欄目豐富而有時代感,邏輯聯繫緊密、清晰,章後附有要點、關鍵詞、批判性思考題和相關網絡資源。

娛樂產業經濟學

財務分析指南(第8版)

[美]哈羅德·L·沃格爾

978-7-300-17787-8

看!國外媒體人這樣學新聞 | 普利策獎之外

本書是美國頂級娛樂產業分析師的最新著作。娛樂產業是美國經濟中最大的部門之一,而且在全球範圍內,它正迅速地取得了同等重要的地位。本書對先前各版本中的材料進行了更新,新增的章節探討了這一“體驗性”產業法律層面的問題、常見的限制,也涵括了新興的娛樂心理學領域。此外,本書探討的音樂、廣告、博彩和投注、體育和融資的內容,都有所擴展和豐富。對於美國和海外娛樂、傳媒產業的經濟、融資、產製和營銷,本書是一份全面的參考和指南。投資者、企業高管、會計師、律師、藝術管理人員以及一般的讀者會發現,對於娛樂和傳媒產業是如何運營的,本書提供了無價的指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