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飛揚」傳承紅旗渠精神 共築偉大中國夢

「青春飞扬」传承红旗渠精神 共筑伟大中国梦

傳承紅旗渠精神

共築偉大中國夢

「青春飞扬」传承红旗渠精神 共筑伟大中国梦
「青春飞扬」传承红旗渠精神 共筑伟大中国梦

民一庭法官助理 張繼宇

1960年2月,林縣人民為了改變乾旱缺水的貧困面貌,在太行山的懸崖峭壁上鑿石掏渠,修成了長達1500多公里的“人工天河”紅旗渠,並且孕育了“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紅旗渠工程從動工至全面完成,歷時近十年,經歷了國家三年困難時期和文化大革命時期,林縣人民不等不靠不向國家伸手要,他們頂住了各種壓力。他們用著一雙手、拿著最原始的勞動工具,創造了新中國的奇蹟乃至世界的奇蹟。紅旗渠是林縣人民攻堅克難創造的,紅旗渠精神同時也成為一面攻堅克難的精神旗幟。

紅旗渠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奮鬥在工作崗位上的人們,更激勵著當代青年。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在溫室下成長的當代青年更應該清楚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那些曾經為中華民族之崛起而奮鬥的人們,他們在國家最困難的時候挺身而出,用無私的奉獻和勤勞的汗水換來我們祖國來之不易的安定興旺。如今,我們不再靜聽風聲、雨聲,曾經對家事、國事、天下事的關心,也是時候轉化為埋頭苦幹、奉獻社會的動力。

當前,我們正處於攻堅克難、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紅旗渠的成功和紅旗渠精神的孕育無疑都對我們堅定理想信念有著重要的激勵和啟示作用。

當年林縣縣委提出“苦幹五年,重新安排林縣河山”,要做到千百年來沒有做到的征服太行山。這種氣勢告訴我們,只要有夢想、有目標,解決問題的辦法總比困難要多。林縣人民在修渠的時候,雖然沒有先進的機械設備和專業的培訓,但他們想出了很多切實可行的土辦法。大夢想能激發人的壯志豪情和無限潛力,也推動著紅旗渠工程走向成功。

在工程開始實施初期,時任林縣縣委楊貴書記現場調研,發現很多問題,戰線太長不好指揮,不好把控質量,20多天後留下的是坑坑窪窪,有的地方把渠底都挖破了。楊貴書記立即召開盤陽會議,聽取他人意見並組織調整戰略,由全線鋪開,改為分段實施,隔三修四。這種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傾聽意見,不對就改的實事求是的精神同樣值得弘揚。

紅旗渠的開鑿、成功不是某個人的成果,那是眾多人十年來共同的努力,是團結協作的成果。紅旗渠的勝利是信仰的勝利,每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每一個人擺脫乾旱缺水,期盼美好生活的願望是強大的,當年楊貴書記堅持為人民修渠的信仰,無論遇到了多少的困難,從來沒有動搖過。遇到問題就解決問題,帶領著林縣人民戰天鬥地,矢志不移,這才成就了“世界第八大奇蹟”。

紅旗渠精神之所以能傳承至今,成為仍被大家廣為傳播的精神。是因為紅旗渠精神同中國夢一樣無處不在,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在傳承紅旗渠精神的同時也在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著。弘揚紅旗渠精神,牢記五四光榮傳統,我們不僅需要思考和領悟,更需要行動和實踐。在司法改革的攻堅克難時期,我們更應從大局出發、從小事做起,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為實現中國夢奮勇前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