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川芎之鄉”,一口做夢挖的井灌溉小蔥多產1000斤,你知道嗎

川芎,一種中藥植物,主產於四川,常用於活血祛瘀,適宜瘀血阻滯各種病症,祛風止痛的效用甚佳,可治頭風頭痛、風溼痺痛等症。

四川“川芎之鄉”,一口做夢挖的井灌溉小蔥多產1000斤,你知道嗎

敖平鎮位於四川彭州城區東北,地處山區、丘陵、平壩交匯處,屬湔江、人民渠灌區,年平均氣溫16℃,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敖平鎮川芎品質優、產量大,敖平鎮70%的農戶種植,全鎮年種植川芎面積達12607畝,總產達3156噸,是敖平鎮的特色農業,2001年被四川省命名為“川芎之鄉”。

四川“川芎之鄉”,一口做夢挖的井灌溉小蔥多產1000斤,你知道嗎

川芎的生長得益於地下水資源豐富,但是當初尋找泉眼還有這麼個傳說....

相傳有一年敖平大旱,烈日炎炎,河水乾涸,加上久不降雨全鎮的井水都落了好幾丈,井水也變得渾濁不堪,鄉親們的生活用水變得十分拮据。苦於生計,鄉親們另外勘察水源,重新挖井,但是一連挖了好幾天,除了泥濘的溼土,什麼也沒有挖出來,更別說泉眼。

四川“川芎之鄉”,一口做夢挖的井灌溉小蔥多產1000斤,你知道嗎

正當鄉親們一籌莫展的時候,興泉村2組的趙老大一天晚上做夢,夢見死去的娘帶著他和弟弟在井邊打水,趙老大舀了一大瓢井水倒進嘴裡,發現那水清冽甘甜,喝完後頓時神清氣爽。醒來後,趙老大以為自己是“白日多思,夜半多夢”,也就沒放在心上。隔了幾天,幾個鄉親聚在一起為吃水發愁時,趙老大把那個夢當笑話講給大家聽。誰料說者無意聽著有心,其中一個被大家稱為黃半仙的人,平時愛好扶乩占卜之術,他撥拉著幾根稀疏的鬍子,興奮地喊道:“傻小子!這是你娘給你託夢呢!那井在哪兒呢?”趙老大吃一驚,把夢裡打水的地方詳細告訴給了大家。

四川“川芎之鄉”,一口做夢挖的井灌溉小蔥多產1000斤,你知道嗎

被幹渴折磨已久的鄉親們,在黃半仙的帶領下操起傢伙直奔趙老大夢中打水的地方——濟泉村10組村口,大家半信半疑地挖了兩三米深,突然一股清水從地底汩汩往上冒。見此情景,大家喜不自勝,又一鼓作氣挖了四五米,水源源不斷冒上來,一會兒就漲到了井口,趙老大喝了一大口,發現水的味道和夢裡的一模一樣。

四川“川芎之鄉”,一口做夢挖的井灌溉小蔥多產1000斤,你知道嗎

打水的,人越來越多,遠的、近的都有,大家都說這是口“救命井”。那年大旱讓附近幾個鄉鎮蒙受了巨大損失,唯獨敖平倖免於難,這多虧了那口“母親泉”,她像慈祥的母親用自己的乳汁滋潤了脫水的敖平,幫助鄉親們扛過了乾旱。因為是趙老大的娘託夢告訴大家的,大家親切地叫它“母親泉”。又因為它像珍珠般珍貴,救了整個敖平,也有人叫它“五珠泉”。

四川“川芎之鄉”,一口做夢挖的井灌溉小蔥多產1000斤,你知道嗎

傳說畢竟是傳說,現在也無從考證,但是科學的說法蜀地多泉,盆周丘陵因大氣降水滲漏,加上茂密的植被儲蓄水量,地下順岩層傾斜方向流,遇侵入岩體阻擋,承壓水出露地表,形成泉水,盆地的湧泉多屬於岩溶泉類型。彭州一帶,水脈縱橫,以眾多的泉點、豐沛的水量、優異的水質、以及當地百姓長久以來的利用,形成了深厚的泉水文化。(via楊博)

四川“川芎之鄉”,一口做夢挖的井灌溉小蔥多產1000斤,你知道嗎

泉水水質好,溫度和土壤契合農作物的生長,相對來說自然會比其他地區作物生長的更好,當地農民表述說用泉水澆灌出來的小蔥地每季要比其他村用其他水渠的水澆灌出來的,每畝多收1000斤以上。

眼見為實,有機會還得去敖平五珠泉一探究竟。

感謝部分圖文提供:成都遠流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