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和海信等7家中国企业闪耀世界杯,广告营销关键看疗效

4年一次的世界杯,会聚焦世人的目光,预计全球会有超过35亿人观看这届世界杯,企业也会围绕世界杯大做文章。对广告营销极为重视的中国企业,自然不会放过展示自我的大好机会,它们希望通过世界杯,扩大品牌影响力。因此,尽管国足缺失了俄罗斯世界杯,中国企业并未缺失,而是大放异彩,核心赞助商从上一届的1家,暴增至这届的7家。

vivo和海信等7家中国企业闪耀世界杯,广告营销关键看疗效

vivo

看了俄罗斯对沙特阿拉伯的比赛直播,你就会发现,中国企业闪耀俄罗斯世界杯,广告牌上不断闪现中国企业的名字,它们是vivo、海信、蒙牛、万达等,一共有7家中国企业成为俄罗斯世界杯的核心赞助商,它们对这届世界杯的广告收入贡献,远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杯的最大金主。

中国企业闪耀世界杯

俄罗斯世界杯,总共有20家核心赞助商,其中,中国赞助商占比超过1/3,高达7家。有人说,这表明中国企业强大了,有钱了;也有人说,中国企业的钱花了,不一定有效果。对此,人们众说纷纭。不过,总的来说,大量的中国企业登上世界舞台,这是好事。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能创造多少收益,曾经是国际足联担心的,毕竟,俄罗斯经济实力较弱,为人知晓的国际化大企业屈指可数,不要指望俄罗斯企业为这届世界杯贡献太多收益。事实上,也证明这一点。在此次世界杯期间总共24亿美元的广告费中,俄罗斯仅贡献了6400万美元,美国企业为4亿美元,中国企业贡献了8.35亿美。

vivo和海信等7家中国企业闪耀世界杯,广告营销关键看疗效

海信

从赞助商级别来看,万达是最高级别赞助商(第一级别),是国际足联合作伙伴;vivo、海信、蒙牛为世界杯官方赞助商(第二级别赞助商);雅迪、帝牌、指点艺境为区域赞助商(第三级别赞助商)。

万达、vivo、海信、蒙牛,每家投入的广告费,有的超过1亿美元,有的接近1亿美元。这么大手笔的广告投入,不是一般企业能承受的。并且,赞助世界杯的企业,还要围绕世界杯大做文章,在国内外进行大量的广告投放,才能发挥出价值。否则,这些钱投出去,就有可能打水漂。因此,通常来说,这几家大的赞助商,围绕世界杯的广告支出,少则花费数亿人民币,多则超过10亿元人民币。

看广告,更要看疗效

企业投入这么多钱,最后要看广告效果,如果烧了十亿元级别的人民币,却没有收到广告效果,就是失败的营销。从这届世界杯的国际足联合作伙伴(第一级别)来看,有阿迪达斯、可口可乐、万达集团、俄罗斯天然气、起亚汽车、卡塔尔航空以及VISA,这些品牌,有些比较契合,比如阿迪达斯、可口可乐等,但是,万达这样的地产企业,来世界杯上做广告,有没有效果?这一点是要思考的。可能,万达敲定与国际足联合作的时候,正是自己最巅峰的时候,公司不缺钱,并有意打造万达主题公园。2015年时,万达喊出5年内超越迪士尼。到了今天,已偃旗息鼓。

再来看看国际足联世界杯官方赞助商(第二级别),有百威、海信、麦当劳、蒙牛、vivo。麦当劳与百威都是世界品牌,全球化企业,这种品牌投入,无可厚非。蒙牛虽然全球乳业10强,但依赖国内市场,在这种大型国际赛事上做营销,价值难以最大化。海信的产品虽销往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品牌识别度不够。

vivo和海信等7家中国企业闪耀世界杯,广告营销关键看疗效

海信

vivo是全球领先的智能手机厂商,最近几年喜欢玩体育营销,在与世界杯合作之前,曾经与印度板球联赛、NBA进行大手笔合作,投入了巨额广告营销费用。这种投入,有利于vivo打开海外市场,被更多国外消费者认知,同时提升国内的品牌知名度,提升品牌溢价。另外,vivo过去的用户群体,主要以女性消费者为多,而体育赛事的受众,主要是男性群体,vivo有望借助世界杯,扩大产品在男性市场的占比。

华为重研发轻营销

企业有钱了,做大了,适当的营销是有必要的,它能让企业锦上添花。不过,也有企业对这类营销看得比较淡。比如,近年来快速成长的华为手机,营销并不多。华为已经是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出货量紧追苹果公司。按理说,华为应该去世界杯上展示自己。但是,华为并未这样,只在朋友圈透露了一张图片,莱万(波兰国家队队长)手持华为P20 Pro出征世界杯,也算是一个小小的广告吧。

vivo和海信等7家中国企业闪耀世界杯,广告营销关键看疗效

华为

华为一直比较重视研发投入,认为技术才是核心竞争力。过去10年,华为研发投入超过3900亿元,仅去年研发投入就高达897亿元。华为说,自己并不擅长营销,很多领导都技术出身的。另外,在广告投放方面,华为有严格的审批流程,耗时过长,华为也不愿意把精力花在这上面。文/徐上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