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美女白领吓跑相亲对象,到底谁的错?

80后生存的时代被称作Y时代,这让我想到潘玮柏的一首歌—《快乐崇拜》,里面有一句歌词是这样的:

“快乐到底属于哪个年代,70 80 90 还是Y时代”

(X时代:1965-1980,Y时代:1981-1995,Z时代:1996-2012)

从X时代到Y时代再到Z时代,自1969年互联网诞生以来,这三代人都见证了互联网的发展,从起步到形成再到飞速。

对于95后的Z时代来说,他们更是互联网从出生到现在的原住民,具备真正的互联网思维,享受着移动互联网科技带来的多元娱乐,社交以及工作,他们的生活需求和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进行改变着。

但是,互联网并没有改变一个事情,那就是相亲,而相亲本身也没有错。

95后美女白领吓跑相亲对象,到底谁的错?

相亲属于哪个时代?70 80 90 还是Z时代

95年出生的双鱼座女孩谢筒同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现在是杭州一家互联网公司UI设计师,虽然年龄不大但想早日脱单,认为相亲最有效。她说自己一周上班6天,每天晚上10点到家,“对方知道我的工作时间是996,就慌了,直截了当说,还是不要见了”。

虽然爸爸有点担心,但她坚持找一个“互相陪伴又相互独立”的另一半。

什么是996?

996是现在IT行业标准的上班模式,指工作日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中午和晚上休息1个小时,总计10个小时以上,并且一周工作6天的工作制度。这也是大多是互联网工作者叫惨的原因。

针对此次相亲事件,网友发表评论说:

@林黛玉:什么年代了,不勉强,不强求,能就谈,不能就一拍两散,过好自己的生活才重要,不结婚也死不了;

@旗派老蚂蚁:这不是你的错,这是你老板的错;

@代表月亮晒伤你:同为女生,我觉得这姑娘挺好的,自己努力赚钱工作,积极向上,人也漂亮。

@沈景皓:“相亲最怕什么?全家人都喜欢他,就我不喜欢。”

相亲面临着一个最本质的问题:相亲的两个人会相互喜欢吗?

早在X时代,也就是1965年起,那时候相亲还是一件形同寻常的事情。在20世纪80年代,虽然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中国大地,也唤醒了中国人的婚姻观,那时候的相亲便逐步由“父母之言,媒妁之约”的被动相亲,变成了追逐幸福的主动相亲。

1981年,《市场报》刊登了“新中国第一则征婚启事”,征婚启事从此成为未婚男女主动出击的重要平台。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后,知识得到莫大崇拜,“天之娇子”的大学生成为上世纪80年代初择偶的理想对象。

虽然人们对于婚姻的观念在慢慢开放,但是大多数人们的观念依旧保守,真正破禁是在20世纪90年代,

人们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后,情感需求迅速提升。

进入21世纪,中国婚姻与时俱进地出现了新的变化,一种全新的恋爱方式横空出世──网恋。

95后美女白领吓跑相亲对象,到底谁的错?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庞大的单身人群带来了福音,在经历了无数见面即散的局面,人们终于明白,网络也只是个载体,婚姻的本质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和以往相比,这个年代的人婚姻最为忙碌。

忙着相亲,对婚姻的质量要求在不断提高,正如95后女孩所言,虽然父亲有点担心,但她坚持找一个“互相陪伴又相互独立”的另一半。

也许身处这个忙碌的时代,过着快节奏的生活,吃着最便捷的快餐,用着最发达的网络,看着世界的转瞬即逝,也正是这样,才更向往永久的东西吧。

人们内心对于真挚地感情的追求,是一份“快餐感情”所不能满足的,因此,才会有“单身贵族”这个标签吧。对待感情,不随意,不将就,就算是相亲,也要选择自己认可的。

95后美女白领吓跑相亲对象,到底谁的错?

写在最后:

在很久很久的未来,我们无法想象世界会发展成什么样,但是,只有一点会永远不变,就是人们内心对于感情的需求,这是任何载体都无法取代的。

无论是70年代,还是80年代,或是90年代;无论是X时代,还是Y时代,还是Z时代;相亲的主体没有变,相亲的客体在改变。

相亲没有错,就算是相亲,也不要忘记寻找内心最真实的寄托。相亲可以属于任何时代,因为人们对于感情的纯粹追求,一直在。

95后美女白领吓跑相亲对象,到底谁的错?

—— End ——

95后美女白领吓跑相亲对象,到底谁的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