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科技:超市開始出現的無人收銀機

講科技:超市開始出現的無人收銀機

------本期內容導讀------

對於自助結帳機器而言,更難對付的還是顧客對於這種新生事物陌生且存疑,能夠敢於站到面前,嘗試著點擊屏幕去學習並摸索自助結帳的多半還只能是年輕人。並且,時不時還會出現某些商品掃不出,某些商品需要手動輸入產口編碼等等尷尬的事情

------以下正文詳情------

週日難得去超市購物,就在結帳的時候,突然發現這家蘇果超市居然新增了兩個特別不一樣的結帳口,每一邊安放足有一人多高的三臺看起來頗為高端的機器,兩邊一共是6臺,頂端標註著從01至06的編號,走近了看到標號下面有關“自助收銀”的四個小字。

啊,原來這就是一個多月前報道過的南京超市的自助收銀機啊!當時說是少數超市開始試點,現在已經普及推廣到家門口啦!因為的確是新鮮事物,當時其它收銀線前面都排了很長的隊伍,但是這6次機器前面明顯沒有多少人。而且也分別站了一名保安與一名超市工作人員,在那裡指導並監督顧客們嘗試使用這樣的新玩意。

講科技:超市開始出現的無人收銀機

講科技:超市開始出現的無人收銀機

當然,對於自助結帳機器而言,更難對付的還是顧客對於這種新生事物陌生且存疑,能夠敢於站到面前,嘗試著點擊屏幕去學習並摸索自助結帳的多半還只能是年輕人。並且,時不時還會出現某些商品掃不出,某些商品需要手動輸入產口編碼等等尷尬的事情,這也是超市必須要在自助臺前安排工作人員輔導並解決這些問題的原因。

而且,更突出的事實在於,如果顧客買的東西過多的話,在自助臺前,一樣一樣商品的掃碼、確認,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當然是沒有專業的收銀員的服務既快速又準確。所以,經常就會有在那裡掃著掃著,或者是不知道下一步該如何進行下去,又或者說是某件商品又不知道該如何掃。

其實,就剛剛在現場的觀察來看,如果要讓自助結帳要象高鐵站自助買票那樣普及推廣,顯然是不太現實的。而且面對超市購物的主流人群,要想讓絕大多數的顧客都能夠接受並學會使用這樣的還是比較複雜的結帳系統,顯得還是過於樂觀了。

不過,既然大件、多件商品的結賬會顯得比較繁瑣,那麼,其實完全不必要把自助收銀就當成人工收銀的對立面與轉折點。這兩種收銀方式不僅僅可以並存,更可以發揮各自的優勢。在開始階段,完全可以自助收銀通道進一步限制為小件、少件商品顧客的專用通道,或者直接乾脆一點拒絕手推車進入。把自動結賬首先限制於三五件的少量商品購買的用戶,一則可以大大加快自助結帳的效率,二則自畫結帳也符合臨時、少量至超市購物人群的使用場景——他們往往是非常明確地進入超市、直接拿起自己需要的商品,並希望能儘快地完成結賬。

從整個社會接受、熟悉、並完全接到超市的自助結賬來看,還是需要一定的時間過渡,你看高鐵、地鐵站的自助售票機、包括再早期的銀行ATM機,在剛剛推出的時候,總還是不太受人歡迎,並且一旦有銀行要求多少錢以下的取款業務都要推到ATM機上操作時,還頗受社會的抵制與反感。

最重要的是,掃碼的方式原本就是專門為超市收銀員的專業化訓練與操作而準備的。無人結賬機器要想真正地突破並普及的話,對於商店價格的識別方法一定要進步,至少要過渡到物聯標籤的感應識別的技術才行。這樣,顧客只需要把裝在袋子裡的商品往感受區一放,也無需一件件地拿出來找到標籤去掃描,而是讓機器直接感應並識別出這袋子裡所有商品的明細與總價,這樣的無人結賬通道,才能成為藉助於科技進而迅速提升生活效率的重要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