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創業:咖啡消費的互聯網化新方向

講創業:咖啡消費的互聯網化新方向

------本期內容導讀------

中國的咖啡市場剛完成它的積累教育階段,正在逐漸步入發展階段。相對於中國如此大的人口基數,可以想像,一旦某種新的生活習慣、飲食方式能夠與互聯網相結合,並實現起飛,那麼它所能帶來的巨大市場價值將不可估量

------以下正文詳情------

只是在今天,咖啡再次在創業圈被引起關注,倒不是連星咖啡,而是近期在各大城市全面攻佔樓宇廣告的另一款叫做“瑞幸咖啡”的全新品牌,除了最傳統的重金聘請湯唯、張震代言之外,瑞幸咖啡更是啟用了互聯網式的“燒錢補貼”思路,前期推出各種免費贈送、或是低價補貼的手法,著實賺足了大家的眼球。

實際上,這恰恰印證了業界的一個判斷——中國的咖啡市場剛完成它的積累教育階段,正在逐漸步入發展階段。相對於中國如此大的人口基數,可以想像,一旦某種新的生活習慣、飲食方式能夠與互聯網相結合,並實現起飛,那麼它所能帶來的巨大市場價值將不可估量。因此,每一方都按照自己所能具備的優勢與認知,通過不同的方式,加入到這場競爭之戰中。

第一類是如連星咖啡所代表的那樣,它們一開始默默地從服務於中國城市咖啡消費人群起步,以貼近式的服務穩步積累起用戶,繼而開始構建並打造自己的獨立咖啡品牌,一步一步地進入到這個市場之中,我們稱之為互聯網咖啡的草根派。它們的優勢更多的還是在低價與便捷的服務上;

第二類便是如瑞幸咖啡這般,背倚雄厚的投資資金,大手筆、高速度,如雷霆般的市場手段,在極短的時間內實現大面積市場的覆蓋與用戶積累,這是典型的互聯網公司的玩法。我們稱之為互聯網咖啡的精英派。它們在一開始,自然是通過補貼戰完成用戶積累,但之後還是會迴歸到價值稍貴的品質化發展之路的;

第三類便是如星巴克這樣的老牌企業,在不斷髮展變化的市場中,儘管不情願、儘管多猶豫,但還是認清了互聯網的發展力量,雖緩慢、但還是開始了各種觸網式的改造,例如手機下單、手機支付等等。據消息,星巴克也開始佈局籌備自己的快送業務,以便更接近於客戶。這也充分體現出它所代表的互聯網咖啡的傳統派,只是曾經的市場品牌優勢是否還能保持多久;

實際上這三類競爭者,恰恰就應對著眼下互聯網模式滲入傳統行業的三種思路。雖然有人曾經聲稱,中國的人均咖啡消費數量,僅僅只有美國的1/40,即使考慮到國情以及國民消費習慣的差別,這三類競爭者面對的都將會是超過10倍增長的巨大市場。在這樣的市場世變之下,原先的格局、原先的形勢,都必定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