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首座「國字頭」核工業大學落戶天津!

6月15日,天津市與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核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基礎科研、質子治癌、核能研發、人才培訓等領域開展合作。

其中,中核集團將在津投資建設中國核工業大學,圍繞核產業,建成集人才技能培訓、碩士及博士學歷教育、國際學術交流、核心技術研發等功能於一體的國家級產學研創新示範基地。

這意味著中國首所“國字頭”核工業大學將落戶天津。官方消息並未披露中國核工業大學的辦學模式和具體選址。

值得注意的是,當天,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中國核工業大學、核工業航測遙感中心與中新天津生態城管委會簽署了合作協議。

中核集團將在津投資建設中國核工業大學

中核集團將在津投資建設中國核工業大學,圍繞核產業,建成集人才技能培訓、碩士及博士學歷教育、國際學術交流、核心技術研發等功能於一體的國家級產學研創新示範基地。

關注|首座“國字頭”核工業大學落戶天津!

中核集團與美國泰拉能源有限公司合資組建的高技術創新公司──環球創新核能技術有限公司落戶天津,該公司主要業務範圍為新一代核電的研發工作。我市將在科研創新、高新技術人才引進等方面提供支持。

在民生產業方面,雙方共同拓展養老、醫療、教育等領域合作空間,推動民生產業項目建設,中核集團依託自身優勢,為我市基礎設施建設、民生項目發展提供諮詢、設計、項目管理、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等支持;利用教學資源,為我市提供培訓授課和決策諮詢服務。

萬鋼委員:中國需要一所核工業大學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核集團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院長萬鋼在接受科技日報採訪時曾建議:應從核工業發展國家戰略層面考量,儘快支持創辦中國核工業大學,儲備好青年基礎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

關注|首座“國字頭”核工業大學落戶天津!

全國政協委員、中核集團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院長萬鋼

“新時代要續寫我國核工業新的輝煌篇章,人才是根本。當務之急,應從核工業發展國家戰略層面考量,夯實人才基礎,儘快支持創辦中國核工業大學,加速培養造就一批具有國際一流水準、高層次的戰略領軍人才,儲備好青年基礎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

萬鋼介紹,我國雖建有較為完整的核科技工業體系,但核產業鏈長,涉核學科專業方向多、差異大且交叉趨勢明顯,少數專業(如鈾濃縮、後處理、核聚變等)同質性差、需求量小,國內現有涉核專業高校難以滿足、總量供給有限

關注|首座“國字頭”核工業大學落戶天津!

他舉了2016年中核集團接收畢業生的例子,在2300餘名畢業生中,核專業畢業的僅佔20.29%,院所自主培養的不足6%。

中核集團“十三五”人才發展規劃顯示,“十三五”期間,高校對於中核集團的核專業人才需求滿足度不足50%。

高校補需求“短板”和擴大招生都面臨教學資源的瓶頸制約,加上核專業的敏感性制約了國外人才引進,行業特殊性及相關政策優勢不足也使其難以吸引和留住國內人才。

小規模:或參照中科院大學辦學模式

萬鋼建議國家儘快編制出臺核專業人才培養中長期規劃;支持核科研院所自主培養後備人才;發揮核院所在“高校共建”中的作用,引導高校按照校企結合、產學研融合的要求,創新辦學模式和機制,“走出去”聯合科研院所或依託核科研院所設立核專業教學點,共同培養核專業人才。

關注|首座“國字頭”核工業大學落戶天津!

萬鋼建議國家儘快支持創辦中國核工業大學。他透露,目前,中核集團正在以核工業幹部管理學院、核工業研究生部兩個事業法人辦學實體為支撐,統籌集團教育培訓資源,籌建中國核工業大學,搭建與國際接軌的高端教育培訓實體。

他還建議,參照中科院大學、社科院大學辦學模式,在開展研究生培養和在職人員再教育的同時,發揮行業辦學特色和優勢,開展小規模、急需的本科專業教育,以滿足中國核工業發展不同梯次專業人才建設需求。

關於核工業大學的消息頻傳

近期關於核工業大學的消息頻傳,顯示中核集團在人才培養方面開始進一步發力。

例如,據中核集團官網介紹,1月29日,核工業大學2018年度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強調,作為集團公司培養黨員、幹部和人才的搖籃,核工業大學要承擔起為集團公司培養大量高素質人才的重任,要站在新的歷史方位,面向未來,對標世界一流企業大學,創新理念,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建設高水平的世界一流核工業大學。

關注|首座“國字頭”核工業大學落戶天津!

會議還提出,2018年,核工業大學要重點抓好八個方面工作:一是確保核工業大學開工建設;二是加快推進教育培訓體系建設;三是加快建立職業教育體系;四是加快研究能力的提升;五是加快校園硬件設施改造;六是加快師資隊伍建設;七是加快體制機制改革;八是加強黨建和黨風廉政建設。

此外,今年6月6日, 中核集團黨組成員、副總經理曹述棟拜會了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周乃翔,蘇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李亞平。雙方就產業合作、人才培訓進行了交流,並共同

為核工業大學蘇州學院揭牌

在揭牌儀式上,核工業大學和中核蘇州閥門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蘇閥公司加掛“核工業大學蘇州學院”。據悉,該學院將利用核工業大學平臺資源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機遇,關聯對接長三角優質培訓資源,努力把蘇州學院打造成為兼具核行業特色和蘇州地域特色、輻射系統內外、有影響力的區域培訓中心。

關注|首座“國字頭”核工業大學落戶天津!

中核蘇州閥門有限公司

中核集團參與共建“核特色”高校還有2所

公開資料顯示,中核集團於2012年11月掛牌成立“企業大學”性質的核工業大學,由核工業管理幹部學院和研究生部組成。

目前,國內由中核集團參與共建、核科學辦學特色鮮明且開展本科教育的高校還有南華大學、東華理工大學等。

1.南華大學

關注|首座“國字頭”核工業大學落戶天津!

南華大學是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防科技工業局、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與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綜合性大學。

該校由中南工學院與衡陽醫學院合併組建,核工業第六研究所併入,是本科一批招生院校,坐落在湖南省衡陽市。

南華大學建有核能與核安全國家示範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長期以來與國際原子能機構、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等國際機構和知名大學進行科技合作,開展磁約束聚變等離子體(國內唯一核聚變實驗裝置—NH1仿星器)、先進核裂變能系統設計、核設施通風與空氣淨化、輻射環境與核設施退役治理、核設施應急安全技術與裝備等理論和工程問題研究。

2東華理工大學

關注|首座“國字頭”核工業大學落戶天津!

位於江西的東華理工大學(原華東地質學院)創辦於1956年,是中國核工業第一所高等學校,是江西省人民政府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自然資源部、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共建的具有地學和核科學特色的多科性大學,現有南昌、撫州兩個校區,形成了核燃料循環系統9個特色優勢學科群等。

關注|首座“國字頭”核工業大學落戶天津!

綜合 | 天津日報 澎湃新聞 科技日報 雙一流大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