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年初定的目標,年末總實現不了?

轉眼間又到年末了,想到新的一年,我又老了一歲(馬上就要滿19了),不由心生感慨。

現在各大公司的各大部門都在忙著寫年終總結,反思今年目標為啥又沒完成,想著各種五花八門的理由把責任推給市場,推給行情,推給隔壁部門的老王。

作為個人,現在成天想的是回家過年的事情,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也會偶爾反思一下,為啥今年年初定下的目標,年末都沒實現?!

其實出現這樣的狀況大家也不要難過,去年和前年不也是這樣嗎?

為什麼年初定的目標,年末總實現不了?

如果是組織目標未能實現,一般團隊領導總會歸因於“員工不努力”、“下屬沒執行力”,而從不反思自己的目標、策略、資源配置是否得當。

為什麼年初定的目標,年末總實現不了?

如果是個人目標未能實現,作為個人來講,常被簡單的歸咎於“我沒有毅力”“拖延症太嚴重”“堅持不夠”等簡單粗暴的理由,聽起來有道理,實際是用一個簡單的理由合理化自己的失敗,從而減輕自己的負罪感。

相比於上述簡單的理由,目標未能實現,一般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列舉如下:

a.資源配比失當

我特別喜歡玩一個遊戲,叫做《足球經理》,遊戲的主要內容也很簡單,就是當一位足球經理。去經營一個足球俱樂部,帶領球隊衝擊冠軍獎盃。

為什麼年初定的目標,年末總實現不了?

在每一個賽季開始之前,球隊的董事會都會詢問你今年球隊的目標(如果沒實現,多半就要下課):是衝擊冠軍,還是衝進前三,還是衝進前六,還是保級。董事會會根據你制定的目標,提供相應的財務預算,供你購買新球員以及支付其他開銷。你的目標訂得越高,你獲得的財務預算就更大。

上面寫了這麼多,不是因為我接了這款遊戲的軟文廣告,而是想要說明一個事實邏輯:目標和資源配置是有一定的對應關係的。大投入才有可能有大目標,小投入就只能制定小目標。

比如很多剛融了幾百萬的互聯網初創公司,產品都還沒打磨成熟,人員也沒完全到位,就給自己制定年末要達到“300萬用戶”的目標,顯然是不切實際的,因為你的資源配置(產品、人員、營銷實力、渠道資源等)顯然和你的目標不匹配。

把目標定在“做到30萬用戶,高於業內平均的活躍度和留存率,爭取到下一輪的融資”,相對來說更合理。

再比如,你如果準備花半年學習一門外語,而你本身的資源不匹配:意志力有限,沒啥業餘時間,也沒有專業老師指導。那麼這樣的資源配比失當,將很可能導致你的目標無法實現。

b.淺層次歸因

如果今年年初訂的目標沒有實現,大家也不要沮喪。因為往往今年訂的目標往往也是去年沒實現的目標。

這時候我們就要反思原因了。

很多時候我們把失敗的原因,簡單的歸咎於:執行力不夠、太懶、意志力不夠、毅力不夠,不能吃苦。

聽起來沒錯,但沒什麼指導性,下一次也很難避免再犯類似的錯誤。

用一個過於簡單的理由模糊化了真正的原因,不去探尋最本質的原因,並加以改進,往往會導致過去犯過的錯,以後還會再犯。大家想想自己的經歷,是不是有很多類似的例子?!

c.集中度問題

不管是組織還是個人,大家往往都不會滿足於制定一個目標,而是傾向於制定很多目標。

這其實是有一點不明智的。

毛主席說,要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

武俠小說裡面也講: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

大部分組織和個人,資源非常有限,如果把有限的資源分散到好幾個目標上,目標實現的難度就更大了。

d.反饋週期太長

一般確定目標,剛開始為之奮鬥的時候。我們還有三分熱度,時間一長,經歷的打擊越多,外面的誘惑一多,慢慢的熱情就冷淡了。原因很簡單,那些我們為之奮鬥的目標,往往不能給我們一個及時的短期反饋,不管是讀書、健身還是學習,這些事情要產出效果,都需要很長的時間。幹了兩天沒啥效果,可能我們的熱情就淡了。

那麼如何規避上述的問題,用什麼策略來優化相關的行為,提高目標實現的可能性呢,下面提供5種方法:

1

評估可行性

制定目標的時候,大家一定要根據自己的資源狀況評估這個目標實現的可能性。

這一條看似老生常談,但確實是很多人都忽略的一步。

要是經過仔細評估,目標實現的可能性實在太低,肯定是要做出相應調整的:要麼降低目標,或者提高投入資源,不管是人、財、物、時間,使之和相應目標匹配才行。

對於同時有多個目標的組織和團體,建議分別評估每個目標實現的可行性,優先實現那個資源匹配度最高,成功可能性最大的目標。

2

關鍵環節分析法

下面我用一個自己的案例來演示一下什麼叫“關鍵環節分析法”。

在過去很長時間,我的顏值都忽高忽低。但是在讀大學期間的一個暑假,我回到家,痛定思痛之後,突然就變帥了,顏值自此居高不下,在城鄉結合部再也沒有找到過能跟我匹敵顏值的帥哥,秘訣就是我用了關鍵環節分析法(大家不要笑,我是認真的)。

關鍵環節分析法,就是不斷追問關鍵環節在哪裡,最終找到那個最本質的原因,從而從根源上發揮作用。

關於變帥,我當時問了自己如下一系列的問題,最終找到了變帥的關鍵環節——用電吹風多吹一會兒頭髮:

我問自己:阻礙自己顏值提升的關鍵環節是什麼?

答案是:我的臉太大了(再一次,請大家不要笑)。

為什麼年初定的目標,年末總實現不了?

(右邊這位不是韓紅老師,而是曾經的我)

接著我問自己,讓自己顯得臉小的關鍵環節是什麼?

答案是,我要有一個好的的髮型來修飾臉型?

我又問自己:“讓我有一個好的髮型的關鍵是什麼?”

答案是:我要會自己吹頭髮,做髮型(因為你不能天天自己去理髮店做頭髮)

我又問自己:“阻礙我自己做出帥氣髮型的關鍵阻礙是什麼?”

答案是:每次洗完頭吹頭髮,我的頭髮都很難吹出立體感,龍捲風式的髮型很容易就坍塌成鳥巢。

為什麼年初定的目標,年末總實現不了?

我又問自己:“把頭髮吹出立體感的關鍵是什麼?”

答案是:多用電吹風吹一下頭髮,一直吹到頭髮定型為止。

找到了關鍵環節——多吹一下頭髮之後,我便開始踐行,漸漸的髮型就穩定了,臉就顯瘦了,信心也上來了,配合”帥氣的瘦臉”搭配一些好看的服飾,自然顏值就上來了。

所以關鍵環節分析法的關鍵,就是不斷追問關鍵環節是什麼,找出那個最本源的作用力,施加改變,最終的結果往往是很好的。

3

確認核心目標

為了避免資源在多個目標上過於分散,咱們一定要把有限的資源都集中打到一個核心的目標上。其他各項目標不是不可以實現,但要儘量讓它圍繞著這個核心目標而存在,這才能實現戰略學上所說的“戰略協同”。讓你在實現核心目標的過程當中,順帶就把其他小目標也實現了,或者讓小目標們實現起來更容易了。

比如有一年,我對自己定下了四個目標,一,要掙到錢;第二,要找個美女當女朋友,第三要讓自己的父母開心;第四,要自己活得開心。在這四個目標裡面,我把掙錢當作最核心目標。

為什麼年初定的目標,年末總實現不了?

後來忙了一年就掙了一些錢,有了錢,美女就自然願意當我的女朋友;給自己父母花了一些錢,父母就自然而然就高興了;也拿出了一些錢給自己花,自己也自然而然開心了,這就是通過實現核心目標,帶動周圍小目標實現的一個案例。

類似的道理還有很多,很多初創公司把用戶增長當成核心目標,當用戶到達一定數量級,融資和盈利的目標就不成問題了。

很多自媒體把業界影響力當成目標,商業變現和用戶數量就不成問題了。

很多身體虛弱的人把提高體質當成核心目標,精神強大和個人幸福度就不成問題了。

找出你的核心目標,然後集中資源去攻克這個目標。

4

拆分到“執行時間表”

很多時候,咱們在年初給自己定了很大的目標,比如要創業,要發財, 這些目標都是非常不清晰的,實現起來也非常困難.。因為人的潛意識覺得太難了,索性就不做了,最後大家都歸咎於所謂的“拖延症”。

克服這樣的情況,很重要的一個方法是:把一個宏大的目標拆分成具體的小目標,再把具體的小目標拆分成可以馬上落地執行的時間排期表。

比如你制定一個小目標,今年要減肥成功,這個目標實在太不具體了,你應該制定一個目標叫做:比如今年要減十公斤,然後拆分到具體的時間,說每個月減兩公斤,再拆分一下每週減掉0.5千克。最後拆分到每天的任務:晚餐要減半,晚餐之後就不要再吃零食了,要保證三十分鐘的步行或者跑步,這樣的計劃比那些所謂的“三十天要減20斤”要靠譜和安全很多,實現起來也容易得多。

5

提供測量方法和短期反饋

很多時候不是目標不夠吸引人,而是實現目標的過程,實在太他麼無聊了。如果一件事情,幹半天都沒有結果,人就會懈怠。

就像打籃球,你把球投出去之後都不知道進沒進,久而久之自然就覺得好無聊了。

就像和異性親熱,你要在那兒忙活半天,對方也沒啥反應,那你也會喪失興趣。

那麼怎麼把一件長反饋週期的事情,變得有意思呢?

這裡提供兩個方法:

a.提供測量方法。

b.提供短期自我獎勵。

比如你要減肥,就不能簡簡單單的唸叨著“少吃多動”就完了,得為實現目標的進度提供測量方法:稱體重或者量腰圍;為了讓短期目標看起來更有吸引力,可以再提供自己一個短期的自我獎勵,比如每週如果成功減了1斤,就獎勵自己XX元的獎品。

結語

大部分人,在年初定的目標,年末總實現不了。初看起來原是毅力、自控力等精神屬性的原因,其實也有策略性的原因。

調整一下制定目標和實現目標的策略,也許明年,多年未曾做到的事,你就真的能做到;多年未能完成的夙願,你明年就真的能完成;多年做過的夢,你真的能實現。

總有人要贏,那個人為什麼不能是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