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感利咽口服液:治療手足口病中西醫結合有成功案例

5月上中旬以來,各地氣溫逐步上升,兒童常見急性傳染病手足口病也進入了多發期。專家提醒,家長應重視手足口病早期症狀,並及時就醫,避免病情延誤加重;由14味中藥組方的王老吉藥業克感利咽口服液提醒,治癒手足口病中西醫結合有成功案例。

克感利咽口服液:治療手足口病中西醫結合有成功案例

4月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在例行發佈會上指出,我國已進入手足口病流行期,3月份全國手足口病報告病例已達2.8萬例。國家疾控中心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報告手足口病病例192萬,死亡病例95人。預計2018年手足口病流行強度將高於2017年,不排除重症、死亡較2017年有所增加的可能。

今年手足口病的主要流行病原是CVA16,而2017年的優勢病原體主要為EV71。與EV71相比,CVA16不太容易引起重症與死亡,但更容易引起疾病在托幼機構等集體單位內的暴發,而且現在的EV71疫苗不能預防CVA16。

但專家還是呼籲,家長們應儘早為適齡嬰幼兒接種EV71疫苗。"EV71型引起重症及死亡的比例要高於其他型別",這樣做最主要目的是降低重症發病風險。

克感利咽口服液:治療手足口病中西醫結合有成功案例

廣州王老吉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克感利咽口服液,由金銀花、黃芩、荊芥、炒梔子、連翹、玄參、殭蠶(姜制)、地黃、射干、桔梗、薄荷、蟬蛻、防風、甘草14味中藥組方組成;具有疏風清熱,解毒利咽;臨床研究證明克感利咽口服液能有效改善手足口病相關臨床症狀。

何為手足口病?提前預防家長牢記"十五字口訣"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一種兒童常見急性傳染病。引發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重症病例多由腸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薩奇病毒A16型(CV-A16)感染引起。多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尤其是6個月-3歲嬰幼兒多見,主要表現口痛、厭食、低熱、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小皰疹或小潰瘍,多數患兒一週左右自愈。其感染途徑包括消化道,呼吸道及接觸傳播,潛伏期多為2~10天,平均3~5天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