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犬瑞克斯》:感謝軍人和動物的奉獻是起碼道德

剛上映的美國電影《戰犬瑞克斯》原名《梅根·利維》,名字的改動反映了不同市場的選擇,也反映了對電影主要情節的認知差異。

如果你認為本片的主角是人,那麼會很欣慰梅根·利維得到的回報,無論是作戰榮譽,還是狗狗的相伴;如果你認為本片的主角是瑞克斯,那麼會很心疼它在戰場上的遭遇,慶幸它遇到了好主人。

但不管怎麼看,大部分觀眾都是衝著狗狗去的。如果沒有狗狗,我估計關於伊拉克、阿富汗的主旋律戰爭片沒有引進的可能。

《戰犬瑞克斯》:感謝軍人和動物的奉獻是起碼道德

有動物作主角的非卡通電影很難拍,它們可不會乖乖按照導演要求走路、出聲、動作,所以本片也沒有太多瑞克斯的戲,只能說剛剛夠。訓練場三條、戰場三條、退伍一條,每條都沒有具備穿透力的表現瑞克斯性格的情節,對比《忠犬八公》《靈犬萊西》,差得很多。但即使如此,讓觀眾流淚是家常便飯。

女主角也沒有太多表現機會,不善與人相處的性格草草帶過,與男友、爹媽、戰友的關係均點到為止。退伍後在加油站怒斥某狗主人,呼籲大家簽名索回瑞克斯,衝突和進展都迅速完成,過於直白。

按說戰爭戲缺乏張力已經讓人不滿足,和平戲還這麼表面化,觀眾只能接受沒有高潮的結果。因此,對本片期待過高註定失望,其實它更像一部低成本的真人版紀錄片,內容紮實,訴求國家榮譽感和人狗情未了。如果觀眾能從中感受到對本國軍人的尊重、對收養的動物的愛護,算值回票價。

軍人是每一個國家政府面對最危險挑戰時站出來並無條件服從的人,無論對錯都可能承受最嚴重的傷害與後遺症;收養的動物則是被迫為人類服務的最忠誠的夥伴。感謝本國軍人和收養動物的服務是每個人的起碼道德。

梅根·利維通過戰爭學習到了這些,觀眾會通過本片從心裡明白嗎?但願這個問號不要太難化成句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