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朝的光頭是怎麼剃成的,這一職業活在刀尖上

大清朝的光頭是怎麼剃成的,這一職業活在刀尖上

給皇上剃頭時,用右手持刀挨著皇上的頭皮,不能用左手按皇上的任何部位;只能順刮,不能逆剃;須屏住呼吸,不能向皇上頭上噴穢氣。這句話,真實,鮮明的說明了清朝一中職位—皇室剃頭匠。

自1644年清朝取代明朝後,頒佈“剃髮令”,到了晚清,外國人把腦袋後面拖著長辮子的中國人叫做長豬尾巴的人,而到傅儀剪辮之後,中國人的髮辮得以徹底的革命。

大清朝的光頭是怎麼剃成的,這一職業活在刀尖上

那麼剪辮之前,給皇帝理髮是種什麼體驗呢?皇帝理髮事宜要講究得多。從機構、技術,到理髮用具,都是民間難以比擬的。在敬事房下專設按摩處,皇上剃頭有一定的日期,每10天剃髮一次。這些侍奉皇上的剃頭匠們,為保證手不發顫,眼不發花,春冬時節在自己的胳膊和手臂上練。右手持刀,把左臂上的汗毛全部刮光,日久天長,左臂的皮膚顯得特別粗糙。夏秋時節,就在冬瓜皮上練。剛一下來的冬瓜蛋子,渾身是毛,用左手一託,右手去剃,兩個手都不打顫,那真叫功夫。有時剃完一個冬瓜蛋子,滿臉流汗。如此日積月累,練就了高超的技能

而皇帝用的理髮工具,最典型的是什錦梳具,為18件、27件不等。梳具中有牙刀、牙鑷、牙針、圓刷、描眉筆、分頭針等什件。皇帝用的什錦梳具,多以素色地描金花卉等作裝飾,色彩素雅而不失華貴,用料考究。

大清朝的光頭是怎麼剃成的,這一職業活在刀尖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