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晚餐》丁託列託在古老主題上創設的新平衡和新和諧

《最後的晚餐》似乎是一個永遠創作不斷的主題,歷史上有無數的畫家創作這一主題,可以說是前有古人,後有來者,只是,因它無法取代的創作思想和表現,即便遭遇再多的同名作品也不會被淹沒,反而會被墊襯的更高更醒目,經典是永遠看不厭的。

《最後的晚餐》丁託列託在古老主題上創設的新平衡和新和諧

最後的晚餐

【類別】布面油畫

【規格】365×568cm

【年代】1592-1594年

【作者】丁託列託

【收藏】意大利,威尼斯聖喬治馬喬雷教堂

看到今天的標題,你以為要推薦的是達·芬奇的作品,此時,你會不會說一句,還好不是,作為畫家的你或是閱畫無數的你對太熟悉的總是有點審美疲勞。不過,六月在此出於個人的客觀、大眾的主觀,什麼意思,暈,就是說我來大膽代表一回喜歡達·芬奇作品的強調一下,在他的作品問世之前,早有人以《最後的晚餐》為主題進行了許多創作,在之後更是無數的畫家創作同一主題,可以說是前有古人,後有來者,只是,因它無法取代的創作思想和表現,即便遭遇再多的同名作品也不會被淹沒,反而會被墊襯的更高更醒目,經典是永遠看不厭的。

按著西方繪畫發展的脈絡本想推薦一下巴洛克的代表作品,只是,還急不得,這不還有一頓“最後的晚餐”繞不過去。此時意大利文藝復興的力道已經在衰減,佛羅倫薩的畫風好像有點兒吹亂了,唯有威尼斯畫派還在繼承並創新著。如果說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是文藝復興盛期的三傑,那麼威尼斯畫派也有三傑,他們是喬爾喬內、提香、丁託列託,也有說是提香、丁託列託、委羅內塞。但不管怎樣,除了提香,丁託列託也是公認的代表。

今天的《最後的晚餐》就是丁託列託的作品,他曾與委羅內塞同為提香的得意弟子。不過,丁託列託把提香的色彩與米開朗基羅的形體結合起來,創造別開生面的藝術表現,在敘事傳情方面突出強烈的運動,且色彩富麗奇幻,畫面節奏急速,善於使用背景突出人物形象,形成自己獨特的繪畫風格,堪稱威尼斯畫派的最後一位大師。

同時,他也被稱為矯飾主義藝術的代表,矯飾主義乍一聽較易產生負面聯想,嗯,它還有個叫法,風格主義。其實就是說文藝復興進入強弩之末境地時,人們一時不知道如何把一些新的藝術表現進行區分,就這麼統一歸納到一起,叫了這麼一個名字。當然,大致特徵為以一種瘦長的形式、誇大的風格、不平衡的姿勢來描繪所見,使之產生戲劇化和強而有力的影像。若說得更為直白點兒,就是手工表現多於觀察和思考的研究。它夾雜在文藝復興和巴洛克風格之間無法逾越。另外,從基因學來講,正是這種有點背離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傳統藝術表現原則的新藝術表現的勇氣和精神,激勵了二十世紀一批反叛性藝術家開創了自己的風格。

背景交待的有點兒囉嗦,趕緊來欣賞這幅《最後的晚餐》。丁託列託作品眾多,之所以選擇這幅,還有一個原因,丁託列託以“最後的晚餐”為主題,創作了不止一幅,如此我們有幸清晰地看到時代變遷體現在他畫風表現上的變化。重點推薦丁託列託於1592至1594年間創作的這幅。

《最後的晚餐》丁託列託在古老主題上創設的新平衡和新和諧

創作於1560年

《最後的晚餐》丁託列託在古老主題上創設的新平衡和新和諧

創作於1566年

《最後的晚餐》丁託列託在古老主題上創設的新平衡和新和諧

創作於1570年

《最後的晚餐》丁託列託在古老主題上創設的新平衡和新和諧

創作於1570年

《最後的晚餐》丁託列託在古老主題上創設的新平衡和新和諧

創作於1581年

《最後的晚餐》丁託列託在古老主題上創設的新平衡和新和諧

創作於1592至1594年間

在早期作品中,可以清晰看到丁託列託將提香的色彩繼承到完美的境地,逐漸將米開朗基羅的造型能力融入其中,形成經典穩定的統一畫面。

《最後的晚餐》丁託列託在古老主題上創設的新平衡和新和諧

最後的晚餐 局部

《最後的晚餐》丁託列託在古老主題上創設的新平衡和新和諧

最後的晚餐 局部

《最後的晚餐》丁託列託在古老主題上創設的新平衡和新和諧

最後的晚餐 局部

接下來的創作嘗試通過多視點強化透視效果,更多的人物入畫,更多的小情趣畫中事的發生,營造戲劇化構圖。

《最後的晚餐》丁託列託在古老主題上創設的新平衡和新和諧

最後的晚餐 局部

豐富的故事中,你卻找不到中心,甚至第一眼你都難以確定誰是耶穌基督。

《最後的晚餐》丁託列託在古老主題上創設的新平衡和新和諧

最後的晚餐 局部

桌子的擺放構成的夾度,使畫作從穩定中破繭而出。這時桌面上擺放的也不再是樸素的無酵餅和葡萄汁,許多的食物也都上了桌面。

《最後的晚餐》丁託列託在古老主題上創設的新平衡和新和諧

最後的晚餐 局部

這種看似要把古典和優雅打倒的玩世不恭,卻是在做最驚心動魄的創新嘗試。幾乎被壓抑撐破了的空間瀰漫著奇幻色彩,畫面的動盪感在升騰,有一股力量呼之欲出。最後想說,風格主義不是譁眾取寵,搗亂的藝術。它是以出奇的佈局、用色突破了傳統表現,體現出通常難以表現的律動和情緒,創設了新的平衡、新的和諧。

丁託列託(Tintoretto,1518-1594)意大利畫家。原名雅各布·羅布斯其,師從於提香門下,因他出身染坊,丁託列託即為“小染匠”的意思。在長達40餘年的創作生涯中,幾乎未離開過威尼斯。丁託列託把提香的色彩與米開朗基羅的形體結合起來,創造別開生面的藝術表現,在敘事傳情方面突出強烈的運動,且色彩富麗奇幻,畫面節奏急速,善於使用背景突出人物形象,形成自己獨特的繪畫風格,在威尼斯畫派中獨樹一幟。

丁託列託在將反古典的傾向與優美雅緻的傾向相結合的過程中,通過多視點強化透視效果,營造戲劇化構圖。正是因著這種創新追求的驅使,他不僅成為威尼斯畫派的最後一位大師,也成為風格主義藝術的代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