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傳統文化習俗,只吃粽子就out了!這個地方居然這樣過節

端午節,也叫端陽節、女兒節,是中國傳統文化民俗節日,始於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端午節作為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傳統節日,凝聚著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

在每年的5月初5,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等風俗,來紀念屈原表達哀思。端午節正值仲夏,氣溫上升,雨季連綿,溼熱交織,蚊蟲肆虐,也是祛毒辟邪的重要時節。

端午的傳統文化習俗,只吃粽子就out了!這個地方居然這樣過節

粽子的歷史起源

據記載,在春秋時期,用茭白葉包黍米做成的牛角狀的粽子叫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的粽子叫筒粽。東漢末年,粽子中加入了草木灰水。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古人慶祝端午節

南北朝時期,出現了雜粽。米中摻雜動物的肉、板栗、紅豆等。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呈現白瑩如玉的狀態,形狀有錐形和菱形。

宋朝時,出現的新品種叫蜜餞粽,即果品入粽。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從茭白葉變成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松仁、紅棗等。到清朝時期又加上了火腿粽。

端午的傳統文化習俗,只吃粽子就out了!這個地方居然這樣過節

端午節是我們的傳統節日,除了吃粽子以外,民間還有很多民俗。那麼各地的端午節又有哪些特色活動呢?

北京人過端午節

在北京,民間信仰認為五月為毒月,初五又是毒日。老北京人過端午節時大多在院門前和房簷下掛菖蒲插艾葉。

端午的傳統文化習俗,只吃粽子就out了!這個地方居然這樣過節

河南人過端午節

在河南過端午,老一輩河南人過端午,提前半個月都開始準備啊。買粽葉,挑江米,加個蜜棗,粽子都是甜的,也偶爾會有鹹肉粽。還有端午香包和五色線,香包內裝上蒼朮、雄黃等香藥,製成荷包香袋,戴在小孩身上,或者掛在蚊帳上,取其驅蟲避邪之意。

家家門前插艾葉,民間至今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的說法。還在煮大蒜和雞蛋時放幾片艾葉。聽老一輩的人說,早餐食大蒜、雞蛋、烙油饃,這種食法據說可避五毒。

端午的傳統文化習俗,只吃粽子就out了!這個地方居然這樣過節

山東人過端午節

山東過端午,兒童纏七色線,一直要戴到節後第一次下雨才解下來扔在雨水裡。七歲以下的男孩帶符(麥稓做的項鍊),女孩帶石榴花,還要穿上母親做的黃布鞋,鞋面上用毛筆畫上五種毒蟲,意思來殺死五種毒蟲。

陝西人過端午節

在陝西,興安州的端午,地方官率領僚屬觀賞競渡,稱之踏石。興平縣端午以綾帛縫小角黍,下面再縫上一個小人偶,稱為耍娃娃。

端午的傳統文化習俗,只吃粽子就out了!這個地方居然這樣過節

湖北人過端午節

汨羅江畔端午習俗具有一整套豐富、獨特而又神秘的端午習俗,分佈於汨羅市的汨羅江流域中下游一帶。汨羅江畔端午節一般從農曆五月初一開始到十五日止,整個節日活動歷史悠久、文化濃郁。

除吃粽子、插艾掛菖、喝雄黃酒、賽龍舟外,還留下了寧荒一年田,不輸五月船等許多端午民謠。觀龍舟、回孃家、辭端陽、插艾葉、喝雄黃酒更有濃郁的節日文化氣息。

端午的傳統文化習俗,只吃粽子就out了!這個地方居然這樣過節

廣東人過端午節

廣東是客家文化交融地,特別是各地人口彙集的深圳,以及具有嶺南特色的廣東各地,都有獨特的方式去慶祝,廣東的端午更有節味兒。

江浙人過端午節

蘇州人除了吃粽子外,蘇州沿襲著多種老傳統:脖子上掛一個喜慶鴨蛋、扎一個紅線袋袋、編一個粽葉玩具、戴一個緙絲香囊、懸掛菖蒲艾草、穿上印有老虎圖案的五毒衣、雄黃點眉心。

嘉興端午主要是為了紀念伍子胥,民間有五月五日,時迎伍君的說法,而嘉興端午龍舟競渡,相傳也是源於春秋時期紀念伍子胥的活動。

端午的傳統文化習俗,只吃粽子就out了!這個地方居然這樣過節

四川人過端午節

四川有出端午佬的習俗,由四人以兩根竹竿抬起一張鋪有紅毯的大方桌。毯上用竹篾編一個騎虎的道士,敲鑼打鼓,街遊行。

海南人過端午節

海南端午節是僅次於春節的盛大節日,賣粽葉、賣菖蒲和艾草預示著端午時節到來,家家戶戶都會買來掛在門框上,以求避邪護身。

端午的傳統文化習俗,只吃粽子就out了!這個地方居然這樣過節

以上是全國各地的端午文化習俗,總結不全的,請大家留言補充,

也請各位看官說說您的家鄉,還有哪些端午節習俗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