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菊改變不了大眾審美

王菊是誰?她從哪裡來?她要到哪裡去?

是上週困擾廣大網友的三個問題。

好像是忽如一夜菊花開,王菊火了,而且有燎原之勢。順帶火的還有“陶淵明”,“菊外人”,當然這個局外人與加繆無關。

為啥呀,也許你也同我一樣,面對著48寸的手機屏發問?

今天,小琪同學,這個之前認為國內選不出女團的鹽色少女, 。準備抽絲剝繭,打算復原這一場狂歡背後的真相。

王菊改變不了大眾審美

在過去一週,《創造101》的選手王菊以勢如破竹的態勢席捲了整個社交媒體。

即使是最不關注綜藝的人,也無法“置身菊外”。

王菊

王菊改變不了大眾審美

王菊火了,粉絲們給她創作了很多專屬的名詞和表情包,比如:

“地獄空蕩蕩,菊姐在土創。”

王菊改變不了大眾審美

“你不投,我不投,菊姐何時能出頭。”

“每天想點外賣的時候,就給菊集資。你瘦了,菊活了!一菊兩得。”

使用菊姐表情包,竭盡全力為菊姐拉票,用“菊言菊語”進行對話似乎成為了網友們新的交流模式。

上一次這樣大型的網路自發創作還是凡客體,好像知道這個品牌的年輕人不多了。

王菊,一個補位入局,一輪公演後排名靠後,瀕臨淘汰邊緣,被隊長重新救回的旁聽生。

竟然在二輪公演後上演驚天大逆轉,成為全網最紅“土創”選手。

王菊改變不了大眾審美

知名度甚至遠超其他TOP。

要知道當初yamy捨棄更符合女團標準的倪秋雲,pick王菊時,可是遭來一片謾罵。

大多數人並不看好皮膚黝黑、身材偏胖、小眼睛,看上去沒那麼少女的她。

王菊改變不了大眾審美

王菊改變不了大眾審美

王菊改變不了大眾審美

王菊改變不了大眾審美

真正助王菊“逆風翻盤”的應當是她在節目中發表的兩段言論。

從沒後悔過“美黑”,很喜歡自己現在的狀態。

希望自己精神獨立、經濟獨立,並且認為這對於一個女性來說極為重要。

王菊改變不了大眾審美

有人說我這個樣子的,不適合做女團,可是做女團的標準是什麼?你們手裡握著的是重新定義中國第一女團的權利。

王菊改變不了大眾審美

追求獨立自主,挑戰主流審美。這是王菊征服路人粉的法器。

這種極具煽動力、鼓舞性的話藉由公演決選的舞臺語境以及網絡平臺的巨大傳播力,觸動在場以及屏幕前觀眾的G點,好像是一件非常順理成章的事情。

當聽到王菊說出“你們手裡握著的是重新定義第一女團權利”的當下,我甚至有些熱淚盈眶。

那一瞬間,我有一種錯覺。好像pick王菊,自己就可以被賦予一種改變大眾審美的超能力。

王菊給了普通女孩計劃,她為所有普通又渴望不普通的女孩“帶鹽”。

不瘦、不美,不夠出眾的普通女孩也最終可以擁有站上更大舞臺,享受萬人為自己歡呼的榮耀。

王菊改變不了大眾審美

人啊,總是太容易在他人身上投射自己。

而那一秒的共情,就是“王菊效應”的終極原因。

不過,錯覺終究是錯覺。沒有誰能撼動大眾審美。

王菊改變不了大眾審美

一個很簡單的例子。那些吵著要給王菊投票的女孩,真的可以做到像王菊一樣,不在乎他人眼光,篤定地做自己麼?

不,不會的。

她們依舊會在和朋友的聚會上打開B612,磨皮、美白,瘦臉,瘦身。

狂歡過後,最終留下的或許只是一些表情包和一些過氣的段子。

王菊改變不了大眾審美

娛樂至死的時代,永遠不缺乏層出不窮的新熱點。

王菊大火,最直接的獲益者是節目組。一個自帶流量的選手,比買多少營銷通稿都更具宣傳力度。

王菊改變不了大眾審美

我在之前預測101絕對不會比“偶練”火,然後被啪啪啪打臉。

但是關於“土創”選不出中國女團這一點,我依舊這麼認為。

你試想過楊超越和王菊同時亮相的出道舞臺麼?

王菊改變不了大眾審美

這畫面一定會很美。

我記得上上週節目中,101請來了馬東給女孩兒們做指導。

王菊提問說:

不覺得自己是完全沒有實力的人,但她很難過的是自己所認為的實力還不如一些只單純靠長得漂亮的女孩兒。

王菊改變不了大眾審美

雖然當下於美紅跳出來解圍,但是看過節目的人都聽的出來這句話大概暗指的人是楊超越。

洋娃娃一般的精緻小臉,總是一臉懵,不知所措的可愛表情,“村花”楊超越從第一期就吸引了諸多觀眾的目光。

王菊改變不了大眾審美

觀眾緣是個很玄妙的東西。

不是說單純長得漂亮,或者嗓音好,舞技好就能達到的。

楊超越被pick與王菊被pick,都是因為他們被某一組群特別偏愛,當然這兩個族群或許還互看不順眼。

王菊改變不了大眾審美

網友們被賦予了選擇自己喜愛選手的權力,所以選出來的只會是人氣最高的11個人。

究竟這11個人搭不搭,vocal,dancer,rapper的配置究竟合不合理,這些都不在考慮範圍內。

王菊改變不了大眾審美

對於節目組而言,可看性帶來的商業價值遠比選出一個女團要重要的多。

而且最重要的是,中國整個娛樂體系根本沒有適合女團存活的環境。

就像101的前期造勢紀錄片《女團》中主持人張紹剛所講的“整個女團市場還沒有準備好”。

女團的打造者們壓根不知道路在何處。

王菊改變不了大眾審美

他們拿了投資人的錢,投入大量資金建劇場,培養女團,但和日本同類劇場演出相比,中國觀眾寥寥可數,且重複性很強,收益很難支付支出。

老闆們在接受採訪時,只能給出一個願景式的答覆,也就是未來會怎樣怎樣。而這個未來或許永遠不會到來。

王菊改變不了大眾審美

無論是仿日本的養成系還是韓系的練習生制度,都需要成熟的娛樂市場去孵化,去滋養。

但我們音樂行業日益衰微,根本沒有像樣的打歌平臺。已成名的歌手都過得很艱難,更何況沒有任何名氣的新興女團。

王菊改變不了大眾審美

除了打歌,擴大知名度的另一個重要途徑就是上綜藝節目。

然而就像樂華的CEO所說的“中國的媒體環境是不給新人出頭的機會”。

王菊改變不了大眾審美

綜藝市場競爭激烈。

有名氣,有話題度的藝人當然是首選,女團們可以上一些很邊角的節目就已經謝天謝地了。

沒名氣導致沒通告,沒通告導致沒粉絲,死循環,根本逃不脫。

三個月的節目一結束,11個人象徵性發發唱片,舉辦幾場公演,也就散了。可能只有極少數女孩兒可以在演藝路上真正走下去。

王菊改變不了大眾審美

觀眾有多無情,看看之前的“好聲音”“快男”“超女”也就明白個大概了。

“夢想”“舞臺”這個兩個閃閃發光的詞吸引著無數女孩在女團這條路上前仆後繼。

她們不知道未來會怎樣,只是單純憑藉一種發狂似的熱忱,賭一場必輸的牌局。

王菊改變不了大眾審美

有些事永遠都是旁觀者清,當局者迷。我深知對於這些女孩子來說,不把籌碼輸光,是不會死心的。

小豬說:

“藝人沒有舞臺是一種無奈,藝人不懂得下臺是一種悲哀。”

王菊改變不了大眾審美

這句話或許也如同張紹剛說的一樣,要給自己期限,至於這二位的話是不是能夠聽懂幾分,也要看各自造化。

王菊改變不了大眾審美

金字塔尖只有一人,短暫的狂歡背後是無盡的寂寞,你告訴自己,準備好了嗎?

王菊改變不了大眾審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