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水稻育種發展的“基因”

揭秘水稻育种发展的“基因”

關於植物育種的意義,國際種子聯盟(International SeedFederation, ISF)在其官網(http://www.worldseed.org/our-work/plant-breeding/)上這樣表述,植物育種支撐農業可持續發展,滿足人口增長的各種需求,不僅僅只是人類的食物,還有動物的飼料、燃料和纖維。植物育種有助於少投入多產出,改進資源利用效率,降低環境壓力。種子就是生命!可見,植物育種對人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遺傳有規律,遺傳學就是研究生物變異和遺傳的科學。育種也有規律,育種學就是研究育種理論、技術和方法的科學。那麼,植物遺傳育種的發展進步有無規律呢?似乎未見有人研究!本文以水稻育種為例,試圖揭示水稻育種進步的規律,破解水稻育種發展的“基因”,讓種業人掌握水稻育種的“密碼”,加快水稻育種進步。對其他作物的育種,也提供借鑑參考。

一、史前期的作物育種——植物馴化

關於農作物遺傳育種的文字記載,最早可追溯到約1500年前的《齊民要術》(成書於533-544年),該書述及了農作物的變異、選種、留種、種子生活力、相對性狀及性狀相關等遺傳育種問題。

關於“變異”的論述有,“種雜者,禾則早晚不均”。

關於“相對性狀”有清晰的認識,“凡谷,成熟有早晚,苗稈有高下,收實有多少,質性有強弱,米味有美惡,粒實有息耗。”這裡列舉了生育期的早晚、株高的高矮、產量的高低、莖稈的強弱、米質的好壞、出米率的高低等6對相對性狀。比孟德爾的“相對性狀”描述早了1300多年。

關於“性狀相關性”更是簡明精闢,“早熟者苗短而收多,晚熟者苗長而收少。強苗者短,黃谷之屬是也;弱苗者長,青、白、黑是也。收少者美而耗,收多者惡而息也。”簡明深刻地闡釋了上述性狀彼此之間的關係!

關於“留種”有:“粟、黍、穄、粱、秫,常歲別收,選好穗純色者。”“取麥種,侯熟可獲,擇穗大強者斬。”“取禾種,擇高大者,把懸高燥處,苗則不敗。”這就是近代“系統育種”理論中的“穗選”,中國的祖先們至少在1400多年前就總結出來。所以,漢語有了“籽飽苗壯”、“母大兒粗”等詞語。

關於“選種和曬種”有,“將種前二十許日,開出,水淘,浮秕去,則無莠。即曬令燥,種之。”這便是現今重力選、風篩選的原始方法。

關於“種子生活力”有,“凡五穀種子,浥鬱(熱蒸)則不生;生者亦尋死。”

關於“用種量”與“密度與地力”,“禾,美田欲稠,薄田欲稀;大、小豆和稻,則美田欲稀,薄田欲稠”。

這些記述,比達爾文的《進化論》早了1300多年。達爾文在談到自己的理論時指出,“我的某些研究方向,是受了中國的一部農學大百科全書的啟示,進化論也是如此。”達爾文所指的大百科全書極有可能就是《齊民要術》。他在1858年發現了選擇(selection)的作用,進而總結出《進化論》。

這一時期的特徵是:植物的自然進化一直在進行,人工馴化由農民開始,他們選擇最好的野生物種培育成作物;後來人類發現了變異,認識到了選擇的作用,總結了種子生活力的一些規律,認識了相對性狀及性狀間的相關性,開始了系統選擇育種,農民、育種家參與其中,一些優良的自然變異得以利用。

二、水稻雜交育種開端

科學的植物育種起始於1865年孟德爾的豌豆雜交試驗,他發現了“遺傳因子”並總結出“獨立分離”和“自由組合”定律,奠定了經典遺傳學的理論基礎,植物科學家和育種學家通過雜交的手段,結合雙親的優良性狀培育改良作物品種,開啟了雜交育種新時代。

中國水稻的雜交育種,始於20世紀20年代。丁穎1924年從日本留學歸國,在廣東大學農科學院任教。他1927年在廣東茂名籌建南路稻作育種場,用1926年發現的野生稻與農家種雜交,1933年選育出 “中山1號”,是世界上第一次用野生稻種質與栽培稻育種工作的成功嘗試。1936年用野生稻與栽培稻雜交,獲得世界上第一個水稻“千粒穗”品系,曾引起東亞稻作學界極大關注。

這一時期的特徵是,稻的分類、起源研究,育種方法仍以系統育種為主,雜交育種成果不多。我國水稻系統育種培育了許多優良品種。

三、水稻育種第一次革命——矮稈育種

自20世紀20年代末開展水稻雜交育種以來,品種改良工作直到50年代仍然侷限於高稈品種,在較高水肥條件下往往招致倒伏,不能使產量有大幅度的提高。中國於1950年代中期開始水稻矮稈育種,其標誌性事件有:

1955年廣西農家品種“矮仔佔”(1941年從南洋引進)的推廣;

1956年洪群英、洪春利在“南特號”大田中發現株高僅70釐米的矮稈變異株,並命名“矮腳南特”;

1956年,廣東省農科院黃耀祥團隊從廣西引種“矮仔佔”並開展育種工作,用系統育種方法選育出“矮仔佔4號”,並以此為親本與高稈品種“廣場13”雜交,於1959年培育出第一個以雜交育種方法育成的矮稈品種“廣場矮”。

同期,臺灣也在獨立開展矮稈育種,臺灣台中區農業試驗場1949年以“低腳烏尖”為母本、“菜園種”為父本配組,1956年育成“臺中在來1號”。

這些事件引起了中國水稻生產的第一次革命,此後,水稻育種進入“矮稈時代”。

六十多年間,矮稈育種在中國大陸誕生了16個年推廣面積過千萬畝的品種,見表1。廣場矮最大年推廣面積出現在1965年,為800萬畝,由於是第一個雜交品種,故列入;二九豐推廣面積1987年為997萬畝,非常接近1000萬畝,也列入。

揭秘水稻育种发展的“基因”

從表1可見,矮稈育種標誌性品種有珍珠矮、廣陸矮4號、桂朝2號,分別在1961年,1966年和1976年育成,均出自黃耀祥院士之手,分別在1974年、1978年和1982年達到推廣高峰,分別達3683萬畝、7429萬畝和4066萬畝。新世紀席捲中國南方稻區、出自廣東省農科院周少川研究員之手的黃華佔(2005年首次審定,已通過8省審定),也應該歸於矮稈革命的繼續和昇華。

這一時期的重要遺傳資源是:矮仔佔、矮腳南特、南特號、IR系列、農墾58等。

揭秘水稻育种发展的“基因”

第一次革命的顯著特徵是:由高稈變成矮稈,由系統育種變成雜交育種,抗倒性、耐密性、耐肥性大大提高,產量水平大幅提高。

四、水稻育種第二次革命——三系育種

我國水稻雜種優勢利用的開創性研究由袁隆平始於1964年,但之後多年一直沒有突破。直到1970年11月袁隆平的助手李必湖在海南發現花粉敗育的野生稻,三系法雜交水稻育種才可以說算真正開端。1973年顏龍安最先選育出“珍汕97A”野敗秈型不育系,同年張先程最先發現野敗秈型不育系的強優勢恢復系IR24,幾乎同時,袁隆平團隊也培育出強優勢組合“南優2號”(二九南1號A/IR24)。我國野敗秈型雜交水稻“三系”完成配套,並選配出若干強優勢組合,導致了中國水稻育種和生產的第二次革命。1976年秈型雜交稻開始在全國大面積推廣,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成功進行水稻雜種優勢商品化利用的國家。

1970年代初期開始的三系法雜交水稻育種,生產應用上的最具標誌性品種有南優2號、汕優63,其主要育種人分別是袁隆平和謝華安,分別在1973年和1984年育成,在1978年和1990年達到推廣高峰,分別達4469萬畝和10200萬畝。

除了南優2號和汕優63之外,年推廣面積過千萬畝或進入全國雜交水稻推廣面積前3名的三系雜交水稻品種見表2,共22個。

揭秘水稻育种发展的“基因”

在三系法雜交稻育種時代,最重要的親本資源除了野敗不育株、IR系以外,珍汕97、明恢63分別是最重要的不育(保持)系和恢復系資源。經過分析,年推廣面積過千萬畝或前3名的三系法雜交水稻大品種的父母本均分別是明恢63和珍汕97的衍生系!

揭秘水稻育种发展的“基因”

第二次革命的顯著特徵是:由常規稻變成雜交稻,由雜交育種擴展至三系育種,品種間雜種優勢得以利用,F1代雜交種穗大粒多分櫱多,產量進一步提高。

五、水稻育種第三次革命——兩系育種

石明松1973年在晚粳“農墾58”大田中發現3株雄性不育株,第二年利用其自然結實的種子種植了48株,有雄性不育、可育兩種類型。此後6年,他對不育株進行測交和回交時發現,不育株的再生分櫱上能自交結實,分期播種的結果表明育性與光照長度有關。由此,他提出了水稻育種的全新設想:在長日高溫下制種,在短日低溫下繁殖,一系兩用。於1981年提出“兩用核不育系”概念,劃時代的“兩系法雜交水稻技術”由此開端。

兩系法雜交稻的育性受核基因控制,沒有恢保關係,配組自由;稻種資源利用率高,選育出優良組合機率高;親本種子繁育程序簡單,成本低等優點。1980年代後期,開展兩系法雜交水稻育種全國攻關,該項目經過20多年的攻關,建立了光溫敏不育系的兩系法雜種優勢有效利用的新途徑,解決了三系法雜交稻的主要限制因素,使水稻雜種優勢利用進入一個新階段。秈粳亞種間雜交,使得水稻產量、品質又上了一個新臺階,培育出了若干超級稻品種,這可謂是中國水稻研究和生產的第三次大突破。

兩系法雜交水稻標誌性品種是“兩優培九”,由江蘇省農科院鄒江石培育,1999年首次審定,2002年推廣面積達到1238萬畝。此後,雖然未再出現年推廣面積過千萬畝的品種,但從2002年起至2015年,除2004年以外,兩系法雜交稻13年蟬聯雜交稻品種年推廣面積第一,2009-2011年全國推廣面積前3名的雜交稻均為兩系法雜交稻品種。2002年起,進入全國雜交水稻推廣面積前3名的兩系法雜交水稻品種見表3,共8個。

揭秘水稻育种发展的“基因”

在兩系法雜交稻育種時代,最重要的親本資源除了農墾58S以外,培矮64S、廣佔63S、揚稻6號(9311)分別是最重要的不育系和恢復系資源,幾乎所有主流兩系法雜交水稻大品種(年推廣面積前3名)的父母本均分別是9311和培矮64S、廣佔63S的衍生系!

兩系法雜交水稻是我國國際首創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成果,為農作物遺傳改良提供了新的理論和技術方法,確保了我國雜交水稻研究與應用的世界領先地位。借鑑兩系法雜交稻的理論和經驗,兩系油菜、高梁、小麥相繼研究成功,為難以實現三系法雜種優勢利用的作物提供了新方法。

揭秘水稻育种发展的“基因”

第三次革命的顯著特徵是:稻米品質顯著提升,育種方法由三系法變為兩系法,秈粳亞種間優勢得以利用,產量潛力進一步提高,抗性有所增強。

六、水稻育種三次革命的動因

綜覽水稻育種的三次革命,發現有驚人的相似之處,每一次都是起始於一個重大的科學發現,找到並利用了特殊的基因資源,創新或者印證了遺傳育種理論,推動了育種技術的重大進步。這說明,重大科學現象和基因資源的發現、理論創新、技術進步是作物育種發展的“基因”!以水稻為例,水稻三次革命的動因歸納於表4。

揭秘水稻育种发展的“基因”

上述事實和分析似乎表明,只有新的遺傳資源的發現和利用,才會有育種技術的實質性進步,才會有新一代的超大規模種植品種的育成。這似乎告誡我們,水稻育種家要想培育出新一代的大品種,必須利用新的特異性遺傳資源和新的育種技術。否則,只會步前人的後塵,雖然也能培育出新品種,但很難培育出具有突破意義的超大規模種植的品種。

可見,加強國外水稻資源的引入、評價和利用,對於豐富我國稻種資源寶庫和增加遺傳多樣性意義重大,更重要的是還可能推進我國育種技術的進步,這也是應對各國激烈爭奪生物資源的戰略決策。

回顧百年作物育種史,作物品種的演進大致經歷了農家種、雜交品種(cultivar)、雜交種(hybrid)、生物技術性狀(biotech trait)等階段,這些階段所基於的技術、理論、重大發現歸納於表5。

揭秘水稻育种发展的“基因”

作物育種學作為一門重要學科,就技術而言,無非是在研究變異創造技術、變異選擇技術、種子生產技術,見圖1。

七、水稻育種的第四次革命在哪裡?

中國水稻育種的三次革命,即矮稈雜交育種、三系法雜交稻育種和兩系法雜交水稻育種,分別起始於1950年代中期、1970年代初期、1980年代末期,基本上是20年一次。第三次革命已經過去將近30年了,對於第四次革命,水稻種業人都在急切地期盼,甚至拼命地努力!那麼,水稻育種的第四次革命可能是什麼呢?根據做著三次水稻育種革命動因分析的邏輯,第四次水稻育種革命有以下幾種可能。

1. 轉Bt基因抗蟲水稻

按照本文的邏輯,抗蟲轉基因水稻本來足以導致中國水稻育種的第四次革命,並且分別在2004年和2009年看到了曙光,遺憾的是兩次都慘遭夭折,“革命”沒有啟動。轉基因抗蟲水稻完全具備了推進育種革命的三大要素:重大基因資源發現(Bt基因)、理論創新(分子遺傳學)、技術進步(轉基因技術)。並且,轉基因玉米、棉花、大豆、油菜、甜菜、苜蓿等都成功地推進了這些作物的育種革命!今天看來,這一最大可能性推動水稻第四次革命的轉基因技術,在中國已經變得至少十年內沒有可能!下圖是相間種植的轉基因抗蟲水稻(綠色)和非轉基因水稻(稻縱卷葉螟危害後呈灰白色)。

揭秘水稻育种发展的“基因”

那麼,除此之外,還有別的什麼可能?作者預測,還有秈粳雜交稻、華佔時代即優良恢復系時代兩種可能。按照作者的育種革命推進因素邏輯,對可能的第四次革命分析如表6。

揭秘水稻育种发展的“基因”

2. 秈粳雜交稻

亞種間雜種優勢利用,是水稻雜種優勢利用必然進入的領域。現在已經有了多方面的突破。一是秈粳交雜交稻新品種選育快速發展,至今僅“甬優”系列就多達19個,還至少有浙優18,共計20個秈粳交雜交稻品種,其中有8個品種通過國家審定。

二是農業部在確認超級稻品種時已把“秈粳交雜交稻”作為一個新類型,並且至少有甬優6號(2006)、甬優12(2011)、甬優15(2013)、甬優538(2015)、甬優2640(2017)和浙優18(2015)等6個秈粳交雜交稻品種被確定為超級稻品種,在有效的130個超級稻品種中佔有不小的比例。

三是“秈不粳恢”模式取得重大進展,華南農大、湖北省農科院的成果接近實用階段等。

在秈粳交育種時代,作者建議水稻育種借鑑“玉米雜種優勢群”的理論,嚴格分別建立父母本雜種優勢群,親本育種在群內進行,配組在群間進行,避免父母本遺傳血緣混雜。

3. 華佔時代

華佔現象已經十分明瞭。根據國家水稻數據中心(截至2017年8月15日)的公開信息,筆者統計,以“華佔”為父本,已審定59個品種,其中三系組合44個、兩系組合15個;申請品種權保護尚未通過審定的雜交組合26個,其中北京金色農華種業科技有限公司申請保護24個!以“華佔”為父本,正在區試中的品種更多,估計全國2017年在100個以上,僅湖北省2017年生產試驗3個,區試中7個,其中繼續試驗3個,新參試4個,綠色通道、聯合體試驗還不在其中。初步估計,最終直接以“華佔”為父本審定的品種全國有可能達300個以上,以其衍生係為父本的品種或許會更多。目前“雅佔”、R028、R0861便是。

從2008年“天優華佔”通過審定開始,以“華佔”為父本審定的品種數量之多,以“華佔”為父本組配的組合在區試中的數量之多,以“華佔”為父本組配的組合申請品種權保護的數量之多,讓人瞠目結舌,成為中國水稻育種史上的一大“奇觀”!作者把這一現象稱為“華佔現象”,直接以“華佔”為父本的,稱為“華佔現象1.0”,以“華佔”的衍生係為父本的,稱為“華佔現象2.0”。

從2013-2015年全國種植面積前10的雜交稻品種,和江西省2015-2017年的主導品種都可以看出,一個“華佔浪潮“已經來臨!

揭秘水稻育种发展的“基因”

2013-2015年全國種植面積前10的雜交稻品種,華佔配組的品種在2013和2014年還只有天優華佔1個,在2015年就有了天優華佔、C兩優華佔和五優華佔3個。2016和2017年只會增多,不會減少。

表8是江西省2015-2017年的主導品種。華佔、華佔衍生系配製的組合已佔據主導地位,比如2017年晚稻8個主推品種中多達5個!

揭秘水稻育种发展的“基因”

綜上所述,華佔正在導致新一輪的品種更新換代,能否算得上導致第四次水稻育種革命,還有待觀察,關鍵是看生產上的效果。

在水稻育種方面,還有似乎可能導致革命的研究領域,比如多倍體水稻、智能核不育、潔田抗除草劑水稻等,不過離生產實際應用還需時日,我們只能拭目以待。

八、結束語

綜上所述,重大發現、理論創新、技術進步、基因資源是水稻育種發展的“基因”!水稻育種已經經歷了矮稈基因的發現和雜交育種、三系法雜交水稻、兩系法雜交水稻三次革命,現在或許正在孕育第四次革命,轉基因或秈粳交雜交稻、華佔時代?回顧新中國60多年的水稻育種和生產應用,出現了以下標誌性品種,明顯分成4個階段。

揭秘水稻育种发展的“基因”

國際種子聯盟秘書長在2017年23卷第3期《亞洲種子》雜誌上提出了“植物育種創新”的討論,總結了植物育種的里程碑事件(見開頭圖片)。

該圖與本文的核心結論——重大發現、理論創新、技術進步、基因資源或許也是作物育種發展的“基因”——十分一致,算作本文結論的另一支撐吧,何況這是來自國際種子聯盟呢?!

揭秘水稻育种发展的“基因”

劉定富

現武漢金玉良種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1978年3月華中農業大學學習,於1982年、1984年和1988年獲學士、碩士、博士學位。1989年至1990年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