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出塞抱的什么样的琵琶?很多戏剧和绘画里昭君都抱错了琵琶

昭君出塞抱的什么样的琵琶?很多戏剧和绘画里昭君都抱错了琵琶

昭君出塞抱的什么样的琵琶?很多戏剧和绘画里昭君都抱错了琵琶

文/张秀阳

说到昭君出塞,我们总会想到这样的画面:大漠孤烟,夕阳西下,北雁南飞。昭君身披斗篷,怀抱琵琶,目光凝视天涯或回望故乡。

和昭君有关的影视剧,还有很多绘画作品,也多有昭君怀抱琵琶的桥段。

昭君出塞抱的什么样的琵琶?很多戏剧和绘画里昭君都抱错了琵琶

那以,昭君抱的是现代这个样子的琵琶吗?如果真的抱着现代这个样子的琵琶,那就错了。因为,现代这种曲项琵琶,源自古国龟兹,大约在南北朝时期,才经丝路传入中国。

由此可知,昭君姑娘即便真的抱有琵琶,一定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的琵琶。

琵琶,是弹拨乐器,拨弦类弦鸣乐器。木制,音箱呈半梨形,上装四弦,原先是用丝线,现多用钢丝、钢绳、尼龙制成。颈与面板上设用以确定音位的“相”和“品”。演奏时竖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弹奏,是可独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乐器。

昭君出塞抱的什么样的琵琶?很多戏剧和绘画里昭君都抱错了琵琶

现代琵琶

琵琶最早得名,是根据演奏这些乐器的右手技法而来的。大约在秦朝,开始流传着一种圆形的、带有长柄的乐器。因为弹奏时主要用两种方法:向前弹出去叫“批”,向后挑起来叫“把”,所以人们就叫它“批把”。汉代刘熙《释名·释乐器》:“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意即批把是骑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向前弹出称做批,向后挑进称做把;根据它演奏的特点而命名为“批把”。

在古代,敲、击、弹、奏都称为鼓。当时的游牧人骑在马上好弹琵琶,因此为“马上所鼓也”。南朝王僧虔《技录》:“魏文德皇后雅善琵琶。明帝尝引后衣乞为音乐,时杨阜在侧,问帝曰:‘太后,陛下嫡母,君礼岂在邪?’帝愧然缩手,后乃出。倾之,帝谓阜曰:‘吾知卿敬节,然诚因吾心虑不平,今从卿言,不得茫茫湘水,见伊人焉?’此言后之音律高妙。”可知在魏晋时期,“琵琶”之称正式进入宫廷。

昭君出塞抱的什么样的琵琶?很多戏剧和绘画里昭君都抱错了琵琶

后来,为了与当时的琴、瑟等乐器在书写上统一起来,便改称琵琶。此琵琶叫“秦琵琶”或“汉琵琶”。魏晋时的大名士阮咸很擅长演奏此乐器,所以又有人把它叫做“阮”。

到了南北朝时,从西域传来了一种梨形音箱、曲颈、四条弦的乐器,有人就把它和中国的琵琶结合起来,改制成新式琵琶。在演奏方法上,改横抱式为竖抱式,改拨子拨奏为右手五指弹奏。经过不知多少艺术家的改进,才成为如今的四相十三品及六相二十四品的两种琵琶。

唐代是琵琶发展的高峰,涌出了大量的琵琶演奏者和乐曲,如唐代世居长安的曹保,其子曹善才,其孙曹纲,都是著名的琵琶演奏家,为世人所推崇,诗人对其高超技艺亦多有诗作赞颂,曹纲的演奏,右手刚劲有力,“拨若风雨”,另与之齐名的裴兴奴则左手按弦微妙,“善于拢捻”,故当时乐坛有“曹纲有右手,兴奴有左手”之誉。

昭君出塞抱的什么样的琵琶?很多戏剧和绘画里昭君都抱错了琵琶

来自西域疏勒的“五弦”名手裴神符是唐太宗最看重为宫廷乐师之一,他首创了琵琶手指弹法;康昆仑号称琵琶第一手,段善本则是有名的佛殿乐师,后与康昆仑琵琶比赛后,进入宫廷成为皇家乐师。

唐社佑《通典》云:“坐部伎即燕乐,以琵琶为主,故谓之琵琶曲。”在唐代的文献记载和诗词中,有许多描述琵琶音乐的精采篇章,说明那时的琵琶演奏技巧已有很大进步,表现力十分丰富。

在历史上歌咏琵琶的赋、诗、词、曲中,以唐代白居易的名篇《琵琶行》最具代表性,极为生动而传神,成为千古传诵的诗作名篇。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手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非常形象地对琵琶演奏及其音响效果进行了刻画。

昭君出塞抱的什么样的琵琶?很多戏剧和绘画里昭君都抱错了琵琶

最后还是说说昭君姑娘和琵琶,有专家考证说,昭君出塞时根本没有带什么琵琶,带琵琶的另有其人,即西汉江都王刘建的女儿刘细君。

元封六年(前105年),汉武帝为抗击匈奴,派使者出使乌孙国,乌孙王猎骄靡愿与大汉通婚。汉武帝钦命刘细君为公主,和亲乌孙,为猎骄靡的右夫人,地位在匈奴公主左夫人之下,并令人为之做一乐器,以解遥途思念之情,此乐器便是“阮”,亦称 “秦琵琶”。

刘细君到乌孙后,自己建造宫室居住,在一年中几次与猎骄靡聚会,喝酒吃饭,还用财物、丝织品等赏给猎骄靡左右的贵人。猎骄靡年老,语言不通,刘细君很是悲伤,自己作歌说:“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王延。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汉武帝听说后很怜悯她,每隔一年就派使者送去帷帐、锦绣等物。

昭君出塞抱的什么样的琵琶?很多戏剧和绘画里昭君都抱错了琵琶

猎骄靡死后,刘细君随从乌孙国风俗,嫁于猎骄靡之孙军须靡,为右夫人,生一女,名叫少夫。太初四年(前101年),刘细君去世。

同样的命运安排,后人把刘细君的琵琶移花接木到昭君姑娘身上,也没什么奇怪的。

(本文图片为网络资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