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學校和社會,共同合作才是提高教育質量的良方

家庭,學校和社會合作才是提高教育的良方

有人說,提高教師的工資待遇,就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我認為這看法是錯誤的,教師提高了收入,對教育的質量提高會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不起決定性作用。因為要解決教育質量低的問題,必須家庭,學校和社會聯合起來,共同努力才行。如果僅把教育的責任推向學校,就會出現學校五天的教育成果不如校外的兩天惡劣影響的結果。

曾經歷過這樣一個例子,有位同學罵了老師,老師讓學生到辦公室反省一節課,家長知道後,不依不饒,認為學生罵老師不對,但老師懲罰學生更不對,非要讓老師向學生認錯。後來甚至上升為教師的師德,教師的方法等方面,最後總結就是,教師有教育學生的權利,確沒有懲罰學生的資格。因為學生的好壞都與學校教育有關。面對教師動輒得咎的教育現狀,哪個教師還敢掏心掏肺的去管教學生。

曾經有這樣一個有關學生上廁所的段子,說明了教育左右不是,動輒得咎的無奈:一日正在講課,一名學生要求上廁所,老師覺得影響課堂秩序,不準。結果孩子尿於褲中。家長狀告教育局:該老師違反人權,剝奪學生上廁所的權利,應嚴懲。

又一日上課,又一學生要求上廁所,老師批准。誰知該生在廁所滑倒受傷。家長狀告教育局:課堂期間該老師擅自讓學生離開課室,導致學生受到傷害,教師未盡到監護義務,應嚴懲。

又一日上課,又一學生要求上廁所,老師害怕他在廁所滑倒,前往陪護,誰知老師離開課堂期間,大量學生在教室打鬧,多人受傷。家長聯名狀告教育局:該教師上課期間擅離工作崗位,致使多名學生打鬧受傷,應嚴懲。


又一日上課,又一學生要求上廁所,於是該老師帶領全班學生一起去廁所。家長狀告教育部門:該教師上課期間不傳授學業,工作態度有嚴重問題,翫忽職守,不務正業,應嚴懲。

面對這樣不辨是非,不論對錯的一切圍繞學生轉,一切以學生優先,而使教師無所適從的教育現狀絕對不是僅提高教師工資就可以解決了的。她需要社會對教育有正確的認識,家庭對教育的支持,缺少了這兩項,僅憑提高工資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更何況,許多地方提高教師工資的措施並沒有落實。

提高教育質量應該是家庭學校和社會共同的責任,不能只依靠一個方面,而應該共同合作,才能共創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