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魚這玩意,不是說你喂多的就一定長得快的

養魚這玩意,不是說你喂多的就一定長得快的

為什麼說魚類生長不是隨著投飼量的增加而增長?也就是說,在一定情況下,不是越喂得多就越肯長,當然,也不能少喂。這是因為過量的飼料不能完全被採食和完全消化。

當飼料進入魚類消化道後,在消化吸收過程中,會引起魚類機體有較大的新陳代謝活動,用於魚體生長的蛋白質脫氨基作用需要消耗能量,過量的投飼不但增加成本,並增加水體的汙染,嚴重地干擾並降低供氧量,魚類會在供氧不足條件下而生理紊亂。

投飼量掌握“八成飽”的原則,這對提高養殖魚類食慾、減少投飼損失是行之有效的。

蛋白質的消化率受飼料在消化道內消化時間長短的影響,蛋白質在消化道內被消化的程度決定於消化酶的數量、濃度、作用的時間和溫度,而和酶接觸的時間是一個重要因素,當這一時間不同時,消化吸收率就會發生變動。

一般情況下,當消化時間縮短,其消化率就會降低。飼料在魚的消化道中的移動速度受攝食的影響,當攝食時,消化道內含物急劇移動,投飼次數增多,消化飼料的時間縮短,消化率便下降。溫度上升時,腸內含物移動加快,消化時間短,但由於酶的活性增高而得以補償。

投飼數量的多少,主要受魚的種類、規格、大小、水溫、水質、飼料質量等諸因素的影響。不同魚類因對其飼料的消化利用能力不同,攝食量亦異,故對投飼量的要求也不一樣。一般草食性魚類的攝食量高於雜食性負類和肉食性魚類。隨著魚類的生長,體重增加,攝食量增大,絕對投飼量增高。但隨著魚體重的增加,投飼率反而下降,魚類的攝食量與體重呈負相關。池塘水質好環對魚類攝食量影響也很大,水質清新、溶氧充足,魚類攝食量就大,吸收消化也很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