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實力所在,“按勁似鋼銼”,學會後實力倍增

策馬渡赤海, 彎弓射胡月。古時,沒有現代科技,是以身為尺,以手為秤,做到心中有數。由於身臨其境,又沒有外界干擾,所以大多對自身認識,比現代人透徹,體會也多。當你的注意力,漸漸不再關注身體時,直覺與體感,即會退化。老子告誡人們,五音令人耳聾,五色令人目盲。聖人為腹,不為目。古人向內求,今人向外求。內求解脫,外逐於物。意思是,向外求只有物質與感官刺激,而向內求,可了知心的本源。外求,永無止境;內求,明心見性。物質,永無盡頭,當下,即是家鄉。人的壽限不夠,無法對物窮極。練拳向內求,屬於漸進修行。正所謂,虎吼猿鳴,泉清河靜;翻江攪海,儘性立命。

太極拳實力所在,“按勁似鋼銼”,學會後實力倍增

按如鋼銼。按,太極八法之一。若把按勁理解為,往下直按,是大錯特錯。按勁精髓在於,一個字,挫!此勁針對,肘窩,兩肋,腹部,心口,屬於重手法。按勁有二,第一,控制;第二,進攻,就是挫勁。挫勁不是常理下的下壓勁,它的效果,像一種叫銼的工具。按如鋼銼,形容力度極大,勁如鋼銼。銼即是挫,屬摩擦力範疇,掤勁是彈性張力,與按勁有所不同。強大的按勁,施加於人身,有一股突然被悶住的感覺,進而受創。有些太極高手,專攻按勁,一掌下去,暗含挫勁,能把人按一跟頭,重者能背過氣去。可想其功力之大。直按不行,要按中帶挫,打個比方,怎麼刷鍋呢?肯定是貼著鍋壁,擦抹乾淨,就是這個勁,只不過挫勁用的是掌根。摩擦力必用弧形找,就像大鍋的內壁。打拳,凡是走圓內壁的都是按勁,走外壁的都是掤勁。世間充滿了摩擦力。太極拳和八卦掌,是最善於利用摩擦力的拳術之一,掌法居多,“莫頭”就是以摩擦力作為原理的掀人之術。所謂,柔中寓剛強,激流勢難擋。

太極拳實力所在,“按勁似鋼銼”,學會後實力倍增

按勁,也叫頓挫勁,都是一個意思。掤必用雙臂,挫必用掌根。碾勁不是挫勁,碾是掌根有個旋兒,按是到位忽然一挫,但同屬暗勁系發力方法。有道是,抖在明處,挫在暗處,被按勁所傷,多數是內傷。凡是,措不及防,力度強悍,綿裡透鋼的,都是暗勁。 按勁,柔中帶挫。比如,退步胯虎,磨盤勁,如封似閉,都是經典按勁。閃通背不是按勁,是劈中帶按,劈為主,按為輔。形意拳虎形,撲按當中,可練出巨大挫勁,這種勁練撞帶挫,猶如被一根大棒子,懟到了腹部,一下子悶進去,挫傷了內臟。練按勁,除了要知道挫勁之外,還要了解它的勁路,太極拳有個技術叫接根,練按勁大小圓肌,必須收緊。這個部位如果松弛,力道接不上後背,即使打開背,橫向開張,勁路也斷層,整合不了。什麼是結構,每一個局部,按規矩,都做到位,並且相互配合,有效運作,協同一致,這就是結構。反之亦然。拳術高階忌諱使蠻力,是靠打造結構,來建立體系。除此無它。正是:青松搖,飄飄沙兒繞,天涯滄海角,琴心傲,可嘆江湖好兒女,一入江湖不回頭。

太極拳實力所在,“按勁似鋼銼”,學會後實力倍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