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築小學――《亭子》第二集:亭者停也














古建築小學――《亭子》第二集:亭者停也


​ 據漢代劉熙撰寫的《釋名》中稱:“亭,停也,人所亭集也。”在漢代應劭撰寫的《風俗通義》中也說:“大率十里一亭。亭,留也。”所以,亭子的主要功能就是供人們在行途中休息、歇腳的地方。 路亭 在古代,除了朝廷官吏和有錢人家出門騎馬或乘坐騾馬大車之外,平民百姓尤其是農村鄉民出門趕集或走親訪友都依靠雙腿步行和肩挑貨擔、手推小車,往來於鄉間大道之上,其速度多一小時步行十里,所以“十里一亭”正好能使鄉民得一小歇。有的地方在這些亭中還備有茶水、草鞋,更有設置爐灶與柴木以供出門遠行者可以在亭內做飯。這種路亭在如今的鄉間仍能見到,例如在浙江永嘉縣楠溪江流域的鄉村之間多設有路亭。下烘頭村外路亭設於道路一側的山坡上,利用坡地設上下兩層,以卵石壘牆,木樑柱為構架,下層臨路三開間,左右開間上設月梁,下置美人靠座椅可供行人休息,整體造型簡潔疏朗。
古建築小學――《亭子》第二集:亭者停也​浙江永嘉楠溪江下烘頭村路亭平面圖

古建築小學――《亭子》第二集:亭者停也
​浙江永嘉楠溪江下烘頭村路亭立面圖
古建築小學――《亭子》第二集:亭者停也

​浙江永嘉楠溪江下烘頭村路亭剖面圖 在埭頭村到水雲村的鄉間大道上有一座“肅王殿”,實際上也是一座路亭,設在路側的山腳下,也是隨著山坡高低設前後兩層,但它比下烘村外的路亭複雜,下層面闊三開間,側面無欄杆,行人可以穿行;上層的前簷柱架在下層的橫樑之上,後簷部分的橫樑又直接架在後面的石牆之上,因此上下兩層呈交錯狀,可以說小廟充分地應用地形擴大了使用的空間。下層柱間設靠椅供行人休息,上層原供有肅王像,因此稱“肅王殿”。在楠溪江中流所見的路亭中,這是造型比較複雜的一座了。 芙蓉村南寨門外大路一側也有一路亭,呈方形,正面三開間,側面雙開間,柱間設美人靠座椅,背面為卵石牆,上覆歇山式屋頂,造型輕巧的路亭與原石砌造的寨牆形成鮮明對比。此亭利用背面牆,在牆前設臺供奉著三官神位,三官為古代民間敬奉的三神: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危。過往鄉民在這裡休息,又順便敬奉了三神,使路亭又多了一種敬神的功能。此外,芙蓉村南門外有溪流經過,水流長年不斷,為村中婦女洗衣物的場所,每當烈日當頭或陣雨突來,位於南門外的路亭又成了村中婦女、兒童避日曬、避雨的好去處。

古建築小學――《亭子》第二集:亭者停也
浙江楠溪江埭頭村肅王殿近景
古建築小學――《亭子》第二集:亭者停也

浙江楠溪江埭頭村肅王殿立面圖
古建築小學――《亭子》第二集:亭者停也
浙江楠溪江埭頭村肅王殿側面圖
古建築小學――《亭子》第二集:亭者停也

浙江楠溪江埭頭村肅王殿剖面圖
古建築小學――《亭子》第二集:亭者停也
浙江楠溪江芙蓉村南門外路亭近景
古建築小學――《亭子》第二集:亭者停也
浙江楠溪江芙蓉村南門外路亭平面圖
古建築小學――《亭子》第二集:亭者停也
浙江楠溪江芙蓉村南門外路亭立面圖
古建築小學――《亭子》第二集:亭者停也

浙江楠溪江芙蓉村南門外路亭剖面圖 村中亭 在廣大的農村地區,除了這類路亭之外,在村中也常見這種供村民休息的亭子。 以浙江永嘉楠溪江流域的農村為例,楠溪江為浙江東南甌江下流的一條支流,由北而南,江水經過群山間曲折向南,到頂端開口匯入甌江,使楠溪江流域成為一處相對封閉的區域。在這裡,氣候溫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量充足,千百年來,這裡的村民依靠山間農田和大片山林,過著自給自足的平靜生活,使楠溪江成為相對獨立的經濟區域。楠溪江流域兩岸群山環繞,青山綠水,竹林連片,野花叢叢,風景如畫,至今仍為國家自然風景區。 中國古代第一代山水詩人謝靈運在南朝時被貶至永嘉縣當縣令,他在公務之餘,遍遊楠溪江,深為這裡的山川之美所吸引,寫下了大量讚譽詩篇,謝靈運雖不久離任,但他的子孫後裔仍留居永嘉,楠溪江中流鶴陽、蓬溪村還成了謝氏家族聚居的血緣村落,村中祠堂還供奉著謝氏先祖謝靈運的神牌。在謝靈運之後又有多位詩人曾來楠溪江觀賞風景,詠詩作文,從而使楠溪江自然山川之美景得以昇華,從而大大帶動了生活在這裡的廣大鄉民喜愛自然山水、好文好讀的風習。因此,楠溪江流域不但為一獨立的經濟區域,而且也形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具有濃厚耕讀風氣的文化區域。
這樣的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必然影響到這裡的鄉村物質環境的建設。表現在鄉村佈局上,就是十分注重村落與四周自然山水環境的融合與和諧;表現在建築類型上,就是除了住宅與祠堂等禮制建築之外,還有供村民讀書的書院,供廣大村民休息、娛樂的涼亭、戲臺等;表現在建築形態上,就是樸素無華。房屋多以原石為牆,頂覆青瓦,樑柱多保持木材本色,不施油彩,即使在祠堂、寺廟也少見雕樑畫棟。
古建築小學――《亭子》第二集:亭者停也

浙江楠溪江坦下村譙亭近景 當我們瞭解了楠溪江流域的自然與人文環境的特徵之後,就不難理解在這裡的村落中常見到亭子這種現象了,因為供人休息的亭子更便於村民接近自然,觀賞四周山川之景。在楠溪江中流的數十座古村中所見的亭子大約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一為譙亭。“譙”古義通“瞧”,古時城門上的望樓稱“譙樓”,所以,建在城門上的亭子亦稱“譙亭”。

楠溪江中流一些建於臨江邊的村落,如坦下、東皋、花坦、廊下、岺下諸村,為了防止江水在夏季上漲危及村落安全,所以,在沿江一邊都用原石壘造厚厚的寨牆,上設寨門,在寨門附近的寨牆上多建有譙亭,平時村民在其中休息交談。居於寨牆之上,可以遠眺遠近山水,江水氾濫時亦可起到監察水患的作用。
古建築小學――《亭子》第二集:亭者停也

浙江楠溪江坦下村譙亭平面圖
古建築小學――《亭子》第二集:亭者停也

​浙江楠溪江坦下村譙亭立面圖
古建築小學――《亭子》第二集:亭者停也


​浙江楠溪江東皋村譙亭平面圖
古建築小學――《亭子》第二集:亭者停也浙江楠溪江東皋村譙亭立面圖
古建築小學――《亭子》第二集:亭者停也

浙江楠溪江東皋村譙亭近景 此類譙亭,平面多呈長方形,面闊三開間,柱間設靠椅,上覆歇山式瓦頂,在粗大原石砌造的寨牆之上,顯得居高而凌空,往往成為該村的一個標誌。 二為村中心亭。中心亭並非指亭子的位置一定處於村落的中心位置,而是指這類亭子在村落中成為村民休閒聚集的中心。 楠溪江芙蓉村是一座保護得很完整的古村,整座村落略呈方形,四周有石造寨牆相圍,村的入口朝東居中,進村門的北側為陳氏大宗祠堂,一條村道直向西,至村中心有芙蓉書院和芙蓉池,在池中央建有一座芙蓉亭,可以說這座亭的位置正居全村中心。
古建築小學――《亭子》第二集:亭者停也

浙江楠溪江芙蓉村芙蓉亭近景
古建築小學――《亭子》第二集:亭者停也
浙江楠溪江芙蓉村芙蓉亭立面圖 祠堂為氏族族民的祭祖場所,每年都要在祠堂內舉行隆重的祭祖禮儀,陳氏大宗祠內還設有戲臺,每逢年節都要請戲班子來唱戲,村民齊集,借娛樂而增氏族之聚合力。此外,祠堂還是氏族長老議事之處,每遇續寫族譜等大事也要在祠堂內舉行儀式,所以,祠堂是一座村落的政治中心,但並非是供村民休閒的場所,為今看到有的村中老人平時在祠堂內聚會休息,那是近年來才新發生的現象。因此,村落中的亭子就成為村民,尤其是老人的休閒中心了。

芙蓉村的芙蓉亭尤其如此,它坐落在芙蓉池中央,方形平面,四面都是四柱三開間,亭中央還有四根立柱支架著上面的重簷歇山式屋頂,外簷柱間設靠椅,在亭的南北兩面有石板橋通向池岸。如今,水池周邊有村婦在洗衣,村民更在池邊住房開設了小賣鋪,連賣豬肉的商販都跑到芙蓉亭中設案賣肉了,這裡不但成為村中的休閒中心,同時也成為村民的生活中心。
古建築小學――《亭子》第二集:亭者停也
​浙江楠溪江水雲村赤水亭平面圖


古建築小學――《亭子》第二集:亭者停也
​浙江楠溪江水雲村赤水亭立面圖
古建築小學――《亭子》第二集:亭者停也

​浙江楠溪江水雲村赤水亭剖面圖

楠溪江流域的水雲村有一座赤水亭,位置在離村口不遠處,亭子正面面向村內,面闊五開間,進深兩間,平面呈長方形,是村民平日休閒之處。在亭子的背面中央開間連著一座戲臺,戲臺面向村外,臺前有卵石鋪砌的廣場,便於遠近村民前來看戲。這座赤水亭平日供村民休息,唱戲時成了戲臺的後臺,一臺兩用,在別處少見。

巖頭村為永嘉縣巖頭鎮政府所在地,面積大,人口多,整座村呈長方形,在村的東南角設有塔湖廟和廟前的戲臺,廟前兩側有進宦湖和鎮南湖並列左右,再向北則是一片面積很大的麗水湖,沿著湖水之東有一條長達300餘米的商業街。所以巖頭村的東南部可以說是村中的風景區與商業區,而村中兩座亭子則都建在這個區域東南沿邊的寨牆之上。

兩亭之一的乘風亭位於商業街的南端與麗水橋交界處的寨牆上,位置正好供往來行人與商業客戶休息歇腳,亭中還備有茶水,所以,亭柱上有一楹聯:“茶待多情客,飯留有義人”。


另一座接官亭位於乘風亭之西相距不遠,亦建在寨牆之上,亭子平面呈方形,面向東朝向麗水街的一面為亭子正面。正面為四柱三開間,而其他三面卻都為單開間,在亭子中央還有四根立柱支架著上面的重簷攢尖屋頂。此亭正面大梁呈彎曲之月梁,兩層屋簷下均有斗拱支撐著出簷,屋頂鋪設筒瓦,雙重屋頂的四條屋脊上均有裝飾,像接官亭這樣的構架和裝飾在楠溪江流域其他村的亭子中尚不多見,所以,亭子楹聯上寫道:“名師留奇蹟,怪匠逗行人”,這自然是村民對匠師的讚美。此亭除供休息外,也是村官判斷村民糾紛是非的場所,可見接官亭在巖頭村的地位。
古建築小學――《亭子》第二集:亭者停也


​浙江楠溪江巖頭村乘風亭及接官亭剖面圖
古建築小學――《亭子》第二集:亭者停也
​浙江楠溪江巖頭村接官亭立面圖
古建築小學――《亭子》第二集:亭者停也

​浙江楠溪江巖頭村接官亭平面圖

橋亭

全國各地有無數條江河、溪流,凡有往來於江河兩岸的行人除乘坐渡船外,必須有橋。在古代所建橋中,除少量用鐵索、繩索外,絕大部分為石橋與木橋。百姓出門遠行,每過一橋往往標誌著趕了一段路需要作暫短休息;如肩負重擔,經過拱橋,拾級而登上橋面則必氣喘吁吁,更需休歇片刻,因此,在橋上建亭應運而生。

浙江武義縣有一座郭洞村,在村的北端出水口處有一石造回龍橋,石橋建於元代,在清乾隆時期在橋上加建了一座正方形的石亭,在村中何氏家族的族譜中有一篇《回龍橋石亭記》中說:“或以為古人橋必有屋,所以使橋益堅且足為往來者所休息。”可見當時村人已經認識到橋上建亭的兩種功能,在拱形橋上建石亭,增加了荷重因而增強了石橋的穩定性,同時又是過往村民休息之所。
古建築小學――《亭子》第二集:亭者停也


​浙江武義郭洞村回龍亭

還有一段話說得更明白:“吾族居民,以耕鑿為務,其有戴笠負鋤驅黃犢而過者,於此詳菽麥之辨;月夕風晨,有連袂袖書于于而來者,即以此奇黃石一編,亦為不可也。”回龍橋與亭位居村口,為村民每日出村農耕必經之地,每當農耕歸來,戴著斗笠,扛著農鋤,牽著黃牛的村民都喜歡在亭中小歇,相互議論農耕之事。回龍橋與亭橫跨村口溪河之上,形如飛虹,兩山夾峙,山上層層樹叢,將村口渲染成一片青綠,所以村中讀書人也喜歡來此橋亭中坐而論道。

在我國貴州、湖南與廣西壯族自治區三省交界處是侗族的聚居地區,其中廣西的三江和湖南的通道還是侗族自治縣。在這裡山脈縱橫,河流穿行,一座座侗族村落建立在叢山之間的平壩地或在山坡之上。這些侗族村有一些共同的特徵,一個特徵就是除喜歡用吊腳樓形式的住房之外,村村都有一座或多座鼓樓,鼓樓為村中政治與文化中心,外形如密簷式佛塔,高高地屹立在村中;另一個特徵是遇有江河即建風雨橋。所謂風雨橋就是在橋上建亭可以避風遮雨供過往行人休息。風雨橋駕在江河之上,用石料築橋墩,橋墩多少視江面寬窄而定,在每個橋墩上建一座木結構的亭,亭子下方排列著多層木樑,木樑一層層向前挑出從而使橋墩相連,再在這相連的木樑上建造廊屋,這些廓屋與眾橋墩上的亭子連接成橋上的通道。從外形上看,亭比廊高,亭子的頂比廓屋頂複雜,使風雨橋造型極富變化,成為侗族風雨橋具有代表性的外形。


廣西三江縣程陽八寨是建立在山區八座相距不遠的侗族村寨的總稱。在八寨的入口處有一座駕設在江河上的程陽橋,這是一座十分典型的侗族風雨橋。河道不寬,河中建有三座石橋墩,連同兩岸的兩座共有五座石礅,在每座石礅上都建有一座方形亭子,大小相同,屋頂都用了三層出簷,在朝向河道的兩面,於下層屋簷下和亭子立柱與底層木樑交接處又各加了一層腰簷,所以從側面望去,五座亭子都有五層出簷。為了避免這五座大小相同的亭子在外形上的雷同,工匠特別將它們的屋頂做成不同的式樣:靠兩岸的兩座為歇山式,中央的一座為六角攢尖式,二者中間的兩座為四方攢尖式。五座亭子三種屋頂的形式,每一層屋頂的四角都有微微的起翹,屋脊頂端尖尖地朝向天空。中央三亭的攢尖頂都用五層相疊的寶珠作剎頂。這樣龐大的橋體駕設在高高的石礅子上,但由於用了簡潔而清晰的木結構,多層起翹的屋頂,灰黑色的瓦頂配以白色的封簷板和覆瓦瓦頭,從而使風雨橋顯得端莊而輕巧,在四周青山綠水的襯映下,成為程陽八寨的標誌。
古建築小學――《亭子》第二集:亭者停也


​廣西三江程陽八寨風雨橋

在這個地區的其他侗族村落中也能見到類似的風雨橋,都是在橋墩上建亭,亭子之間連以廊座,在這類風雨橋上,亭子和廊屋的柱子之間都設有欄杆與坐凳供行人休息。有的在橋上亭子裡還供有土地神、財神這類的神仙像供路人祀拜。每逢雨雪天,橋上還擺滿了小商小販的貨攤,使風雨橋成為臨時的集市。
古建築小學――《亭子》第二集:亭者停也
​風雨橋下部結構

對於風雨橋的外形,工匠也十分注意,他們多將橋上亭子的屋頂精心建造。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在侗族鼓樓上見過的屋頂形象,無論是攢尖頂還是歇山頂,幾乎都被工匠搬移到橋上亭子的屋頂上。遙望侗族古村,村內的鼓樓和村外的風雨橋,一裡一外,在青山綠水中遙相呼應,組成一幅侗族古村特有的景觀。在這裡,通過工匠靈巧的手藝,使小小的亭子不但發揮了提供行人休息的物質功能,同時也將亭子在景觀上的藝術功能發揮到極致。
古建築小學――《亭子》第二集:亭者停也​廣西三江程陽八寨風雨橋近景


古建築小學――《亭子》第二集:亭者停也
​廣西三江程陽八寨風雨橋內景
古建築小學――《亭子》第二集:亭者停也

廣西三江程陽八寨風雨橋屋頂內部結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