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亭、臺、樓、閣你瞭解嗎


亭,停也,亦人所停集也。最為常見的亭子,不僅是供人憩息的場所,也是園林中重要的點景建築。亭子的結構簡單,其柱間通透開闢,面積較小,大多隻有頂,沒有牆。

醉翁亭位於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琅琊山旁,始建於北宋慶曆七年,由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命名並撰《醉翁亭記》一文而聞名遐邇。醉翁亭被譽為“天下第一亭”。

蘭亭是中國書法史上的一塊聖地。東晉永和九年三月初三,王羲之邀請了四十多位名人雅士在蘭亭雅集修禊,並做流觴曲水之雅事。趁著酒興,王羲之用鼠須筆和蠶繭紙一氣呵成《蘭亭集序》,後人稱“天下第一行書”。

最古老的園林建築形式之一。高出地面而建的平面建築物,是一種露天的、表面比較平整的、開放性的建築。

鬱孤臺位於贛州城區西北部賀蘭山頂,海拔131米,是城區的制高點,因坐落於山頂,以山勢高阜、鬱然孤峙得名。辛棄疾曾在鬱孤臺上,想著千里之外淪陷的國都,“借水怨山”,寫下這首《菩薩蠻》。

樓是指兩層以上的大型建築物。樓在建築組群中常居於次要位置,處於建築組群的最後一列或左右廂位置。

純木結構的岳陽樓,整座建築沒用一釘一鉚,僅靠木製構件的彼此勾連。

重屋為樓,四敞為閣。閣四面皆有窗,且也設有門,四周還都設有挑出的平座,供人環閣漫步、觀景。

滕王李元嬰共修建了三座“滕王閣”,其中江西南昌的滕王閣,由於詩人王勃的《滕王閣序》而為世人熟知。

與亭相似,同是供遊人休息、納涼、避雨與觀賞四周美景的地方。多置於高敞或臨水之處,用作觀景的小型單體建築。

扇形的軒、扇形的窗,獨特的與誰同坐軒是蘇州拙政園中的經典建築,名字取意自蘇軾的《點絳唇· 閒倚胡床》。

多指水榭,是臨水而建,供人們休息、觀景的建築。依靠周圍景色建榭,且平臺的一部分伸出水面。

水心榭。此榭建於下湖和銀湖之間,跨水為橋,上列亭榭三座,南北為重簷四角攢尖式方亭,中為進深三間重簷水榭。

廊是連接兩個建築物之間的通道。上有頂棚,以柱支撐,用以遮陽、擋雨,便於人們遊走過程中觀賞景物。

頤和園長廊不僅是因為“最長的廊”而聞名,更因為梁枋上精美的14000餘幅彩繪,並被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

似船而不能划動,故而又稱之為“不繫舟”。仿照船型而造的一種建築,大多三面臨水,一面與陸地相連。

頤和園清晏舫。原本的中式艙樓,依照慈溪太后之意,改為了西式。並取“河清海晏”之義,稱之清晏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