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起火災撲救12招

1、發現火情,沉著鎮定。發現起火時,首先要保持沉著冷靜,理智分析火情。如果是在火災的初期階段,燃燒面積不大,可自行撲滅。如果火情發展較快,要迅速逃離現場,向外界尋求幫助。

2、大聲呼救,及時報警。“報警早,損失少”,一旦發現火情,既要積極撲救,又要及時報警。火警電話打通後,應講清楚著火單位,所在區縣、街道、門牌號碼等詳細地址;要講清什麼東西著火,火勢情況;要講清是平房還是樓房,最好能講清起火部位,燃燒物質和燃燒情況;報警人要講清自己姓名、所在單位和電話號碼;報警後要派專人在路口等候消防車的到來,指引消防車去火場的道路,以便迅速、準確到達起火地點。

3、撲滅小火,爭分奪秒。當剛發生火災時,應爭分奪秒,將小火控制、撲滅;千萬不要驚慌失措地亂叫亂竄,置小火於不顧而釀成大災。

4、小孩老人,逃生要緊。中小學生身體、心智都沒有發育成熟,分析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相對薄弱,自我保護能力不強,在火場上很可能因為對危險情況不能進行正確判斷和處理而造成不必要的人身傷亡。所以,我國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組織中小學生參加滅火。對於孕婦、老年人和有較嚴重身體缺陷的殘疾人,也不應該組織他們參加滅火。

5、生命至上,救人第一。火場上如果有人受到火勢的圍困時,首要的任務就是把受困的人員從火場中搶救出來。救人與救火可同時進行,以保證救火與救人同時展開。

6、家庭火災巧用工具。家用小型滅火器是撲救家庭火災的不二之選。此外,也要學會巧用身邊的滅火器材。水是家中最簡單也是最有效、最方便的滅火劑,但電器、油鍋著火,不能用水撲滅。另外,沙土、用水淋溼的棉被、毛毯、掃帚、拖把、衣服等也可用作撲滅小火的工具。

7、滅火器材,分類選擇。常用滅火器按內部充裝的滅火劑不同可分為清水滅火器、泡沫滅火器、乾粉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等類型,不同類型的滅火器有其不同的適用場所。清水滅火器用以撲救木、竹、棉、毛、草、紙等一般固體物質初起火災,不宜用於油品、電器設備等火災。泡沫滅火器用來噴射泡沫撲救油類及一般固體物質初起火災。乾粉滅火器可撲救易燃液體、可燃氣體、帶電設備等的初起火災。二氧化碳滅火器適用於撲救電器火災、可燃液體火災、貴重設備、圖書資料、儀器儀表等場所的初起火災。

8、煤氣洩漏,小心謹慎。萬一家中發現了燃氣洩漏,務必保持鎮定,千萬不要觸動家中任何電器開關,更不能用打火機、火柴、手電筒照明檢查,也不能在家中打電話報警。首先應迅速關閉氣源,然後打開窗門,讓自然風吹散洩漏氣體,如需打電話報警,應到遠離現場的地方進行。

9、油鍋起火,方法多多。油鍋起火時千萬不要用水往鍋裡澆,因為冷水遇到高溫油會形成“炸鍋”,使油火到處飛濺。有多種方法可以有效撲滅油鍋火災:(1)、用鍋蓋蓋住起火的油鍋,使燃燒的油火接觸不到空氣,油鍋裡的火便會因缺氧而立即熄滅。(2)、用手邊的大塊溼抹布覆蓋住起火的油鍋,也能與鍋蓋起到異曲同工的效果,只是要注意到覆蓋時不能留下空隙。(3)、如果廚房裡有切好的蔬菜或其他生冷食物,可沿著鍋的邊緣倒入鍋內。

10、電氣火災,斷電第一。一般電氣線路、電器設備的火災,首先必須要切斷電源,然後再考慮撲救措施。只有當確定電路或電器無電時,才可用水撲救,因為水是導電的導體,著火電器上的電流可以通過水電擊救火的人。

11、房間著火,門窗慎開。如果封閉的房間裡著火,看到濃煙和火焰時,應立即盛水澆滅火焰,不要大開門窗。因為門窗一開,房間裡的空氣就會與室外的空氣形成對流,這就等於給房間裡的大火加添助燃劑,會助長火勢蔓延。

12、火勢兇猛,撤退求援。如果火越燒越大,參加滅火的人員應迅速撤離火場,等待專業救援力量前來救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