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官員:臺灣是用來對抗中國大陸的籌碼

15日,赴臺參加“美在臺協會”(AIT)臺北新址落成儀式的該協會前理事主席卜睿哲,接受了島內廣播節目的訪問。他直言,臺灣社會要面對三個問題。

美国官员:台湾是用来对抗中国大陆的筹码

卜睿哲資料圖

1、臺灣如何調整兩岸政策?

2、臺灣是否要做出讓步以改善與美國的經濟關係?

3、臺灣內部的“兩極化”該如何改善?

據臺灣媒體報道,卜睿哲在訪談中指出,“美臺關係”很複雜,不單只是把臺灣當成“牌”而已,因為美國對臺政策現在有幾種互相沖突的主張彼此拉鋸。

第一派,包括美國防部、國務院及“友臺”議員,他們將臺灣視為美國的“戰略資產”,因為軍事和政治原因,希望多面向促進“美臺關係”,來因應中國大陸的“施壓”;

另一派的主張則是經濟導向,他們認為若蔡當局有意改善、提升“臺美經濟關係”,必須先在美豬、美牛等市場開放議題上做出讓步,因此他們可能施壓蔡當局開放市場。

至於第三種力量,卜睿哲是這麼描述的: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政府在2016年後,確實曾將臺灣當成“談判籌碼”,但這個趨勢已經“逐漸式微”,現在特朗普政府裡有些人偏向“不主動對臺灣採取積極作為”。

卜睿哲表示,這派官員認為應消極地和臺灣接觸,以免為難大陸領導人。不過話鋒一轉,卜睿哲又自顧自地說,他們的想法某種程度受到“中國(大陸)刻意塑造的‘蔡英文是麻煩製造者’的風向影響”。

卜睿哲還指出,他觀察到“陸美臺”局勢正在經歷一些根本性的變化,中國大陸推行統一,“決定直接跟臺灣人民、社會對接”。另一方面,在臺灣“兩極化”的政治環境下,讓很多重要法案無法推動。“執政黨”如何努力尋求更多島內共識、“朝野”共識,是要解決的問題。

對於這些採訪內容,臺灣《聯合報》評論指出,卜睿哲的訪談有好幾處“亮”了——

比如,卜睿哲重申老調說,“她(蔡英文)沒有拒絕(‘九二共識’),只是比較模糊”。但事實是,蔡英文就職時剛說完了卜睿哲所謂的“比較模糊”的“九二共識”後,隔兩天就讓臺教育部門主管廢掉了馬英九的“微調課綱”;

又比如:卜睿哲說,“特朗普剛上任時,的確曾把臺灣當成籌碼去對抗中國大陸,但如今這種情況已愈來愈少,儘管並未全然消失……”這句話要劃重點,不是劃在“愈來愈少”上頭,而是“籌碼”這兩字;亦即,不要去操心臺灣愈來愈不是“籌碼”了,而是,臺灣果然是一個“籌碼”。

被當成一個籌碼,其實是十分悲哀的,它的意思就是:你是可以被賣的,如果價錢還可以的話。

卜睿哲點出了臺灣之於美國的本質:一個具有高度工具性價值的籌碼。“美在臺協會”前主席直白到這個程度,證明蔡英文此前一直自我矇蔽地宣稱臺灣是“美國不可或缺的盟友”,實在太可笑!

臺灣《聯合報》還進一步指出,蔡英文如今的處境並不是外在的形勢造成,而是她自己的選擇。正如綠營“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所說,蔡英文“力挺吳音寧”,下令全黨全力護航,其領導已面臨崩盤。從吳音寧事件、到至今無法落幕的“卡管”事件、乃至如今又起訴島內統派王炳忠等人,都是蔡英文一意孤行、乾綱獨斷的結果。現在臺灣百病齊發,其實就是蔡英文“一極化”的總爆發。

依目前所見,只有“一極化”問題而無“兩極化”問題,亦即,蔡英文掌管的“執政黨”,朝著一個十分激進而極端的目標與方向前行,並且絲毫沒有任何足以拖住她的力量,談不上有堪與匹敵的“另一極”。以此看來,卜睿哲所說的“兩極化”,不知何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