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河肉餅脆嫩香

點擊“藍色”關注

香河方誌

香河肉饼脆嫩香
香河肉饼脆嫩香

香河肉餅如今早已風靡北京、天津。甚至南方北國各地,也有掛此牌匾,營業攬客的。但正宗正味的手藝還在香河。

肉餅的溯源可追到1000多年前的突厥餅。因突厥乃遊牧民族,牛羊肉很充分,而麵食極少。在招待客人時,特作成薄皮的肉餡餅,以示熱情。味道也遠勝於平日簡單的烤、煮等吃法。後來,這種做餅方法傳到信仰伊斯蘭教的回鶻(維吾爾族古稱)及回回族地區。明朝初期,明成祖朱棣為加強北京以東地區,特從南方及西部各省向京東一帶大量遷徙移民。回回民族有多戶遷入京東地區。

在移民香河的回族中有哈姓一家,他們以開飯店為生,名為“哈家店”。也把做肉餡餅的手藝帶到了這裡。因香河靠近京師,人們的膳食口味要求高,加上內地的香精調料齊全,哈家店的師傅在原肉餡餅的基礎上進行了精製細作。做餅時擀出的餅皮薄如紙,而且兩面一般薄,麵皮上見不到一點褶。那裡面的肉餡用羊肉或牛肉,剁完後還要用刀背砸成肉泥。餡裡只放蔥姜和其它調料,不放菜,然後用香油攪拌。做成餅時,個大且圓,直徑1尺5、6,如小鍋蓋一般。但師傅能用面棍將這又薄又軟又大的餅兒耍得團團轉,且一點不損壞。上鍋烙時火候一到,兩面出現焦黃嗄渣,餅逐漸鼓成圓球,這這證明雖然面皮薄如紙,但無漏餡漏氣之處。起鼓後,要用長毛刷在餅的兩面刷豆油,麵皮被油浸得成半透明狀態,幾見肉餡。熟後就成了顏色焦黃、外酥裡嫩、香而不膩的“哈家店肉餅”。這種加酥肉餅,餡勻有彈性,口感外脆裡嫩,食後有餘香,更增添了肉餅香酥甜嫩特點。

哈家店肉餅一經做出,便受到香河人的喜愛,紛紛光顧店內品嚐。後來外地客商慕名也多入店一飽口福。哈家店生意十分紅火,且歷經數代不衰。

據民間傳說,在清朝時候,乾隆皇上也曾光臨這哈家小店一嘗這京東美味。

這天,皇上的龍舟到達運河王家擺渡口,乾隆帶著劉羅鍋子要到香河一帶查訪民情。他們微服上岸,沒有驚動縣衙,而是走街串鄉隨便蹓躂。時至中午,皇上和劉墉覺得腹中飢餓,急忙想在城內尋一家飯鋪就餐。乾隆在京城吃慣了山珍海味,也想嚐嚐鄉間餐食的味兒。見前面一家飯店門前掛著“哈家店”的牌匾,便和劉墉踱了進去。一問主食,是正宗正味的“羊肉肉餅”。乾隆一聽挺新鮮,羊肉有煮、烤、涮各種吃法,做餡兒也 只是做成包子、水餃或摻菜做餡餅,從未見過用一層肉餡放在兩薄皮中間做成肉餅的吃法。在看店內案、灶的佈局更是奇特,掌案的老太太在南牆邊面衝牆擀皮做肉餅,掌灶的小姑娘在北牆邊的火灶旁翻餅,兩人背靠背,相距有兩丈多。再看做成的那薄薄的肉餅,足有小鍋蓋一般大小。乾隆挺納悶兒,這麼大的餅,如何放到那麼遠的鍋裡呢?這時,就見那老太太用面棍敲了面案一下,接著用面棍一挑那肉餅,並未回頭,說了聲:“走!”那餅兒飛空而過,不偏不倚,正掉在北牆邊已熱的鐵鍋之上,一個鍋正好放下這一張餅兒。再看那餅兒,那麼大的個兒,那麼薄的皮,那麼多的肉餡,又從那麼遠飛過來,竟然絲毫無損。再說那老太太和小姑娘,兩人距離那麼遠,誰也沒回頭,竟配合得那麼默契。乾隆見了連連叫好。

那俊俏的小姑娘將做熟的餅兒切開端了上來。還未到桌前,就聞一股香味襲來。呈到桌上一看,那薄薄的皮兒油汪汪幾見肉餡,再挑開皮兒看,那肉餡在餅內鋪成一層,象絲絮般均勻,無斷缺處,未進口便香味撲鼻,令人生涎。

乾隆、劉墉美美地餐了一頓,臨走又多付了店家銀兩。

出得店來,乾隆高興地吟詩一首:

“哈家有奇餅,

老嫗技藝新。

此店一餐畢,

忘卻天下珍。”

不久,乾隆又派御膳房廚師來香河偷學了哈家店肉餅手藝。可回京城一做,皇上卻怎麼也吃不出哈家店那香酥甜嫩的餅味來了。

哈家店肉餅傳開後,各族人都很喜歡這種風味食品,肉餡的種類也逐漸增多。漢族人便多用豬肉做餡,也有的用韭菜等味濃的菜加入餡中。

到了近、現代,哈家店肉餅的名聲仍然不衰。據說,著名抗日將領張自忠將軍駐防香河時,經常去哈家店品嚐;金針王樂亭由京返香河探家時,為了吃肉餅,也要到哈家店小住兩日。

如今,香河肉餅已在京、津各地普及,但哈家店肉餅的手藝仍然不減當年。

根據民間傳說 《香河縣科技志》及

王柏山《遠近聞名的京東肉餅》整理

香河肉饼脆嫩香

關注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