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島礁的建設改變了我國在東南亞的地位

眾所周知,奧巴馬時期的美國政府一直推動重返亞洲政策,意圖建構包圍圈圍堵中國,以此遏制中國的崛起。美國在中國建立眾多基地,陸上建立眾多西亞美軍基地,東亞韓國、日本美軍基地,乃至東南亞菲律賓、新加坡,和泰國的美軍基地。與此同時,美軍還設想利用第一、第二島鏈截斷中國出海口。為了突破美軍封鎖,我國一方面租借巴基斯坦港口,開闢新的出海口。另一方面,提出了一帶一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以經濟方式對中亞西亞、中東國家甚至法德等美國傳統盟友進行拉攏,分化。加深與俄國的合作,共同抵禦來自西方的威脅。而對第一島鏈,在我國開發出先進的武器之後,以及對軍隊打擊能力的升級優化,第一島鏈名存實亡。

南海島礁的建設改變了我國在東南亞的地位

南海對我國乃至世界各國的戰略意義都無比重要,我國至少60%的貨運都要從南海經過。因此,在南海佔領高點成為了美軍一直想做的事情。美國一方面鼓動東南亞國家參與,不斷的攪渾南海,也使中國面臨巨大的壓力。因為,20世紀的我國在南海的軍事部署處於比較落後的狀態,甚至比不上相鄰的幾個國家。也因此,處處受制於人。但是進入21世紀後,情況發生了變化。我國國力日漸增強,海軍武器裝備也踏入世界前列。一方面,由於眾多天然島嶼島礁被鄰國佔領,我國在南海擁有的島嶼面積過小。另一方面,在圍海造陸方面技術的成熟。所以,在南海造島建立軍事設施成為了我國的必然選擇。我國利用天鯨號不停地吹沙田海,是我國在南海實際控制的島嶼面積增加到了70%以上。

南海島礁的建設改變了我國在東南亞的地位

不僅如此,我國還在眾多島嶼島礁上面修築了大量的軍事設施,包括海軍基地,監聽設施,防空導彈,機場等。並且派來了我國先進的轟炸機,導彈驅逐艦,護衛艦,使我國足以對整個東南亞進行軍事威懾。一時間,東南亞安靜了。雖然這裡面有我們經濟、外交的努力,但歸根結底還是南海的軍事實力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同時我國在南海的軍事力量不僅可以震懾周邊國家,也對美軍在此地區的軍事力量起到了致命的威脅。從而打破了美軍第一島鏈的最後一節,迫使美軍不得不建立更遠的包圍圈。即印太戰略下的包圍圈,包括營第二島鏈。

南海島礁的建設改變了我國在東南亞的地位

美國自二戰以後一直奉行“禦敵於國門之外”的原則,一直避免將戰火帶到自己的國土之上。在與中國交鋒的眾多時刻,也是避免直接赤膊上陣,都是利用別的國家如菲律賓、新加坡,乃至日本、韓國、以及現在的澳大利亞,再加上一個印度。期望這些國家消耗中國的國力,阻擋中國的崛起,最終實現自己的霸權。但是國際形勢錯綜複雜,究竟如何發展,我們還得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