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粽飄香!怎麼吃粽子不發胖?習俗暗藏養生精髓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在這幾天,人們會在門口掛上菖蒲、蒿草、艾葉驅邪,喝雄黃酒、五加酒,吃粽子,掛香囊。粽子怎麼吃最健康?這些古老習俗蘊含著哪些養生奧秘?我們為您揭開謎底。

端午節粽飄香!怎麼吃粽子不發胖?習俗暗藏養生精髓

【飲食篇】

端午節怎麼吃粽子不發胖? 4招教你健康吃粽子

粽子的有哪些營養成分在裡面呢?粽子主要原料糯米的GI(升糖指數)為87,屬於高GI食物,容易快速升高血糖。根據種植地域等的不同,糯米的纖維含量差異較大,在0.8%到2.8%之間,理論上來說,適量進食可緩解便秘,但是煮熟後的糯米,也就是粽子,粘性較大,多食反而不利於消化。

◆怎麼吃粽子不發胖?

看到上邊,大家知道粽子有很多的營養,也含有不低的熱量,愛吃的小夥伴不要擔心,只要講究了粽子的吃法,自然不會發胖的。

1、選擇低糖低油的粽子

現在市場經濟不斷髮展更新,賣的粽子各種口味都有,而面對這些粽子時,想要不發胖的就選低糖低油的。這種粽子不僅健康,還避免過高的攝入量使人們肥胖。

而市場出售當中,純糯米的粽子是適合人們,如果舉得純糯米沒什麼味道,在吃之前粘點蜂蜜,口味不錯。不過,自己親手包的比市場賣的更營養健康,如果家庭允許的情況下,那端午節那天可以自己動手,一家人感受包粽子的樂趣。這樣的粽子吃起來最健康,不容易發胖。

2、控制吃粽子注意數量

大家都知道粽子熱量是很高的,即使是純糯米的粽子,它的熱量也不低。所以端午節吃粽子一定要注意數量,不要吃太多。害怕發胖的人群,無論為了身體,還是健康,每天吃粽子數量應該控制三個以內。

3、避免晚上吃粽子

大家都知道粽子主要是糯米,糯米是最難消化的。而消化一個粽子的糯米量,需要很長時間,甚至要幾個小時。消化粽子也會刺激更多的胃酸分泌,對胃的傷害是很大的。到9點後,人體脂肪是快速快速囤積時期。人們吃進去的食物不能完全消化,而對難消化的粽子來說,晚上時避免吃粽子。如果要吃,選擇在早上或下午吃,這樣可以很好避免肥胖發生。

4、給粽子加點料

不同的粽子熱量也不一樣,如果擔心吃粽子發胖,可以在粽子里加入雜糧、素食等食物。【詳細】

粽子食用有講究 並非人人適宜吃粽子

心血管病患者 粽子的品種繁多,其中肉粽子和豬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多,屬油膩食品。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響血液循環,加重心臟負擔和缺血程度,誘發心絞痛和心肌梗死。

老人和兒童 粽子多用糯米制成,黏性大,老人和兒童如過量進食,極易造成消化不良,以及由此產生胃酸過多、腹脹、腹痛、腹瀉等症狀。

胃、腸道病患者 粽子蒸熟後會釋放出一種膠性物質,吃後會增加消化酶的負荷。

糖尿病患者 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紅棗、豆沙等,吃時通常還要加糖拌,如果不加節制,就會損害胰島功能,引起患者血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甚至出現昏迷、中毒。

總之,提醒大家,粽子雖然美味,但一定要安全適量,在享受美味的同時,過個輕輕鬆鬆、腸胃無負擔的端午節。【詳細】

【養生篇】

你知道嗎?端午節習俗暗藏中醫養生精髓

◆糯米粽子為養胃清火而來

◆艾草是為抵抗疾病而掛

端午節為什麼要懸掛艾草呢?張奎軍介紹,端午時節,採集艾葉、菖蒲掛在門楣和窗戶上的習俗,是取其避邪的寓意。其實,艾葉與健康也有著很緊密的聯繫。艾草早在我國古代就是重要的藥用植物,具有特殊氣味,驅蟲的效果很好,而且屬性辛溫,能淨化空氣、有芳香通竅的作用。中醫常以艾葉或艾條來做針灸或草燻,可通暢全身的氣血,提升免疫力,祛風除溼,活血化瘀。此外,用乾的艾草泡手泡腳,可以去溼驅寒。

◆鹹鴨蛋為滋陰清肺而生

端午節也是鹹鴨蛋熱賣的節日,在很多人的記憶裡,小時候端午節氛圍濃厚,一大清早聞著粽香起床,而在煮粽子的鍋裡,一定會一起煮上鹹鴨蛋、雞蛋,伴著粽葉的香味,這些蛋似乎也格外增添了香氣。除了吃粽子,端午節為何要吃蛋呢?張奎軍介紹,這也是順應節氣的飲食。在中醫裡,雞蛋黃是一味滋陰的藥物,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而鴨蛋本性偏涼,味入心,具有滋陰清肺的作用,在陽氣旺盛的時節,可以幫助祛除體內的溼熱。

◆賽龍舟是為了氣血通暢

端午節習俗還有與運動有關的,就是賽龍舟這樣的項目。張奎軍介紹,端午時節是一年中陽氣至盛的時段,天氣較悶熱,人容易煩躁憂鬱。夏季養生,除了藥物、食療及平和心態外,也應同時加強運動。划龍舟能使全身氣血暢通,可增益心肺功能,調理脾胃代謝,憂鬱情緒也隨之化開。運動時還可以分散注意力、忘掉不快,我們可以用這些“快樂因子”讓身體更健康!【詳細】

端午浴:洗了端午澡 一年身體好

湖南省懷化市通道縣菁蕪洲鎮地連村樅板侗寨9歲女孩吳子彤,一大早興高采烈地跟著媽媽上山採草藥。在山上,媽媽一邊採藥,一邊要她記住藥名,說是避“五毒”。

回到家中,她們把從山上採摘下來的香樟葉、艾蒿、柏葉等逐一洗淨、切細、攪碎(見圖,吳貴勇攝),然後混合起來,拌成漿狀,裝入桶中,再分灑在自家房前屋後。爺爺在門框上掛楤木、山胡椒,把雄黃酒和菖蒲粉沿著自家門前屋後撒一圈;奶奶把菖蒲根狀莖洗淨風乾,切成薄片,用線將其與蒜瓣相間連成一串做“項鍊”給她戴上。

晚上,媽媽又把這些藥放入洗澡水中,幫她洗澡,邊洗邊說:“洗一洗,祛百病。”用藥水洗澡,身上好舒服啊……

這是端午節這天,侗族地區家家戶戶利用草藥進行藥浴,避“五毒”的縮影。這一古老習俗,在侗寨已經有幾百年歷史了。【詳細】

【注意事項】

粽子剝開兩小時後別吃了!端午粽子挑選攻略都在這

一是通過正規可靠渠道購買並保存相應購物憑證,要看清外包裝上的相關標識,如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者名稱和地址、成分或配料表、食品添加劑、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等標識是否齊全;查看包裝是否完整或真空包裝是否漏氣漲袋、散裝粽子有沒有變質;不要購買無廠名、廠址、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的產品,不要購買超過保質期的產品。

二是對於真空包裝類和速凍類粽子,購買後按照標籤所示方式保存,並按照標示食用方法加工食用。散裝粽子注意適量買入,最好是現吃現買,避免粽子變質。生熟粽子分開貯存,打開的粽子放在室溫下不得超過2小時。

三是食用前應洗淨雙手,冷藏或冷凍過的粽子,要徹底加熱,吃剩的粽子不要反覆加熱,不要食用餡料已發酸、發苦或口味不正的粽子。【詳細】

端午出遊自駕 三個不得不知的急救知識

◆準備壓舌板和熱水袋

有些自駕遊的人習慣就地取材,就地做飯,一旦衛生方面出了問題,就容易食物中毒,對中毒不久而無明顯嘔吐者,可用壓舌板刺激其舌根部的方法催吐,或讓中毒者大量飲用溫開水並反覆自行催吐,以減少毒素的吸收。此外還可以準備一個熱水袋,遇到發燒可以裝涼水降溫,遇到扭傷也可以裝涼水冷敷,遇到胃腸不適可以熱敷後背或胃部。止血帶、常用消化藥和退燒藥也要及時準備好。

◆收拾好雜物

自駕遊前要收拾好車內、身上、後排座椅上雜物,一旦緊急剎車,雜物也會變成“重磅炸彈”重擊駕駛員,還可能造成嚴重的意外傷害。

◆多動動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