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開國勳臣:他的成功,源自善於抓住機會

賈充是一個幸運的人,用現在的標準來定義的話,他是個一個官二代,他的父親賈逵是豫州刺史,差不多相當於現在的河南省省委書記,在頗為講究門第出身的魏晉南北朝時期,這一點是十分重要的。平民很難在官場上有什麼作為,但如果你的父親是大官,就意味著你也有了官場高層的入場券。

他的父親老來得子,認為這是一件充閭的喜慶事,所以才給他取名叫賈充。十一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就去世了,他在居喪期間就頗有孝名,而名聲,同樣是想要做官的人必不可少的東西。成年後,他承襲了父親的爵位併入仕曹魏,擔任尚書令,掌管與律令有關的事務,這也為他後來在法津上的成就墊定了基礎。

正元二年,賈充三十五歲,跟隨早已掌握曹魏大權的司馬師一起前往樂嘉城討伐不滿司馬家掌權的毌丘儉等人的叛亂,戰事還未結束,司馬師就病倒並返回了洛陽,賈充被留下來監督軍隊。不久,司馬師病死,司馬昭接掌權力,賈充仍然留在許昌監督軍隊。西晉開國勳臣:他的成功,源自善於抓住機會

賈充確實是個幸運的人,不止體現在出身上,他被司馬昭看中,被提拔為大將軍司馬。也許這時的司馬昭並沒有多麼賞識他,只是給他一個機會試煉一下他,但是他抓住了表現的機會,充分發揮自己的智謀,獻計打敗了因不滿司馬昭篡權而造反的地方重臣諸葛誕。他終於得到了司馬昭的重視,司馬昭將戰爭之後南方的善後事務交給他處理,後來更是不斷為他升官,交給他更大的責任。普通人能做到這一點就已經很滿足了,但是縱觀賈充的一生,這時的賈充只是剛登上歷史的舞臺罷了。不久之後發生的那件事和賈充所做的決定,將影響他的一生。

高平陵之變後,司馬家牢牢掌握著魏國的權力,魏主曹芳不願受控制,被司馬師廢黜,曹家宗室曹髦被立為新帝,司馬家徹底掌握了國家政務,氣焰聲勢達到了頂峰。曹髦是一個有血性的皇帝,實在無法容忍這種現象,他想為了曹家的江山做最後一搏。甘露五年(260年),曹髦在幾乎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召集宮中衛兵和奴僕,拿著兵器,想要衝出宮去殺了司馬昭。他們在東止車門逼退了司馬昭的弟弟司馬伷的軍隊,賈充就是在這時登上了舞臺,他面臨自己人生中最大的機遇,抓住了,自此飛黃騰達,辦砸了,卻只會留下千古罵名。他帶著衛隊從門外進來,與曹髦的軍隊拼殺在一起。曹髦是皇帝,朝中大臣知道他沒有實權,但是普通的士兵不知道,在他們眼中,皇帝是至高無上,不容冒犯的,現在這個不容冒犯的人正在眼前拼命地揮劍砍殺,嘴裡還在大喊著“敢有抵抗者滅族”,士兵們害怕了,都想要退卻。眼看賈充即將落敗的時候,太子舍人成濟也帶兵趕來,他問賈充應該怎麼辦,賈充早已看出戰事勝敗的關鍵在於魏主曹髦,但他不會對曹髦做什麼,他是個文人,他知道弒君會讓自己背上什麼樣的罵名,現在成濟送上門來,賈充也樂意把他當槍使。他對成濟說“司馬公養你們這些人,正是為了今日。今日之事,沒什麼可問的!”成濟像所有年少無知卻又自作聰明的孩子一樣,以為已經知道該怎麼做。他揮舞長戈衝了上去,直取曹髦,曹髦措手不及,一代皇帝,被一介武夫刺殺,命喪當場。

西晉開國勳臣:他的成功,源自善於抓住機會

司馬昭聽說這件事後,自然還有一番悲痛欲絕的戲要做,但是賈充卻徹底發跡了,他用一句意思含糊的話引得成濟替自己做了大逆不道的事。事後,司馬昭為安撫諸臣,誅殺了成濟,而賈充被司馬昭引為心腹,自此之後平步青雲。

幾年之後,司馬昭病危,去世之前,叮囑嗣子司馬炎說賈充可以輔導他,再加上司馬昭生前曾想立次子司馬攸為嗣子,賈充當時就明確反對,司馬炎對他的好感可想而知。司馬炎接掌權力之後,不斷為賈充升官晉爵,又讓他與其他幾位重臣共同編寫了《泰始律》,簡化了當時國家繁雜的司法流程,得到了眾人的稱讚。

如果賈充只是這樣簡單的一個人,那他也並不十分壞,但可惜不是。

賈充在朝為官多年,地位穩固,官運亨通,這些主要靠皇帝的賞識,但同樣起重要作用的還有同僚的支持。賈充喜歡結交朝中官員,營造自己的黨羽,為自己的官場之路掃平障礙。他沒有兒子,但女兒甚多,長女賈荃(這名字……)嫁給了司馬炎的弟弟齊王司馬攸,二女兒也嫁入名門,這成了賈充的堅強倚仗,也成了他招攬其他官員投靠結黨的強大資本。除了結黨營私之外,賈充的個人作風也並不怎麼樣。他深知自己能有今天主要靠著皇帝對自己的重視和信任,因此在處理日常事務時處處對皇帝阿諛奉承,曲意逢迎,這招致朝中大批官員的反感和牴觸,而面對這些人時,他又極盡所能地針對他們,在皇帝面前詆譭他們,利用各種手段把政敵除去。他雖擁有獻計打敗諸葛誕的事蹟,但事實上對於軍事卻並不精通,且隨著年齡漸長,膽色越來越小。咸寧五年(279年)冬天,司馬炎發動滅吳之戰,命賈充總統所有軍隊,賈充害怕失敗會危及自身權位,百般推脫,直到司馬炎發怒才勉強接過重任,但他在戰爭過程中還是不停上表,找盡理由否定這場戰事,希望皇帝能下令撤軍,連吳主孫皓向晉將王濬投降都不知道,竟然出現了他勸皇帝撤軍的表奏和王濬受降孫皓後報捷的表奏幾乎同時進京的現象,孰為諷刺。在這之前的泰始七年(271年),由於鮮卑部禿髮樹機能在西北作亂,賈充的政敵任愷向司馬炎建議派賈充去西北平叛,司馬炎採納了這個建議,賈充因此非常痛恨任愷。為了不上戰場,賈充買通各方人士,千方百計將自己的女兒賈南風獻給太子為妃,只為能留在京城洛陽。但就是這個賈南風,不僅容貌奇醜無比,身材短小,而且性格極為善妒,內心卑劣,他的丈夫太子司馬衷又是個著名的白痴,直接導致了司馬衷繼位之後被賈南風擺佈,朝政也被她肆意干涉,最終朝綱混亂,君臣離心,國家也動盪不安,直到後來發生耗盡了西晉國力的的“八王之亂”。可以這樣說,正是賈南風的胡作非為,肆意壓迫朝廷大臣和各地藩王,才導致了“八王之亂”。而正是由於“八王之亂”耗盡了西晉的國力,北方胡人才有機可乘,最終導致“五胡亂華”,這是廣大漢人心中永遠的痛,賈充雖不是罪魁禍首,但難免會在人們心目中留下不光彩的印象。

西晉開國勳臣:他的成功,源自善於抓住機會

太康三年(282年),賈充病重,交出印綬後退位。司馬炎派侍臣問候,又派太醫醫治,皇太子以至宗室都來探望賈充。賈充所受榮寵,由此可見一斑。同年四月,賈充病逝,時年六十六歲,終未到古稀之年。

縱觀賈充一生,有過輝煌,但更多的是爭議和不堪的汙穢,他像當時的很多人一樣努力向上爬升,但更多是利用一些令人不齒的手段,特別是他教唆成濟刺殺天子,更是無法洗去的汙點,現在看來,他最終得之善終,盡享榮寵,而同時代很多正直的人卻一直鬱郁不得志,甚至成為封建政治的犧牲品,這不得不讓人唏噓,甚至可以說是那個時代的悲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