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有機會翻盤嗎,崇禎是不是非死不可?

明末大亂,農民起義軍蜂起,關外滿清強盛,明王朝內憂外患,崇禎皇帝執政十七年,最後窮途末路,被迫自盡,明朝正統至此滅亡。

有人會說,一個王朝的滅亡是必然的,明朝自萬曆時代便亂相叢生,滅亡是早晚的事,因此崇禎只是抓了一手爛牌,明朝滅亡不怪他。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明朝末年有沒有可能不滅亡,甚至最終翻盤呢?

明朝末年有機會翻盤嗎,崇禎是不是非死不可?

首先我們要清楚一件事,導致明朝滅亡的明末農民大起義,真正大規模農民起義的爆發恰恰就是崇禎執政之初,釀成大規模民變的始作俑者恰恰就是崇禎自己。

雖然崇禎上臺之初明朝就存在財政危機、內政危機、官僚腐敗、土地兼併、貧富差距、天災頻繁等一系列問題,但是不管怎麼說,當時並沒有爆發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明末農民大起義爆發於西北地區,而這一地區之所以爆發劇烈的農民起義有兩個原因。

第一, 東林黨控制著東南財賦重地,使得明朝中央收不上來稅,崇禎又剛愎自用的增加了西北地區的賦稅,西北本就貧窮,天災不斷,這一來,導致農民沒有了活路,於是起義爆發。

第二, 崇禎為了打造袁崇煥提議的遼東軍事防線,而耗費巨資,為了籌集軍費於是盤剝百姓,萬曆末年明政府就加派了臭名昭著的“明末三餉”,崇禎在這個基礎上又有了擴大化,這直接加劇了內地百姓負擔。

可以說,明末農民大起義爆發的起點就是崇禎,崇禎親手點燃了吞噬自己王朝的火焰。

明朝末年有機會翻盤嗎,崇禎是不是非死不可?

除了農民起義,關外滿清的問題也越來越嚴重,而滿清問題大爆發恰恰也是崇禎時代。

崇禎之前的天啟皇帝時代,雖然那時候努爾哈赤已經不可避免的崛起於白山黑水,但是天啟任用的遼東主將還是有點本事的,以孫承宗為代表的那批人數次擊敗滿洲八旗,甚至有傳言炸死了努爾哈赤。

然而崇禎上臺後,任用地方官吏出身的袁崇煥主導遼東軍事,袁崇煥誇下海口“五年平遼”,向朝廷要了大量的軍費物資。

但是,袁崇煥其實才能平平,他擅殺抗金名將毛文龍,被皇太極繞道襲擊北京,最後導致崇禎對他徹底失望。

滿清問題自袁崇煥後便無可挽回,明朝越發被動,在洪承疇等人戰略失敗後,明朝只有依靠山海關自保,完全失去了制衡滿洲的能力。

而釀成這種局面的人也是崇禎,可以說,沒有崇禎聽信袁崇煥“秀操作”,就不會有明末如此被動的國防形勢。

明朝末年有機會翻盤嗎,崇禎是不是非死不可?

我們看,明朝末年最致命的兩個問題,農民起義和滿洲八旗,其實都是崇禎自己作死,將可以拖延甚至避免的問題提前引爆,最後無法收場。

事實證明,明朝最後就是被這兩大問題拖死的。

誠然,崇禎接手的明王朝已經千瘡百孔,沉痾積弊,但是不管怎麼說,諾大的明帝國並沒有這麼輕易的倒下。

恰恰是崇禎,他剛愎自用,好大喜功卻又志大才疏,殺魏忠賢使得東林黨獨大,識人不明,用人而疑,急功近利,終於導致局勢無法收拾。

假如崇禎能一步一步的治理國家,不這麼急躁,想要翻盤實現所謂的“明朝中興”確實是十分困難,但明朝的國運完全可以延長許久,不至於在當時滅亡。

崇禎皇帝最後之所以獲得不錯的評價,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他比較有氣節的自盡殉國,假如他如元順帝那樣倉皇逃走,我想明朝滅亡這個鍋足夠讓他遺臭萬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