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丫替別人著想(民間故事)

在大牌主持人云集的中央電視臺,王小丫的主持風格別具韻味,是眾多主持人中最搶眼的一個。王小丫一直深受廣大電視觀眾的喜愛,這當然離不開她自身的努力與勤奮,但更取決於她的人格魅力,她真誠的微笑,她友善的親和力,她時時處處閃現的愛心,都給人一種莫大的吸引力。

有一次錄《開心辭典》,到場的嘉賓全是初中生,因為年齡小,沒有錄製節目的經驗,一位小選手剛坐到王小丫面前,就開始緊張,手足無措。王小丫試著念出了第一道題,小選手竟一時懵住了。眼看第一道題就要卡殼,此時此刻,王小丫心裡比選手還要緊張,她一而再再而三地發出暗示,就差把答案告訴小選手了。連臺下的導演都在打手勢,提醒她別把考試變成透題了,可王小丫依然繼續啟發小選手,直到那個孩子答對了,她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事後,有人問她為什麼要這麼做時,王小丫是這樣回答的:"一個初中生,上一回電視多難,而他所有的老師、同學、親友和全國的電視觀眾都在盯著他,眾目睽睽之下,如果他第一道題就回答不上來,這不光是自尊心受到打擊的問題,而且還可能給他今後的成長留下心理陰影,所以我必須讓他回答對,哪怕只是一道題。"

有一句話叫"細微之處見真情"。王小丫對他人的關愛與體貼,都體現在這些小事上細節裡。

有一次,王小丫來到北京門頭溝的一個礦井做安全生產的現場採訪。找到小礦井時,正好趕上工人的午飯時間,王小丫就和一群剛從煤窯底下上來的工人圍坐在一起,邊聊採訪話題邊拍片子。工人們的飯才吃到一半,該採訪的問題就已經聊完了,攝像師一邊忙著收拾機器,一邊招呼她起來,意思是可以走了,可王小丫仍然坐著跟礦工繼續熱烈地聊著,不時發出輕爽的笑聲,像沒聽見攝像師的招呼似的,沒有一點要走的意思。其實她不立即就走,有她的想法。她知道,這時她只要一走,礦工們肯定會放下飯碗起身送她,這樣一來,耽誤大家吃飯不說,礦工的飯就會涼,他們從事的是重體力勞動,不能因為自己的採訪,連累大家連一頓熱乎飯都吃不上呀。所以,她一定要等大家把飯吃完再走。她這樣想了,更這樣做了。

正是因為有著一顆真誠的為他人著想的心,讓王小丫贏得了廣大電視觀眾的喜愛與支持,她自己也獲得了令人羨慕的成績,獲得了電視主持人的最高獎--金話筒獎。

在人際交往中,愛心與關懷就像有魔力的法寶,最能給人以力量。一句溫暖的話語,一句肯定的評價,一個善意的眼神,一個溫柔的舉動,都會像一縷陽光,溫暖心靈,甚至影響一個人的人生軌跡。一個凡事都能夠為別人著想的人,一個胸懷愛心的人,一個懂得尊重別人、理解別人的人,怎麼能不受到他人的喜愛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