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扳指”看看八旗子弟是如何炫富的

從“扳指”看看八旗子弟是如何炫富的

扳指亦指“板指”,又稱“班指” 或“梆指”。

扳指其實早就有,只不過到了滿清才被大家所熟知。原屬滿族男子套於右手大拇指上之短管狀飾物。扳指與戒指,雖非九鼎大呂,但就其淵源與文化微妙論,則頗值得涵泳玩味。滿族人最早的扳指是鹿的骨頭做的,戴在左手拇指上,拉弓射箭的時候可以防止快速的箭擦傷手指。到後來不打仗了,漸漸有了玉石和金銀等貴重材料做的扳指,象徵權勢地位,也體現滿洲貴族尚武精神。到了後期純為裝飾,皇帝有時候賞賜有軍功的武將,也會賞扳指。滿族作為曾經統治中國長達二百六十七年的一個少數民族,其文化至為豐富且流傳甚為綿長。在其與漢族逐漸融合的過程中,彼此之固有文化融會貫通、相得益彰。

“板指”其源起,出於實用而始制此物。滿族八旗子弟於弱冠前,照例要到本旗弓房鍛鍊拉弓 由“一個勁兒”(二十市斤拉力)循序漸進為“二十個勁兒” 甚至“三十個勁兒”。拉弓時佩帶扳指,藉以保護手指並可減少手指運動量,故昔年之八旗子弟對此物甚為重視,人手一枚,因而成習。初時因重實用,大小扳指皆選韌澀材質製作。其寬窄肥瘦不一,因人而異,以便套帶。

從“扳指”看看八旗子弟是如何炫富的

“扳指”的寫法,歷來有很多種,比如“扳指”、“板指”、或者“班指”。這造成了很多疑惑。但是實際上,這些都是同音詞,不詳內情者會認為這是外來語音翻譯的時的必然問題。但是實際上,還是“扳指”二字更名副其實。 因為扳指的作用主要就相當於“扳機”。明代將領戚繼光,曾經明確以“機”作為扳指的稱呼。因為扳指的效用,與古代弩機的作用是相似的。二者都是扣弦,積蓄弓體的力量,而後解脫弓(弩)弦,發射箭枝。

從“扳指”看看八旗子弟是如何炫富的

扳指本是輔助習武的扳指,由於滿漢兩族廣大男士的欣羨與效顰,竟使之成為一種極為時髦的佩飾品,上自皇帝與王公大臣,下至滿漢各旗子弟及富商巨賈,雖尊卑不同而皆喜佩戴。 其質地亦由原來的犀角、駝骨發展為象牙、水晶、玉、瓷、翡翠、碧璽等名貴滑潤的原料。 普通旗人佩戴的扳指,以白玉磨製者為最多,然就其質量而言,優者與劣者相較,驟觀之並不相上下,而骨子裡竟判若霄壤。貴族扳指以翡翠質者為上選,其色渾澄不一且花斑各異,滿綠而清澈如水者價值連城,非貴胄而不敢輕易佩帶。以其大小厚薄論,又有文武之分,武扳指多素面,文扳指多於外壁精鑄詩句或花紋。

從“扳指”看看八旗子弟是如何炫富的

普通旗人佩戴的扳指,以白玉磨製者為最多。貴族扳指以翡翠質者為上選,其色渾澄不一且花斑各異,碧綠而清澈如水者價值連城,非貴胄而不敢輕易佩帶。以其大小厚薄論,又有文武之分,武扳指多素面,文扳指多於外壁精鑄詩句或花紋。

從“扳指”看看八旗子弟是如何炫富的

作為從半奴隸制部落起家建立的王朝,有清一代,等級制度極其森嚴扳指兒雖小,卻也受到森嚴等級制約。翡翠、瑪瑙、珊瑚等名貴材料製作的扳指兒非王公貴族,一般人是不能隨意佩戴的。滿族貴族扳指兒以翡翠材料製作者為首選,其色澤澄渾不一,而且花飾斑紋各異,比率而清澈如水者價值連城,非皇室貴胄不敢輕易佩戴。普通人佩戴的扳指兒以象牙、瓷質為多。普通旗人佩戴的扳指兒,以白玉磨製者為最多。這種種分別,在當年是判定等級身份的標誌,在如今則是衡量市場價格和收藏價值的尺度。扳指兒的大小厚薄,依使用者文武身份定奪,武扳指兒多素面,文扳指兒多於外壁精鑄詩句或花紋。

從“扳指”看看八旗子弟是如何炫富的

根據不同的材質,就有不同的扳指兒護養方法。比如象牙扳指一般有槽痕,所以要經常擦拭槽痕中的汙漬,但多用上好的皮毛。象牙製品一般會在五六十年後開裂,所以很少用水來清洗,而是多用胭脂(純天然製作)和酒糟來清洗,不僅有很好的清潔消毒功效,而且還也不會出現水中雜質浸入象牙內形成漬斑的情況。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為象牙扳指兒製作一個紫檀木的內膽,因紫檀木略有淡香且能吸水分,與象牙可以達到互為護養的功效。玉質、翡翠扳指兒的保養基本就和玉鐲的保養差不多,在把玩時用指肚之肉來打磨扳指。

從“扳指”看看八旗子弟是如何炫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