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出臺新政策,服裝行業又迎來一大好消息!

商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從追求流量發展到產品服務至上。

近日,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副司長曹學軍表示,我國將加快制定包括三維人體測量、服裝號型、柔性製造等在內的一系列服裝大規模定製相關標準,推動服裝產業加速向智能製造和服務體驗轉型。

國家出臺新政策,服裝行業又迎來一大好消息!

曹司長還在會上再三強調:大規模定製的前提是服務和質量,標準尤須先行。

這點我們不難看出,從政策方面說明,我們已經工業發展到一定階段,不能像以往粗放式生產,更多是如何轉型,如何以服務和質量來取勝!

工信部將加快推動與大規模定製相關的一系列標準的制定,提高三維人體測量、服裝3D可視化及模擬技術的精準性和實用化,建設消費者與生產企業信息交互平臺、產業鏈協同供應平臺,不斷提高服裝定製的製造和服務能力。

國家出臺新政策,服裝行業又迎來一大好消息!

這些政策的發佈與重視,從另一方面來說給我們服裝企業帶來更多的發展機會與挑戰。

為什麼說是機會與挑戰呢?

從2013年起,服裝行業一直處於低迷狀態,各大企業都出現持續下滑的狀況,面臨著轉型升級,也是大浪淘沙洗牌的階段,所以尋求轉型及搭建互聯網成為企業的必經之路,因此湧現出各種自主品牌和個性化設計,滿足當下個性化追求。

國家出臺新政策,服裝行業又迎來一大好消息!

據《2017 年度中國時尚消費調查報告》顯示,我們消費者越來越願意購買本土時尚品牌,不盲目追求國外牌子。數據顯示,58%的曾在過去一年購買過小眾或者新品牌,而個性化追求驅動下,55%的受訪者也願意體驗服裝定製。

這一趨勢讓本土設計師、本土品牌、服裝定製機會大增,有著更廣闊的空間。從側面來看,倒逼著傳統模式的服裝企業必須改革,轉型,不能一昧停留在過去生產模式和定位,要不然很可能折戟沉沙。

國家出臺新政策,服裝行業又迎來一大好消息!

比如當年的街頭霸王——班尼路,打敗過優衣庫,每一條繁華的街道都有它的身影,可惜如今蹤跡難尋,原因無非是與班尼路仍按照傳統的生產流程,一件衣服從設計到生產出來要幾個月的時間,按季上市,大批量生產,靠量取勝而不是靠質量和服務上。

30年河東,30年河西。

早年風光無限的班尼路、傑克瓊斯、真維斯、特步等等所謂的潮牌,如今成為我們眼中“懷舊”或者是“土”。但他的發展模式都是很相似。

國家出臺新政策,服裝行業又迎來一大好消息!

豎軸是品牌影響力,橫軸是時間。其實大部分品牌都會經歷這個倒U型曲線,從爆發式增長到漸漸沒落。

如今,從政策上指引明確方向,市場趨勢發展要求之下,如果你還停滯不前,不願改變,那就等著out。所以聰明的你應該能看懂一些商業模式,我們博咖小咖就不多說了,需要獨家服裝設計就來找我們吧!

隨著中產階層興起,消費升級勢不可阻擋,到2020年,中國中產及富裕階層家庭數量有望翻一番達到1億,貢獻1.5億美元消費增量,定製服裝作為高端消費將受到歡迎,服裝的需求有增無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