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底是為了孩子的興趣,還是為了父母的臉面?

倒底是為了孩子的興趣,還是為了父母的臉面?

到了這個年紀,大家聚在一起少不了要談孩子。

林子說:

我閨女現在不好好學畫畫了。

當初給她報班的時候,問她喜歡什麼,她說喜歡學畫畫。

剛開始的時候學的可積極了,每到星期六,就說我要去學畫畫,我要去學畫畫兒。

看他喜歡我們做父母的也高興,後來又給他報了很多班,請了不少老師。

可是最近這這段時間,好像對畫畫沒那麼大熱情了。上次居然還逃了課,被他媽打了一頓。

說完長吁短嘆。

樑子說:

都是想望子成龍啊。

咱這輩子是沒有什麼才能和本事了,總希望咱的孩子以後能有點兒本事。

我說:

孩子的天性,他們就是喜歡玩兒。

畫畫也好,跳舞也好,彈琴也好,書法也好,他們覺得好玩就感興趣,他們要是覺得不好玩啦,就會覺得痛苦。

林子說:

為了激勵她我們也想了很多辦法。比如說給他買玩具,帶他去吃大餐,如果成績好的話,再帶她去旅遊。這些方法剛開始還挺管用,可現在越來越不靈了。

我說我給你們講個故事吧:

這個故事說,有一個老人,他獨居在一個房子裡。

有一天,一些調皮的小孩在他的門外玩耍,踢垃圾箱,聲音很吵,弄得他不勝其煩。

於是呢,這個老人就想了個辦法,對這些孩子們說,我特別喜歡你們踢垃圾箱的聲音,你們加油踢哦,每天晚上踢得我高興了,我就給你們一百塊錢。小孩們聽了可高興了,踢的更帶勁了。過了兩天,老人給他們說,今天晚上只能給你們50了,小孩們聽了就有點不高興了。再過兩天,老人說,我不能給你們錢了啊我,我不喜歡這個聲音了,你們只能白踢了。然後這幫小孩聽了之後就非常的憤怒,立馬轉頭就走了,以後再也不來提這個垃圾箱了。老人家得到了寧靜的生活。

當我們用這種功利性的激勵辦法,來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時,慢慢的,這就會變成孩子的一種功利的選擇,最後讓孩子喪失了最初的熱愛和激情。

而發自內心的熱愛和激情,才是驅動孩子學習創造的最重要的內在驅動力。不是有句話說,雞蛋從外打破就是破蛋,從內打破,就是一個生命。

樑子說我也給你們講個故事啊。

有一個母親帶著她的孩子去超市。然後經過超市賣玩具的地方的時候呢,看到了一個搖擺車。那個小孩呢一下子就坐了上去,前搖後襬,躊躇滿志,再也不肯下來了。那個搖擺車呢?不是賣的,然後那孩子哭鬧著非要買回去不行。媽媽給他說了好多好話,又說帶她吃冰激凌,不行,又說給她買巧克力還不行,許下什麼願他總是不聽。僵持了好長時間,這個時候商場的服務員說,我們這裡有一個學過兒童心理學的專家,讓他來試試吧。於是呢,就請來了這個心理專家。這個心理專家呢,問明原委之後,輕輕的走到孩子身邊,低頭在孩子的耳邊說了一句話。那孩子像觸了電一樣,立馬從車裡,滾了下來,牽著母親的手,急急忙忙的走了,事後有人問那個專家對孩子說了什麼。專家笑笑說:“我對那孩子說,你若再不下來,我就把你的腦袋敲碎。”

人天生是有惰性的,如果我們不加以管教,只任憑這孩子的興趣來,那他肯定是願意每天就是打遊戲,吃好吃的,玩兒。有句俗話說,

樹大自直,意思是說孩子孩子不需要嚴格管教。小時候放縱些,長大了自然就好了。可是彎曲的小樹長大是否會直呢?我不知道。

再說了,就我們還談什麼興趣愛好?

林子,你的興趣愛好是什麼?你現在乾的工作是你感興趣的嗎?

就我們成年人來說,大部分的興趣愛好也無非就是吃吃喝喝,看看電視劇。

把生命浪費在美好的事情上,是那些厲害的超強的人,對自己的工作的一種粉飾。我們千萬不能被這句話迷惑啊,去把生命浪費在所謂美好的事情上。人家美好的事情是人家經過刻苦的努力訓練,現在自認為美好的事情,而我們現在所謂的美好的事情,就是一種頹廢的生活的美好的事情。

你有資格把生命浪費在美好的事情上嗎?

為了我們的孩子以後也能把生命浪費在美好的事情上,現在就必須對他嚴格。現在的學習都是對他能力的一種訓練。既然是訓練,肯定有痛苦。如果不能接受痛苦,對什麼都是淺嘗輒止,怎麼知道什麼是美好的事情,怎麼把生命浪費在美好的事情上。到頭了,還是和我們一樣,只能把生命浪費在無聊和枯燥上。

林子說:

樑子,你說的對,我現在就恨我爸爸當年對我沒有嚴格訓練。讓我現在一事無成。

我說:

嚴格是應該的。但一定要注意度和方法,不要適得其反了。

像寶玉不喜歡讀書應試,他爹把他打死也白搭。

大家舉杯一飲而盡,說,吃點吃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