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地領導出席,如何進行排位?很多人不知道!

作者|軍路籤約作者 廣山緣

軍地領導出席,如何進行排位?很多人不知道!

今天跟大家說一個故事。

幾年前,某軍分區趙參謀陪領導到一個縣武裝部參加一個定兵會。為了提前摸清情況,分區領導要求趙參謀提前一天下去看看。很快,小趙驅車來到了縣裡,跟武裝部楊部長提出說先去會場看看。

到了縣賓館,縣武裝部軍事科李參謀和政工科黃幹事正在忙著佈置會場,兩個人聲音很大,好像在爭論著什麼。楊部長見狀,喊了一聲:“你們兩個幹嗎呢?”

“部長,您來了剛好,趕快幫我們拍板定奪吧”,李參謀轉頭看見部長來了,像見了救星似的。

“什麼事情?還有你們兩個都搞不定的,都老參謀了?”楊部長問道。

“也沒什麼大事啦,就是座位牌怎麼擺的問題,明天縣長臨時有事到外地考察了,縣政府辦說派聯繫武裝工作的吳副縣長來開會。我的意見是以分區領導為中,您在左側,副縣長在右側,政委在您的左側,黃幹事卻非要把副縣長擺在分區領導左側,說以前都是這樣的。”楊參謀解釋道。

這時,站立在一旁的黃幹事開口了,他說:“部長,有些事您可能不太清楚,我在部裡呆了五年多了,以前都是這樣做的,前幾任部領導說要尊重地方,讓縣領導坐在左側,如果沒有分區領導來的時候,副縣長就是一直坐中間的,有好幾個縣區也都是這樣做的”。

楊部長剛從作戰部隊交流過來沒多久,對有些情況不是很熟悉,他轉身問趙參謀:“趙參,你在分區機關見多識廣,跟地方打交道多,幫我們指導指導”。

“楊部長謙虛了,不敢指導,那我就談談個人的看法吧!擺座位牌確實是門藝術,難倒了不少參謀幹事,我也是從分區領導那裡學了一兩招。從職級看,您和政委都是正團級,在地方相當於正處級,擺在吳副縣長前面是理所當然的。如果是書記、縣長來,他們分別兼任武裝部黨委第一書記和武委會主任,他們靠前安排這個是合情合理的。但在平時工作中,與武裝部打交道最多的還是聯繫武裝工作的副縣長,剛才黃幹事講的還有好幾個縣區也是每次開會都把副縣長、副區長擺中間,部長政委在兩邊,這個我們在機關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聽說個別客氣一點的副縣長、副區長剛開始還會推辭一下,慢慢坐久了就習慣了。”

正當大家討論的時候,武裝部的蔡政委走了進來。“趙參謀過來指導工作了”,蔡政委一進門就叫了起來。

“哪敢指導工作啊,過來向部長政委學習來了!”說完,趙參謀趕緊和蔡政委握手。“我們正在討論擺座位牌的事呢,您是老政委了,這點小事肯定難不倒您!”

“這個事,以前部裡有個‘慣例’,就是縣裡領導來,特別是聯繫武裝工作的副縣長來,開會都安排他坐中間,為什麼呢?說起來我們也有苦衷啊!按照職級肯定不會這樣安排。但是你想想,我們武裝部的經費來源大部分都是靠地方政府給的,吳副縣長直接聯繫武裝部,在政府又管錢,我們必須和他搞好關係,才能有利於工作的開展。再說了,別看我現在兼任縣委常委,坐在臺上風風光光的,地方幹部見到我還一口一個‘蔡常委’。其實我心裡面明白,哪一天轉業回到地方,不要奢望安排縣委常委了,說不定只能安排個副處調了,跟人家副縣長也沒法比啊!”蔡政委說完,也是一臉的無奈。

“以前我在作戰部隊的時候,宣傳部門組織看過一部紀錄片,講的是1985年部隊整編的事情,當時軍隊和地方為了安置大量的轉業幹部,達成了一個妥協,就是允許壓力大的城市可以降職或者不安排職務,只有保留相應的工資待遇。後來地方就一直延續下來,漸漸成為慣例了。目前,一些地方領導比較重視,軍隊協調較好的地方慢慢恢復平職安排了,但相當一些地方還是降職安排。《軍隊轉業幹部安置暫行辦法》也是十幾年沒有改變了,難以跟上形勢變化,難怪部隊現在流行一句話‘軍轉幹部,少校中校,統統無效!正營副營,統統歸零’,甚至也有一些地方老百姓問過我,聽說你們部隊的軍官轉業到地方都要降職安排,是不是犯什麼錯誤了,有時我都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楊部長聽完蔡政委說完,也不禁感慨了一番。

“部長,政委,現在座位怎麼安排”,李參謀請示兩位領導定奪。

“部長,還是按‘慣例’吧”,蔡政委說完,看看楊部長。

“哎,只能這樣了,該坐哪兒坐哪兒,咱們不爭座位,只爭作為!”楊部長無奈又堅定地說道。

不爭座位,只爭作為,只能這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