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行業“潛規則”:太多的免費服務,讓維修業陷入絕境!

電動車維修行業似乎存在一些潛規則,很多電動車維修店由於競爭激烈,紛紛推出一些免費服務來招攬顧客,讓一些喜歡貪便宜的顧客養成換件才收費,不換件只服務就不應該收費的想法,導致很多維修工整天忙忙碌碌,由於工作髒、累、苦,大多數的維修工都有職業病,累垮身體還賺不到錢。

很多電動車專賣店、維修部為了招攬回頭客,打出很多免費服務項目,譬如“可享受24項終身免費服務”或者“28項免費貼心服務”等等,這一切看似提高了客戶口碑,事實上,很過分!

電動車行業“潛規則”:太多的免費服務,讓維修業陷入絕境!

1、技術免費。接根線,檢測線路,檢測電瓶這些看起來“既簡單又沒成本”的維修項目在顧客眼裡應該免費已經成為理所當然。你說收費吧得罪顧客,不收費又太委屈自己,這些都是考驗技術的地方,我們不就是靠技術吃飯嗎?有時候解決問題看似很簡單,那是因為專業有技術,除了專業修理工誰能做的到?如果技術不收費我們要技術何用。

2、小服務免費。加點黃油、處理剎車不回位、補螺絲、調整鏈條,也許這些技術含量並不算高,也沒什麼成本,但是你們想過沒有,類似這樣的維修項目哪一項不得需要10~20分鐘時間?假如一天有3~5次這樣的項目,那一天就是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白乾活,那一個月呢?一年呢?換個角度來講,如果你的老闆讓你每天多加班一小時,卻不給你任何報酬,你願意做多久?

3、工時免費。尤其更換一些不值錢的小件,有些很容易就換好,但像有些鏽死的、損換的、需要大拆大卸的,既有難度又耗費工時, 比方說你安裝一個螺絲,直接裝上,那就是一條螺絲的價值。但如果你螺絲斷了拆不下來,我們給你取斷頭螺絲那是非常難的,取出來再安一個,那價值就遠不是一條螺絲的價值。

4、上門免費。有些顧客車子壞了,想著讓修理工上門服務,理由是太遠,推不過來。幾乎是哀求的口氣,直到我們沒辦法覺得過意不去答應上門。剛修好車子還千恩萬謝,一聽收費立馬變臉:補胎不是5塊錢嗎,你怎麼比換胎還貴?更有甚者看到沒換件就修好的還會來一句:還要不要錢?其實你們知不知道,我們寧可在店裡賺幾塊錢,也不願意出門去賺幾十塊錢。出一趟門,耽誤多長時間,甚至錯過多少的生意,你考慮過嗎?

電動車行業“潛規則”:太多的免費服務,讓維修業陷入絕境!

如果用戶都把這些“免費”視為一種習慣,這對維修師傅來說,就是噩夢!隨著新國標的出臺,很多地區嚴懲超標車的同時,維修鋪也遭殃,明令禁止,閉店轉行,這讓越來越多靠手藝吃飯的維修師傅,陷入尷尬的境地!有行業人士預測,一年後新國標全面實施,將有40%的修理鋪面臨轉行倒閉的危機,更大一部分修理鋪生意差、不賺錢!

電動車維修市場目前已經飽和,電動車維修已經進入微利行業。而對於現有的維修店,想退出的趕緊退出,留下來的務必加強團結,只有聯合才有出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