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好我們的舞蹈:中國舞

國有佳人,輕盈綠腰舞。華筵九秋暮,飛袂拂雲雨。翩翩起舞,宛若仙子。在詩境中,古代女子飄渺婀娜的舞姿,總是令人神往陶醉。

跳好我们的舞蹈:中国舞

翩翩起舞,宛若仙子的王之譽。

上世紀50年代起,人民藝術家汲取了戲曲、武術等中華文化的傳統元素,並結合了復原的古代舞蹈形象,翻新創作了中國古典舞,使得幾千年的中國傳統舞蹈得到流傳和延續。在新時期,人們又創造了禪舞、敦煌舞等富含中國元素的舞蹈形式,它們與中國古典舞一起被稱為廣義的國風舞蹈。

本期藝術達人王方譽,就是國風舞蹈的傳道受業者。她從小自學成才,對舞蹈無師自通。三年前,她毅然放棄了安穩的工作,一路向北,遍訪名師,潛心專研舞技,感悟舞蹈的更深內涵。她說:“舞蹈不僅僅是一項藝術,它是有歷史責任的,它是一個民族文化的承載。我們就應該跳好中國舞。”

無師自通的天生舞者

王方譽是土生土長的湛江妹,畢業於廣東海洋大學健美操專業。“我從小就喜歡舞蹈,特別喜歡在臺上和觀眾分享快樂的感覺,那是無比幸福的事。”

上學前班的時候,老師發現王方譽特別有舞蹈天賦,三顧家門請求家長讓她參加表演,還是沒能得到有傳統思想的父親的同意。天生喜歡舞蹈的王方譽,只能揹著父親偷偷練舞。

憑藉過人的天賦,王方譽對於舞蹈無師自通。初中時,別的班級找她編舞,她第一次獨自編排的舞蹈就獲得了學校一等獎。

進入大學,多姿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讓王方譽有更多的展現機會,藝術團模特隊、健美操隊都有她活躍的身姿。大三的時候還成為學校健美操隊隊長,帶領隊伍取得亞運會啦啦操湛江賽區亞軍。

在課餘時間,王方譽通過看書、上網看視頻,自學了肚皮舞、爵士舞、古典舞等,不僅掌握了基本功,還融會貫通自己創作編舞。

放棄工作遊學三年

畢業後,王方譽受聘到湛江某健身館擔任舞蹈專場明星教練,日子過得正如父親一直希望的那樣安安穩穩。

2015年某一天,課堂上氣氛活躍,充滿快樂。突然一個想法在王方譽的腦海產生:舞蹈只是能讓別人開心快樂嗎?

“我覺得我給學生的東西還不夠,我始終覺得舞蹈裡面應該還有一些東西。但究竟是什麼,我當時還不明白。我應該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再重新認識舞蹈。”

王方譽毅然辭去工作,背上行囊,離開了從小生長的地方。接下來的三年,她一邊遊學、一邊體驗生活,足跡踏遍中國差不多20個城市。她在各地尋找名師,學習了不同的舞種,包括肚皮舞、爵士舞、韓舞、瑜伽、禪舞、敦煌舞、古典舞等。除此之外,她還參加了佛學、禪學、身心靈學、傳統國學的學習課程。文化的薰陶,使她加深了對舞蹈的理解,特別是奠定了她日後對國風舞蹈的認知基礎。

清空一切從零開始

2017年下半年,王方譽來到中國舞蹈專業最頂尖的學府——北京舞蹈學院進修古典舞。就是在那裡,她確定了未來要走的路。

由於以前學的舞蹈多而雜,為了要更專注於古典舞,王方譽清空了以前所學的一切,從零開始,從基訓、身韻等古典舞的基礎開始學。課程上的訓練時間是4-5個小時,但王方譽每天給自己加功課,有時練到7、8個小時甚至更多,深夜練到十一二點是常事。晚上課室關門了,她就在宿舍練。等到大家都睡覺了,她就一個人在走廊外面練。天寒地凍,陪她一起練舞的只有夜燈和自己的影子。練舞的過程中,拉傷扭傷更是家常便飯。

她這個年齡,對於一個舞者來說,已經是不小的年紀了。這麼折磨自己圖什麼?

“不圖什麼,因為我熱愛它!”

就這樣,每天加時的練功一直堅持了大半年。時至今日,王方譽還保留著每天早晚練功的習慣,每天堅持兩三個小時。“練舞就跟吃飯睡覺一樣,一天不練我身體就難受。”

跳“高山流水”必須心懷高山流水

古典舞有一個境界,就是形神合一,內外一統。這也是王方譽在學習中悟出來的。

有一次,練習的一首曲目叫《高山流水》,在不斷重複練習了許多遍後,王方譽還是沒能進入狀態,整個人都犯焦躁。後來她乾脆不跳了,坐下來閉眼聽曲子,靜下心來感受音樂所表達的內容。“把自己放空後,我想明白了,如果我的內心沒有高山流水,那我怎麼可能跳出“高山流水”呢?觀眾就更不可能看到高山流水了。”

舞蹈不僅僅是簡單的肢體動作,它還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思想內涵。

王方譽舉例道,比如舞蹈《大漠沙煙》,在表演之前,舞者首先要考究歷史,瞭解那個時代的人生活在什麼狀態,他們面對什麼困難和境遇,人物有什麼樣的心理變化,這個故事傳遞了什麼內容和價值觀。舞者要把握舞蹈的內涵,才能精準表達,否則呈現給觀眾的就只有沙漠而已。

沒有內涵的舞蹈,只能是空中樓閣,華而不實,成不了經典,讓人過目就忘。為了充實自己,王方譽愛上了閱讀,《論語》、《道德經》等經典古書以及偉人的著作如《毛澤東思想》等是她翻得最多的書籍。

推廣國風舞及傳統文化

中國古典舞的美,在於沉澱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它採擷了中國戲劇的元素,像劍指、蘭花手等戲曲指法手勢,剛柔並濟,韻味十足。在動作表達上,中國古典舞有別於熱情奔放的西方舞蹈,每一個動作都像行雲流水一般細細淌入人心,連走動的步伐都是圓潤而細緻的。

2018年3月,王方譽回到深愛的家鄉,著手開啟自己的事業,就是與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專注於國風舞蹈的傳播。

“在我的心目中,舞蹈不僅僅是一項藝術,它有靈魂、有歷史責任,它是一個民族文化的承載,能真正打動人心並傳播正能量。而國風舞蹈正是這樣的中國歷史文化的瑰寶。”

在從事國風舞蹈的教學過程中,王方譽還注重傳授國學經典、傳統美德、女德文化等。以一己螢火之光,照亮眼前方寸之土。

和孩子們接觸的時候,她發現有的孩子跟家長關係處理得很僵硬。這時她會這樣對他們說:“古典舞的動作是柔美的,你這樣硬繃繃地推是不是難受?柔一點是不是舒服?這與父母相處是同樣的道理……”

就是這樣點滴的努力,得到一對親子關係的改善,一個家庭的和諧,都讓王方譽充滿了成就感。

“重孝道、講仁愛、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這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值得我們深入挖掘和傳承弘揚。有了這些,家庭就會更加幸福,社會就會更加安定。我就從推廣國風舞蹈做起,一點一滴去影響。”王方譽笑著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