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牙向左鬥魚向右,鬥魚的上市前景值得看好麼?

虎牙在美股受捧,徹底打消了國內市場此前對遊戲直播的看衰聲音,同時也讓更多的投資者把焦點放在了鬥魚的身上。

當下,中概股和資本市場正進入一段甜蜜的熱戀期。3月28日和29日,B站、愛奇藝先後敲響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鐘聲,隨後在5月11日,虎牙直播也正式登陸紐約證券交易所。

這三家講的是完全不同的商業模式和資本故事。B站是國內知名的視頻彈幕網站,主打二次元文化;愛奇藝被稱作中國的Netflix,致力於發展網絡視頻和在線娛樂;虎牙的看家武器是遊戲直播,其前身只是YY的遊戲直播部門,如今成為了國內遊戲直播行業第一股。

但是這三家作為國內新型互聯網公司的代表,不約而同在登陸美股後取得股價大漲的驕人成績。B站的每股發行價為11.5美元,最新收盤價12.84美元,增長了12%;愛奇藝最新收盤價為20.08美元,較之18美元的發行價同樣上漲約12%;虎牙發行價為每股12美元,上市首日上漲34%,最新收盤價更是達到19.04美元,較之發行價上漲了近60%。作為國內遊戲直播第一股,虎牙的上市表現超過了市場原有的預期。

虎牙向左,鬥魚向右

在國內遊戲直播行業,鬥魚和虎牙是最強的兩家公司,因此總是會被拿來做比較。2014年,虎牙直播正式從YY的遊戲直播業務中獨立出來。2017年5月,虎牙獲得平安保險領投,高榕資本、晨興創投等機構跟投的7500萬美元A輪融資;2018年3月,騰訊獨家戰略投資虎牙4.6億美元,成為虎牙第二大股東。騰訊的投資,徹底加速了虎牙 IPO進程。

此後,虎牙的招股書中公佈了騰訊持股情況,約持有34.6%股權,這意味著今年3月份,虎牙的估值約為13.3億美元。要知道,根據虎牙最新收盤價計算,其市值已經達到約39億美元,遠遠高於當時的估值。虎牙的逆襲,估值的大漲,無比清楚的反映出美股投資者對中國遊戲直播平臺的看好。

虎牙向左鬥魚向右,鬥魚的上市前景值得看好麼?

投資者用腳投票,和當初市場的判斷產生了不小的分歧。過去,包括遊戲直播在內的直播行業在經歷野蠻生長後曾遭受市場質疑。一個是商業模式問題,直播平臺如何探索除打賞、廣告之外更多元化的收入模型;另一個則是隨著人口紅利的減弱,如何實現持續性盈利。

根據虎牙IPO招股書顯示,其2016年、2017年的營收分別為7.969億元、21.84億元;運營虧損分別為6.26億元、9486萬元;毛利分別為-2.97億元、2.54億元;歸屬於公司的淨虧損分別為6.25億元、8096萬元。

虎牙的數據反映出,儘管按照年度計算尚處於虧損狀態,但幅度在縮窄,而且遊戲直播市場仍在高速增長。也就是說,市場對遊戲直播的擔憂可能是多慮了。鬥魚的發展情況,則更加印證了這點。

早在2017年,頭部直播平臺鬥魚就率先宣佈公司盈利,成為首個進入盈利狀態的直播平臺。這對眾多以遊戲主導的直播平臺來說實屬獨一無二,在同行堅持通過燒錢模式來積累用戶、增大體量時,鬥魚更早的開始探索多元化的盈利路徑。據瞭解,鬥魚的收入來源包括用戶打賞充值,廣告,遊戲和項目的聯運,商業節目植入和電商等。

反觀剛上市的虎牙,招股書顯示2017年公司94.7%的營收都來自直播,其他商業化尚未得到體現,單一的商業模型對於虎牙來說可能是個巨大隱患。

而虎牙和鬥魚最大的不同在於,如今的鬥魚早已完成遊戲直播到遊戲+泛娛樂直播的轉型,其內容輻射了遊戲、真人秀、遊戲賽事、綜藝、科技、教育、正能量等綜合性的直播內容,因此也極大的拓展了受眾人群和品牌影響力。

騰訊為何給鬥魚估值接近虎牙兩倍

虎牙向左鬥魚向右,鬥魚的上市前景值得看好麼?

事實上,對比鬥魚和虎牙,都繞不開一個關鍵的名字——騰訊。對於虎牙,騰訊是在其即將上市其大手筆投資,助攻其臨門一腳;而對於鬥魚,騰訊的支持可謂是全傾全力。

2016年3月,騰訊聯合紅杉資本中國、南山資本對鬥魚進行高達1億美元的B輪融資;同年8月,鬥魚完成C輪15億人民幣融資,領投方名單中依然有騰訊。今年3月8日,騰訊更是以6.3億美元的大手筆獨家投資鬥魚,彼時業內傳出,騰訊對鬥魚估值在24-25億美元之間。

隨後,鬥魚直播創始人兼CEO陳少傑在朋友圈表示,“新的征程,鬥魚全力配合騰訊深耕遊戲直播領域,做好遊戲與直播的戰略協同。”這意味著,鬥魚與騰訊的深度綁定,其遠高於虎牙的估值也說明了,鬥魚在騰訊心中的份量無疑更為重要一些。

眾所周知,鬥魚和虎牙曾為遊戲直播第一平臺之名進行過激烈爭奪,騰訊為何給鬥魚的估值遠高於虎牙呢?在筆者看來,主要有以下幾大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鬥魚是更符合直播行業趨勢發展的公司。虎牙的產品和商業收入主要來自於遊戲直播的深耕,而鬥魚的定位是遊戲+泛娛樂化。眾所周知,遊戲行業的紅利期逐步消失,不僅是虎牙,就連騰訊、網易這樣的遊戲巨頭都在竭力避免遊戲收入增速的下滑,因此,鬥魚的提前佈局讓其可以領先對手進入遊戲直播的下半場。

第二個原因,從多個權威渠道統計的數據顯示,鬥魚的各項表現比虎牙更為優異。據蘋果AppStore下載榜單顯示,2017年鬥魚直播全年累計下載量約為2560萬,排列行業第一。極光大數據最新發布的直播數據顯示,過去半年,鬥魚直播市場滲透率最高為4.25%,其次是虎牙直播和YY,分別是3.61%和3.33%,同時日活增量數據顯示,鬥魚直播以670.8萬領先,高於虎牙直播的474.6萬。

此外,2018年4月,根據Sensor Tower發佈Q1季度期間中國區吸金量及下載量TOP10的領先App及手遊作品,在整個非手遊類收入榜中,鬥魚是唯一上榜TOP10的遊戲直播類APP。這些直觀的數據對比,也反映出騰訊當初的戰略眼光。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鬥魚已經不僅是一家線上搞直播的公司,在線下娛樂方向也有很成功的運營經驗。最具代表性的當屬鬥魚直播嘉年華,不僅成為湖北互聯網的著名IP,也成為直播娛樂的當紅風向標。

今年4月29日至5月1日,首屆國際武漢鬥魚直播節在武漢江灘舉行。期間三天入園人次累計高達52.18萬,累計全網線上觀看人次約2.3億。鬥魚直播節以“直播+主題樂園”的模式,成功地打穿了線上線下的區隔,帶來了線下的高人氣和高客流,同時也打通了“明星+粉絲+線下商業”的閉環。據不完全統計,鬥魚直播節僅門票收入就達到了約1970萬元,各大展位招商+廣告商贊助高達數千萬,整體收入可能突破5000萬。

虎牙向左鬥魚向右,鬥魚的上市前景值得看好麼?

這是什麼概念?此前尚未有任何一家直播平臺能在線下做到如此體量的直播節,並且取得這麼高的創收。要知道,虎牙在2018年第一季度的的淨利潤大約為3140萬元,可能還沒有鬥魚三天的直播節賺得多。事實上,鬥魚發力“直播+”和線下佈局的戰略遠非一場賺錢的活動可比,但這也實實在在的為整個直播行業如何走出商業化困境的貢獻了創新思路。

寫在最後

通過對比剛上市的虎牙、正在港股排隊上市的鬥魚,我們會發現,這兩家公司作為國內遊戲直播市場的佼佼者,愈來越變的不一樣了。虎牙在美股受捧,也徹底打消了國內市場此前對遊戲直播的看衰聲音,同時也讓更多的投資者把焦點放在了鬥魚的身上。

從當前體量、盈利能力、產業佈局等多維度來看,鬥魚可以說都領先虎牙一個身位,雖然上市地定在了港交所,但其受捧程度恐不亞於美股的虎牙。如果說非要給一個量化的數字,筆者預測其上市後市值可能在45到55億美元之間,達到目前虎牙的兩倍也不是沒有機會。別低估騰訊投資的眼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