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寫篇小說,清末狀元女兒看後,不顧年齡懸殊嫁他,成傳奇姻緣

此人寫篇小說,清末狀元女兒看後,不顧年齡懸殊嫁他,成傳奇姻緣

徐枕亞

該小說一連載完,已經在上海、北京等一些大城市引發轟動,尤其是大量的女性讀者,讀得津津有味。在晚清民國時期,沒有電視、更沒有網絡,閨閣中婦女大都只讀《紅樓夢》、《西廂記》,後來有了報紙,恰好他的這小說是現代色彩的愛情小說,有寫西裝革履,旗袍洋車,偷情私奔之類,反正老瓶裝新酒,但一些城市的閨閣女郎看了之後,寫得十分哀豔動人,情節也曲折多變。

此人寫篇小說,清末狀元女兒看後,不顧年齡懸殊嫁他,成傳奇姻緣

當時,看完徐枕亞《玉梨魂》小說反應最強烈的一個人,便有清朝末代狀元劉春霖的女兒劉沅穎,她寓居北京,在深閨中讀得《玉梨魂》,看了一遍又一遍,深深為小說中的情節所打動。

此人寫篇小說,清末狀元女兒看後,不顧年齡懸殊嫁他,成傳奇姻緣

因為在那個年代,徐枕亞的老家常熟地處上海、蘇州、無錫商業兼享樂城市的三角中心,田園的風光與軟性的文化受到市民階層所歡迎。所謂天地靈秀之氣獨鍾於香閨佳話,所謂賢媛淑女名妓才人美麗溫柔風流倜儻,種種令小市民飯後閒話齒頰留芳的新舊故事,構成鴛鴦蝴蝶派小說形式的框架。

此人寫篇小說,清末狀元女兒看後,不顧年齡懸殊嫁他,成傳奇姻緣

此人寫篇小說,清末狀元女兒看後,不顧年齡懸殊嫁他,成傳奇姻緣

這劉沅穎小姐當時年方年過20,待字閨中。從小喜愛翰墨,自視甚高,及笄之年,一般豪門子弟託媒提親,都不在沅穎的眼裡。

雖然這時劉春霖這個末代狀元已經過時,但中國的傳統崇尚狀元,包括現在也是如此,他寫得一手好書法,就以賣字為生。當時社會上有一個風尚,以得到狀元、榜眼、探花和傳臚的墨寶,組成四屏條,作為一種榮耀。狀元公的書法是四屏條之首,求者紛紛,以至應接不暇,生活倒是相當的寬裕。

此人寫篇小說,清末狀元女兒看後,不顧年齡懸殊嫁他,成傳奇姻緣

民國成立,劉春霖一度作過總統府內史秘書,後來退而家居,絕意仕途,劉春霖自稱“第一人中最後人”,沒有顯赫官位的劉家,早已門前冷落車馬稀,可是劉春霖依然自恃門第,講究個門當戶對,所以,他的女兒就這樣高不就低不配的,一直沒能嫁人。

劉沅穎自從喜歡《玉梨魂》,沒多久,她又讀到了徐枕亞的《悼亡詞》,悽婉動人,典雅流暢,沅穎小姐頓生愛慕之心。她想能夠寫出如此絕妙好辭的作者,一定是位千古少有的風流才子,有朝一日與他共語於一室,互訴衷腸,這一生也就沒有什麼遺憾了。朝思暮想,沅穎終於萌發了與枕亞魚雁傳情的大膽行動。

此人寫篇小說,清末狀元女兒看後,不顧年齡懸殊嫁他,成傳奇姻緣

她由醉心作品而欽慕作者,由與作者通信到懨懨成病。想到要嫁給他還是不可能,便一度得了想思病,這時,劉春霖發覺女兒有些蹊蹺,就問為什麼。劉沅穎遂在枕邊取出《玉梨魂》給父親看。狀元郎從沒讀過這類書本子,只翻了幾頁就拍案叫絕說:“不圖世間還有如此才子!”於是託人替女兒做媒,不久徐枕亞就入贅劉府,只有20多歲的劉沅穎和年齡相差十多歲的他成就一段姻緣。

徐枕亞沒有想到,自己寫個小說得到了狀元公女兒的青睞,真喜得是一蹦三尺高,一時之間,當年京、滬兩地的報紙上以“狀元小姐下嫁記”為題,爭相報道,傳為佳話。

此人寫篇小說,清末狀元女兒看後,不顧年齡懸殊嫁他,成傳奇姻緣

徐枕亞做了狀元公的女婿後,伉儷情深,紅袖添香,創作情思噴湧不絕,既創辦清華書局,又編《小說叢報》,還用同一題材,寫成《玉梨魂》的續本《雪鴻淚史》,銷路竟然不亞於前書。但好景不長,徐枕亞的母親是個古板兇暴的封建女人,經常虐待狀元女兒劉氏,再加上徐枕亞又常年在上海工作,家中婆媳關係無法調和,劉氏不久就鬱郁病死。

此人寫篇小說,清末狀元女兒看後,不顧年齡懸殊嫁他,成傳奇姻緣

從此,徐枕亞借酒澆愁,不再有寫作興趣了。1934年,上海民興舞臺排演《玉梨魂》,徐枕亞觀後作了《情天劫後詩六首》,含淚咽悲,至為情深:“不是著書空造孽,誤人誤己自疑猜,忽然再見如花影,淚眼雙枯不敢開。我生常戴奈何天,死別悠悠已四年,畢竟殉情渾說謊,只今無以慰重泉。今朝都到眼前來,不會泉臺會舞臺。人世淒涼猶有我,可憐玉骨早成灰!一番慘劇又開場,痛憶當年合斷腸,如聽馬嵬坡下鬼,一聲聲罵李三郎。電光一瞥可憐春,霧鬢風鬟幻似真,仔細認來猶彷彿,不知身是劇中人。舊境當前若可尋,層層節節痛餘心,夢圓一幕能如願,我愧偷生直到今。”

1937年11月,日本鬼子攻佔常熟後,徐枕亞抱病逃難至常熟楊園鄉下,當年病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