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對一些人越好這個人越過份?

奧力芙

婦專委特邀心理問答專家志願者

吳穎:

對某些人太好,這些人就不懂得珍惜了,反而覺得你是應該的,所以越來越過份。說俗點就是得寸進尺。分析這些人,他們有幾個共性。

性格自私。

這些人天生是自私的,總是讓別人圍著她轉,她讓你怎樣就怎樣,不依著就不高興發脾氣。有著大小姐的脾氣。順著她怎樣都好,不順就不依不饒,甚至和你鬧彆扭傷和氣。

過分依賴。

這種人由於你對他太好了,習慣成自然,有問題,有困難,不自覺的就會想到你,形成條件反射了。你天生就是為他解決問題來的,他有問題就是你的。久而久之形成依賴症,離不開你了。

思想懶惰。

再有就是這種人依賴慣了,遇事自己就不動腦子,有事就找人幫忙,有困難就找救兵,別人幫忙想辦法,出主意解決,自己就懶了想不出主意,也不去想辦法了。思想懶惰,沒有自信,遇事沒有主意,沒主見。

不懂感恩。

這種人只會索取不會感恩。如果這種人會感恩,在別人幫她第一次時,就要想辦法報答,對人有一種歉疚感,心存感激,就不會再讓人為自己做更多。而這種人不是,她不懂得感恩, 建議:對這種人我們不要慣著,做事要有分寸,把握好度。這種人幫她太多反而是害她。幫這種人的時候要三思,適可而止,不要把自己陷得太深,否則不好全身而退。如果有一次你拒絕幫助她,要不傷和氣,要不傷元氣。遇到這種人就要當斷則斷,不要總慣著她,反而是害了她。 再有就是告訴她,你幫她是情分,或是責任。要讓他懂得感激,懂得感恩,懂得珍惜。


心理衛生協會婦專委



古人云:鬥米養一個恩人、擔米養一個仇人、意思就是:人不能對他太好了,要懂得把握好分寸與尺度?做人做事都不能太過,就是不能偏左,也不能偏右的意思,要保持好中心距離,才能使自己處境不會處在尷尬之中。俗話說:得寸進尺、讓他進了大門,他還想進你房間?人往往都是比較依賴心強的動物,你對他太好了,長的日子久了天,他心裡就會認為你是喜歡,或者願意怎麼樣做的,好像你是應該一樣的。根本心裡就不懂感恩!人的天生自然本質,骨子裡面就是自私自利的?人的貪婪慾望心,是永遠無法滿足得了的時候,所以說:你要懂得讓他知道,我對你好是看在做人的禮儀情分上,並不是我下濺,心甘情願就要為你犧牲付出,要讓他明白做人的道理!要讓他做人要懂得感恩,懂得珍惜的人,才配擁有。




因為人對他太好了,會讓他對你養成一種依賴懶惰的不良習慣,他會認為你對他好,是理所應當應該樣。反而心裡上不會有半點感激之情,俗話說:救急不救窮,因為你天天幫他,會讓他養成一種依賴懶惰習慣,反而還會害了他,所以說:人不能對他太好了,幫人要做到恰到好處,也不會把自己陷進去了,在人家最需要的時候幫了人家的忙,人家還會心存感激之恩!會把你一輩子銘記在心。古人云:好人難中出,因為人在窮困潦倒落魄的時候,你救了他或者幫了他,他會一輩子紀在心裡,不會忘記你,你平時對人家好,或者人家不缺這個東西的時候?你便要送給人家,人家心裡根本不會在意,不會把他往心裡記,做人要知道適可而止,才不會把自己弄得尷尬。


運氣大哥

不同的家庭,走出的人不同。

有些人,打小就是在以自己為中心,以自私為半徑繪製的家庭環境中長大。在他們的字典裡,從沒有“感恩”二字,別人對他們的好只需理所應當地享受,卻不會去思考別人為什麼會對他們好,這種好會持續多久,自己是否該以實際行動對別人的好做出適當的回應。

都說,毛病是慣出來的。時間久了,這些人會產生一種想法,就是自己對對方而言是挺重要的,所以就會恃寵而驕,打心底對對方的要求也會提高,所以會讓對方感到越來越過分。

當有那麼一天,那些對他們好的人,因為付出得不到回報徹底失望,選擇不再付出或者用他們對待自己的方式回敬他們時,他們就會覺得受不了,會變得惡毒,指責曾經對他們好的人,還覺得自己特別委屈,好像受傷害的是自己,卻不知道反思自己,換位思考,想想對方內心有多麼寒冷。

遇到這類自私不懂感恩的人,不要對他們太好,否則,付出的是自己,最後傷心的還是自己。


1Miss2miss

習慣成自然,你對他好,他已經習慣了,你對他越來越好,他會覺得是理所應當,本來就應該如此,你本來就應該對他好,一旦哪一次不如他的意,他就會很過分的對你說,你哪裡做的不好,或者哪裡做錯了。

這類人不懂得感恩,不明白你對他好是道義,你不必對他好是本分。結果到了這類人眼裡,你幫他倒成了本分,不幫他顯得你沒有道義。

細數這類人的一些壞習慣。

1:依賴性強。

不管什麼事情,都喜歡依賴別人來完成,哪怕是自己的辦公桌的衛生,哪怕是倒一杯水,都喜歡依賴別人來完成,已經養成了一種習慣,只要能找人幫忙的,就絕對不會自己去動手做。


2:理所當然。

所有人對他的幫助,他都絕對理所當然,覺得本就應該如此,從未想過,別人憑什麼一定要幫忙?為什麼自己不能去做?比如打午餐,別人天天幫他打午餐,結果他就覺得理所應當,樂得享受,一旦哪一天,對方不幫他打午餐,他會認為對方做錯了,反而會朝對方發脾氣。

3:不懂感恩。

既然前面說了他覺得理所當然,又何來感恩?這類人不管別人如何去幫助他,如何對他好,他都不會記在心裡面,過後就忘記了,又怎麼會去感謝你,又怎麼可能有感恩的心?不懂的感恩是這類人的通病。

4:以怨報德。

這類人常常以怨報德,翻臉比翻書還快,剛才還叫你幫忙的他,笑臉相對,一旦做完了事請,他立馬就換了一副嘴臉,甚至還雞蛋裡面挑骨頭,說你怎麼沒有把事情辦好?應該怎樣怎樣的去做,而不是應付了事。

5:錨定效應。

通常來講,人們在作決策時,思維往往會被得到的第一信息所左右,就像沉入海底的錨一樣,把你的思維固定在某處。而用一個限定性的詞語或規定作行為導向,達成行為效果的心理效應,被稱為“沉錨效應”。他在處理一些事情的時候,會將你之前幫他做的事情作為比較,只能夠越來越好,而不能夠不如從前。甚至與你爭執的時候會說,你當初不是這樣的,你當初都怎樣怎樣做的。

對一個人好,是看中對方的人品,才會對他好,如果對方是屬於這類人,那麼你即便想要幫他,都要告訴他,這一次是我在幫你,下一次我可不一定會幫,你要讓對方知道,你是在幫他,你沒有義務去幫他,要讓他明白,沒有人欠他的,必須要去幫他。


盧家芊尋

人常說,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可有的人,你越對他們好,他們越會變本加厲,不知道感恩,還把你的付出看成理所應當,真心是可以付出的,但也要看對人,不要讓人把自己當成傻子了,還在為別人著想。



麗姐92091276

因為有些人,就喜歡得寸進尺,你退一步他覺得你弱,就更要欺負你,已顯示自己多厲害。




多數人會得饒人處且饒人,但有些人就得寸進尺一點小事都不放開,你態度越好,人家越登皮子上臉,所以面對人,不要膽怯,不要害怕,無法對得起所有人,那就對得起自己,問心無愧就好。


走過的大林

對一個人三分笑瞼,他就能開染房。

對一個人十分好處,他就得寸進尺。

這是人的貪婪和慾望促使下的潛意識在作祟。你起初對我好,那是別有用心。你經常對我好,那是有求於我。你永遠對我好,那在他的心裡,就會變成應該。

這種反常的心裡,就是心裡使然。

有則故事,正好揭露了這種現象。以前,有個員外,在門口看到一個乞丐,飢餓難耐的樣子,便動了惻隱之心。從此,員外每天給乞丐十貫錢,風雨無阻,從未間斷。可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一天員外的各路生意破產,連住房都被人抵債。員外在搬出家門時,望了眼很不耐煩的乞丐,就出了門。誰想,此刻身後傳來了乞丐發怒的聲音:“你把給我的十貫錢拿來再走!”員外聞言一愣,繼而搖搖頭,拋給乞丐身上僅剩的十貫錢,嘆息著離去……

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到,人對一個人太好了,久而久之,你所做的一切,他會覺得,那是你應該做的,因為那是習慣成自然……


寫作情緣

這個問題在這個世界上普遍存在,所以說好人難當。有些人不懂珍惜,自視甚高。別人一對他好,他不認為是別人的善良,反而認為自己了不起,所以別人才那麼對我。他不斷地試探你的底線,得寸進尺,根本就不把你當回事!說到底,這跟人品有關,還有就 是他沒那麼的喜歡你,他只喜歡他自己。並不懂你的好。

而有些人是“投之以桃,報之以李”。這樣的人也是付出型的一類人。或者是也是喜歡你的人。


自由飛翔888

對人好也要有限度,不能無底線,沒有底線的對人好,傷害的只是自己,一百次的好,只要有一次不好那你所有的好都沒了!所謂的鬥米養恩,升米養仇就是這樣!所以才有那句話“我只對生我的和我生的人好”,其實對人好我個人覺得是相對的!不能只是單方面的付出,時間久了付出的也會累!


流年如夢72

【主要有兩個方面】

1、對方人品不行。理論上來說,人都有一顆感恩之心,可是有些人或許是天生的教育不好,或是自身素質低,無論你怎麼幫助他,無論你怎麼對他付出,他要麼天生麻木感覺這也沒啥,要麼覺得理所當然,得了便宜還賣乖,把別人的好心當成驢肝肺。

對於這種人,我們要提高自己的分辨力,離他越遠越好,每個人的時間都很有限,也很寶貴。我們要把時間花在對的人身上,果斷放棄不合適的人,不要傻傻的吃力不討好。



2、我們對別人好的方法不對,或者說沒有滿足別人的需求。我們經常聽說這樣一個段子:女人想要一個蘋果,男人卻給了她一車梨,女人便覺得對他不好,男人也很委屈,我都把我的所有都給了女人啊,其實,人家女人要的只是一個蘋果啊。你的好就是牛頭不對馬嘴。

所以說,我們對人好,也要注意方式和方法,我們認為好的東西,對方不一定感覺好,不要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在別人身上。需要找到對方的需求,對症下藥,用對方認可的方式去滿足她,才會產生好的效果。

最後,祝每位朋友都能夠遇到對的人,自己的付出都能夠最大程度的被認可被肯定,對的人一起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