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安史之亂,大唐為何還能喘氣一百五十年?

李唐皇朝統治中國將近三百年,期間有過兩次慘淡收場的局面,稍有不適,可能就會退出歷史舞臺。


一是武則天篡唐立周,二是安史之亂。

但是,李唐都挺過來了,尤其是安史之亂,要知道,古代皇朝但凡遇到大規模起義,基本上會玩完,可李唐愣是活蹦亂跳了一百五十年,不得不說是個奇蹟。。

為什麼呢?

原因有以下幾點!

歷經安史之亂,大唐為何還能喘氣一百五十年?

一是李唐的正統性並未斷絕。

從根本意義上講,安史之亂是統治階級的內部矛盾,就連他們的口號,都是正大光明的‘清君側’。

所以唐玄宗在馬嵬坡棄車保帥,接著他果斷把皇位禪讓給兒子,當起了太上皇,從而堵住了悠悠眾口,延續了李唐皇室的正統性。

歷經安史之亂,大唐為何還能喘氣一百五十年?

二是接連出現了幾位比較有作為的皇帝。

基於李唐依舊掌握話語權,統治力度雖有下降,但在之後的一段時間內,名義上還是天下共主,各節度使,明面上必須得聽李家的調遣。

既然如此,如果出現一個牛逼哄哄的皇帝,再一次大權在握,不是沒有可能,比如西漢末年,位面之子劉秀,就很會秀。

可惜的是,唐玄宗後面的皇帝,守成有餘開拓不足,儘管幹出了元和中興、會昌中興、大中之治的,但只能吊著李唐的一口氣。

歷經安史之亂,大唐為何還能喘氣一百五十年?

三是經濟基礎未被大肆破壞。

安史之亂前期操作猛如虎,一年不到就跑到華清池洗澡澡,不過這已經是他的人生巔峰了。

但就算這樣,叛軍實際控制的地盤,也非常有限,僅是河南、陝西而已,更何況這些地盤上還有好多頑固分子,例如譭譽參半的張巡死守睢陽。

華北平原及長江以南,基本維持原樣,又未遭逢明朝末年那樣的氣候,因此李唐的對手只有民心向背的安祿山史思明。

歷經安史之亂,大唐為何還能喘氣一百五十年?

四是亂世出強將,敵方亂成粥。

但凡亂世到來,最不缺的就是會打戰的將軍,總會在某個特定時刻,湧現出一顆耀眼的將星,關鍵在於這顆將星,花落誰家。

李唐很幸運,橫空出世的郭子儀,是個忠臣。

有了郭子儀等人的率兵抵抗,本就不團結的叛軍集團,分贓不均又不願當出頭鳥,等待他們的結局只剩下自相殘殺,再被逐一消滅。

歷經安史之亂,大唐為何還能喘氣一百五十年?

安史之亂折騰八年後,終於偃旗息鼓。而打敗他們的,主要是李唐的直屬軍隊,這支軍隊後來被牢牢掌控,很大程度上,讓越漸勢大的藩鎮節度使,不敢隨意造次。

雙方都在等。

李唐在等一個英明偉大的君主,節度使在等皇帝早死奸臣當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