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磚工匠”崔兆舉:小瓷片貼出金牌“零”突破

瓷磚貼面看似是一件尋常的事,但就是這麼一件尋常的事在崔兆舉的手中成了令人驚歎的“絕活”。

因為這項絕活,他19歲奪得世界技能大賽的金牌,20歲獲得第22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履歷熠熠生輝,這位20歲出頭的小夥子卻很靦腆:“還是想多學一些理論知識充實自己,我知道我要走的路還很長。”

“贴砖工匠”崔兆举:小瓷片贴出金牌“零”突破

崔兆舉在訓練。圖片由本人提供

心無旁騖,因為對專業愛得深沉

“訓練的時候,我可能因為思考一個問題很多天都不說話,朋友們都說我變冷漠了很多。”在談及自己訓練時的狀態,崔兆舉這樣描述自己。崔兆舉說,自己訓練時從來沒有想過別的什麼,只專注於手下的這一塊瓷磚上,永遠在想下一步如何做得更好。

然而在瓷磚貼面這項技藝裡,崔兆舉坦言,自己並不是一個有天賦的人,學院集訓隊選拔時差點落選,後來多次考核成績不理想,每一次的訓練都要花比別人更多的時間才能取得一點點的進步。

一次,在跟隨老師比賽的休息間隙,師徒二人坐在操場上,他的老師高豔濤突然自言自語道:“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希望能征服全世界。”這樣不經意的一句話卻被崔兆舉印在了心裡。他看到了老師眼中的遺憾,也是在那一刻,崔兆舉明白,自己該做一些改變了,他把目標鎖定在了2017年舉行的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

“贴砖工匠”崔兆举:小瓷片贴出金牌“零”突破

崔兆舉在大賽中。圖片由本人提供

世界技能大賽被譽為技能界的“奧林匹克”,每兩年舉行一次,是目前全世界規模最大、水平最高、影響力最廣的職業技能競賽。但是大賽有二十二歲以下才能參加的規則限制,崔兆舉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也許就只有這一次。

用全力以赴和孤注一擲來形容他的訓練狀態一點都不為過。為了掌握膠泥在不同溫度下的性能,崔兆舉經常在室外進行訓練,胳膊上的皮膚每天一個顏色。高強度的訓練下,他的衣服溼了幹,幹了又溼。為了能在國賽上取得好成績,他每天比隊友多訓練2到3個小時,夏天中午從來沒有休息過,累了就躺在自己貼好的地磚上休息一會。

膝蓋磨出繭,腰肌發了炎,但他從沒有想過放棄,技能的學習和訓練註定是一條枯燥、艱辛和寂寞的道路。他說,既然選擇了,就要堅定地走下去!

大膽從容,源於經驗的紮實積累

對於比賽,崔兆舉比誰都期待。“老師們說,最好能拿到一塊獎牌,我開玩笑,也許就是一塊金牌呢。”崔兆舉笑著說。不過也沒錯,他的確沒有讓所有人失望。

2017年10月19日(當地時間),阿聯酋阿布扎比,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落下帷幕。年僅19歲的崔兆舉在這個被譽為“技能界的奧林匹克”的大賽上技壓群雄、摘得桂冠,這是中國軍團在這一項目中的世賽首金,也是崔兆舉對於自己兩年付出最好的回報。

“贴砖工匠”崔兆举:小瓷片贴出金牌“零”突破

崔兆舉在大賽中。圖片由本人提供

回憶起當時的場景,崔兆舉表示自己的心情其實像坐過山車一樣,“因為現場也出現了非常多的問題”。

剛到達阿布扎比就看到了比賽用牆和平時訓練用牆的不同。平時訓練中,崔兆舉都是使用磚砌牆面,但是真正的比賽場上卻是要使用泡沫板搭建的牆面。這樣一換,牆面整體輕了很多,也更加不穩定,這給崔兆舉他們的貼面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接下來又要面對電鋸被禁用的困境,不得已,崔兆舉只能用手鋸,比賽時對切割精度要求很高,時不時會碰到像小拇指指甲蓋這麼大小的瓷磚需要切割,這也使得他的進度相比較練習時慢了一些。好在崔兆舉在第二天及時調整好了,第三天、第四天發揮得很好。

崔兆舉最清楚,自己之所以能奪冠,並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日復一日的訓練磨練出來的“半毫米誤差”技能才是關鍵。

崔兆舉總結,技能訓練並不是簡單的反覆過程,要善於思考和總結才能提高。每一次訓練前,他都會對整個作品的施工工序進行設計,計劃每一道工序的施工方法和時間,確定質量目標。在訓練結束後,將實際施工的時間、質量與施工前規劃的目標進行仔細的對比,對於與規劃目標有差距的工序,結合建築施工質量分析中的“人、機、料、法、環”等幾個因素進行分析,查找原因,並找出解決辦法,同時在下一次的訓練中進行改進。

正是這種精益求精、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使得崔兆舉每一次訓練後都能取得進步和收穫,在提升技術的同時,也積累了解決問題的經驗。源於平時的紮實積累,在世界技能領域的頂級賽場上,崔兆舉憑藉其高超的技能水平、過硬的心理素質克服了種種困難,經過累計22個小時的漫長賽程,以近乎完美的表現令世界各國裁判為之折服。

金牌,是一個新的開始

崔兆舉最近看到一個卡通人物,就想著用自己的技能把它做出來。“當我在貼、切、鑲嵌的時候,我感到我全身心都投入進去了。”崔兆舉這樣描述自己的製作過程,當看到自己的作品如此完美與漂亮時,那種成就感,讓他真正地感受到了這門專業的魅力所在,也讓他發現自己更加熱愛這項工作,更迫切地想要提升自己。

“贴砖工匠”崔兆举:小瓷片贴出金牌“零”突破

崔兆舉用瓷片做的卡通人物(左),崔兆舉正在訓練(右)。圖片由本人提供

從阿布扎比凱旋迴國後,崔兆舉迅速投入到學校的理論技術學習中,繼續刻苦鑽研,拓展自己的專業能力,努力以優異的成績完成學業。課業學習之餘,他積極總結賽訓經驗,為後續的技能人才培養、生產工藝改進和賽訓手段優化儲備了寶貴的技術資源。

崔兆舉說:“金牌的獲得,只是給比賽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但我的職業生涯,才剛剛開始。”這枚金牌,對於國家來說,是一個“零”的突破。而這段經歷對於崔兆舉個人來說,是一個新徵程的開始。

世賽短短几天的經歷,讓這個青年人見識了世界先進國家的技術水平,讓他深知自己距離“大國工匠”的要求還差得很遠,成績已經成為過去,未來的路還有很長。崔兆舉知道,只有謙虛謹慎,認真學習,才能繼續前行,創造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實現報效祖國的夢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