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夏日美食,讓外地人嘲笑

說起上海這幾個禮拜的氣溫,三個字!熱 炸 了!!在這悶熱的天氣裡,吃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天氣一熱,拿著零錢包、門禁卡兜兜轉轉的小夥伴們心裡直犯嘀咕:午餐吃什麼呢?米粉店太擠,澆頭飯太熱。就在這時,懂吃的人站出來揮一揮小旗——走,吃冷麵去!

果不其然,現在去街頭看看,無論是海派小吃店還是日韓料理店,冷麵都成了夏日主打。一碗清爽麵條下肚,暑氣全消,爽心爽肺。一看冷麵店師傅揮胳膊忙碌的情景,你不得不承認:還非得趕這趟時髦了。

1、萬壽齋

上海夏日美食,讓外地人嘲笑

萬壽齋是虹口有名的小吃店,做的上海點心都非常地道,深得人心。小籠包皮薄湯多,口味鮮甜;三鮮餛飩用料實在,肉餡有嚼頭。夏天一來,冷麵行情就看漲了,來吃冷麵加小籠的人多得數不勝數。每到飯店打包的人也愈發多,麵筋澆頭和辣肉澆頭各一大勺,花生醬放也比較多,拌的時候加點辣油,每根麵條上都沾著香醇和可口的醬料,讓人慾罷不能。

2、胖阿姨正宗朝鮮冷麵

上海夏日美食,讓外地人嘲笑

這是一家門面很小性價比卻很高的朝鮮美食小店,石鍋拌飯的價錢一般都在20元以內。既然名字叫朝鮮冷麵,一定要嚐嚐這裡特色招牌朝鮮冷麵,滿滿一大碗,湯底冰涼酸甜很開胃,麵條爽滑Q彈,搭配滷蛋、方肉、黃瓜和辣白菜,炎炎夏日來一碗朝鮮冷麵不僅能餵飽肚子,還能解暑降溫。

3、四如春食府

上海夏日美食,讓外地人嘲笑

最早的上海冷麵,因使用冷水沖涼,衛生不合標準被禁售三年。後來,四如春點心店首創將滾熱的麵條拌上少許食油,用風扇吹冷的方法。這樣加快了麵條的冷卻,並使麵條表面微微收幹,吃起來松落落、韌結結的口感,比原先更獲好評。這用風扇吹涼的方式也沿用至今,一到夏天上海的點心店紛紛闢出專賣冷麵的窗口。

食客們隔著玻璃觀賞師傅用一個綁著竹筷的加長柄調羹,篤悠悠往冷麵上加各種調料。有溫水化開的花生、芝麻醬,有兌過的醬油、米醋、辣油和麻油。師傅的勺子在一個個調料盆上熟練地翻飛,這噴香的花生麻醬偏偏是師傅最不肯多放的一種。

4、紋兵衛(宋園店)

上海夏日美食,讓外地人嘲笑

上海最正宗最好吃的蕎麥麵,麵條勁道爽口,蘸醬後更有一番風味。二樓別有洞天,鋪了榻榻米,小藤椅帶旋轉的,好高級!有搭配各種小食的冷蕎麥麵,也有澆頭豐富的湯蕎麥麵。他家的蕎麥麵都是手打的,非常有韌性。炎炎夏日,坐在榻榻米上一口一口吃著涼爽的蕎麥麵真是冰涼透心。

5、王家沙

上海夏日美食,讓外地人嘲笑

前面說起的小吃店算是遠近聞名,但是在老上海的眼中,上海小吃中老字號口味一直比較正宗的,王家沙可以算是其中之一。歷經時代變遷,從1945年至今已經走過了近64年,在口味上一直保持著上海傳統特色,爺爺奶奶這輩的老上海每到過節或清閒時都會去嘗一嘗這裡的上海特色小吃。

位於南京西路的這家算是王家沙的總店,店內的環境明亮,衛生狀況良好。整個店就像一條小型的美食街,小籠、炒菜、點心、湯類等分門別類的在兩邊的各個櫥窗內,可以先逛一圈想好決定想吃什麼再去櫃檯處購買。而當季的主打冷麵更是在門口最顯眼的位置。

6、大富貴

上海夏日美食,讓外地人嘲笑

大富貴的生意是一年四季都在排隊,到了夏天就成了冷麵、冷餛飩的天下,老吃客經常點份三絲冷麵再來個赤豆羹。

7、花丸烏冬麵

上海夏日美食,讓外地人嘲笑

店面不大,一邊是錯落有致的大大小小十幾張桌子,另一邊是供客人自助選食的櫃檯。自助式的用餐方法在麵店裡倒是不多見的。

一路走到櫃檯底,有各色天婦羅、章魚丸、布丁、飲料、關東煮和近十種烏冬麵可供選擇。主打烏冬麵,面雪白通透,湯水清澈無油,加一點七味粉和白芝麻,看上去“山青水綠”,胃口大開。這碗麵還配著兩個丸子,無論長相還是吃口都與獅子頭很相似 但清淡許多。

8、78拉麵

上海夏日美食,讓外地人嘲笑

拌有芥末的冷麵不是人人都喜愛的,可對於喜歡芥末的人來說,“78拉麵”店裡的這款“翡翠冷麵”,著實是夏日裡的一道大餐。

七彩斑斕的日式冷麵,不僅在視覺上取勝,而且在口感味覺上更與普通的冷麵不同。“翡翠冷麵”,顧名思義,是一種綠色的冷麵。這面,是用菠菜打成汁和麵粉混合製成。

吃的時候,旁邊有一小碟醬料,看顏色以為是花生醬,理所當然地倒入盆中,稍加攪拌,迫不及待夾起一簇麵條入口,直到一股刺激直衝鼻頭才恍然大悟,是芥末。

面非常有嚼勁,夾在空中一不小心滑了筷,麵條梢顫上幾顫,湯汁飛舞,而後再落回盤中;嚼在嘴裡則是勁道很足,花生醬伴著芥末醬從舌頭滑過,細膩滑爽,冰涼舒潤。

9、盛賀美

上海夏日美食,讓外地人嘲笑

這是一家日式傳統風味的拉麵店。烏冬麵是這家的特色,不但麵條口感順滑,湯汁還很香濃。店比較擁擠,桌位也小。麵條的量少了點,胃口大點的男生肯定吃不飽,而且價格還有點小貴。

在盛賀美,烏冬冷麵的面,是廚房當場軋出來的,細細看,面的兩頭還有淺淺的溝紋。雪白的麵條頭頂深綠色海苔絲,團睡在黃色的微型“竹涼蓆”上,最後被硃紅的漆盒盛放,漂亮得有點不忍動筷。一起呈現的還有一罐冷麵汁、蔥花薑末和一個高高的碗。一開始竟有些無所適從,不知從哪下手。如果耍記小聰明,把調味汁倒在漆盒竹簾上往面裡拌,那可就闖禍啦。原來下面的漆盒是中空的,只派晾麵條的用場。

正確的吃法,用筷子夾起一箸麵條,放在冷麵汁裡,浸泡大約半分鐘,然後用嘴巴用力一啜,連汁帶面統統送進口。

這汁,據說是由日本豉油、母墨魚湯、味噌等調和而成,麵條中夾雜的海苔浸汁後味道格外鮮美,有畫龍點睛的作用。當然,如果你覺得味道不夠勁,可以加點芥辣粉,舌苔馬上就會體驗到冰火兩重天的突變。

10、權金城

上海夏日美食,讓外地人嘲笑

在冰鎮的甜酸冷湯中,擺著一團細細的面,上面還臥有白煮蛋、兩片水梨和蘿蔔。這裡的韓國冷麵吃起來冰冰涼涼的,再配上梨肉、牛肉和酸酸甜甜的湯水,很是爽口。

聽店裡的大廚介紹,製作正宗的韓國冷麵時,先要把用蕎麥麵做的麵條煮5分鐘後撈到涼開水裡,瀝淨水後盛到碗裡,再加入事先備好的梨片、黃瓜片、牛羊肉片以及半個雞蛋,之後加入冰鎮的冷麵湯。加入冷麵湯後再放點芥末、醋就可以吃了。這時的冷麵不僅色彩豔麗、賞心悅目、柔軟韌道,而且涼爽光滑、香辣開胃。

食用時,先在碗內放少量涼湯與適量麵條,再放入佐料,最後再次澆湯。麵條細質韌,湯汁涼爽,酸辣適口,十分美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