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古代冷兵器,百兵之祖——棍!

中國古代兵器在祖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積累下一部璀璨耀目的史冊。古代將士為國征戰、為民捐軀的英勇壯舉,被後人世代傳頌。而將士們使用的各類兵器卻伴隨著歲月的流逝,漸漸銷熔、埋沒,我們重新翻開歷史的篇章,回顧古代的冷兵器歷史,今天講的是很實用的武器百兵之祖——棍!

走近古代冷兵器,百兵之祖——棍!

棍的歷史悠久,是原始社會主要生產工具之一,也是最早用於戰爭中的武器之一。棍是一種直而長的打擊兵器,最早被叫做“殳”(古時的殳有稜無刃),又稱"棒"、"杵"、"輪"等。

走近古代冷兵器,百兵之祖——棍!

早期的棍多以棗木製成,長約一丈二尺,兩端以銅、鐵箍著。頭頂端有圓筒形、多稜尖角形等。棍也是人類最早使用的防衛器具,被列為五兵之一。棍的各部位包括:棍梢、棍把、棍身。棍身又分為梢段、中段、把段。棍的長度以棍的練習形式不同而異。棍法以威猛快速為上,多有旋掃及舞花動作,打擊空間比較大,所以人們常說“棍打一大片”。著名的棍法有:俞大猷棍法,還有少林棍、青田棍等。

走近古代冷兵器,百兵之祖——棍!

棍術的基本技法:

1.棍打一片;2.梢把兼用;3.握法靈便;4.長短兼施。

通過棍術的練習,不僅可以提高練習者手、眼、身法、步的協調配合,提高力量、速度、耐力等身體素質,而且還可培養勇敢頑強的精神。

走近古代冷兵器,百兵之祖——棍!

棍的種類特別多,僅《武經》記載即有鉤棒、抓子棒、狼牙棒、杵棒、杆棒、大棒、夾鏈棒七種。而從形制上又可分為,長棍、齊眉棍、三節棍、梢子棍等;從質地上分,有木棍、鐵棍、銅棍等,以木棍最常見。我國古代棍術流派甚多,到明代時已有少林棍、紫微棍、張家棍、青田棍、趙太祖騰蛇棍、賀屠鉤杆、牛家棒、孫家棒、巴子棍、俞大猷棍法等十幾種著名棍法。

我國北方多稱棍為“棒”或“白棒”方則稱“棍”,而古代多稱棍為“梃”,名稱雖然不同,其實為一物。棍為無刃和兵器,素有“百兵之祖”之稱。

走近古代冷兵器,百兵之祖——棍!

特殊的幾種棍:

1、二節棍:

傳說宋太祖趙匡胤所創。原稱大盤龍棍和小盤龍棍,但當時的大盤龍棍一端較短,一端較長,後來演變成現在的樣子,即全長約三尺,棍身每節約一尺,與普通常見的三節棍粗細相同,中間有一鐵鏈連接,也有一尺左右長。二節棍短小精悍,可以摺疊,是防身禦敵的重要武器。其威力很大。它可長可短,可以將二節棍疊在一起拿在手中使用,亦可以拿著任何一端使用。招式有點、削、抽、彈、掃、纏、拉、圈、提、敲、打等,還可以絞奪敵方之兵器。二節棍攜帶方便,使用靈活,是年輕武術愛好者最想學的器械。

走近古代冷兵器,百兵之祖——棍!

2、三節棍:

是以鐵環串連三條等長短棒製成的兵器,也稱"三節鞭"。三節棍全長等於練者直立直臂上舉至手指頭的高度。鐵環直徑約一寸,短棍間銜接處的棍端,各裝牢一半圓環。棍質以白蠟杆為優。練三節棍時,可持中節用兩梢節,也可兩手持兩梢節,用兩梢短和中節。或者一手持一梢節,另一手持中節;用遊離節。還可以只持一梢節,使用遊離的中節和梢節。

走近古代冷兵器,百兵之祖——棍!

3、梢子棍:

是用鐵環串連一長一短兩節木棍製成的兵械。以棍的長短區分為"大梢子棍"、"小梢子棍"、"兩頭梢子棍"三種。小梢子棍有稱"手梢子",由大梢子棍縮短而成。其梢子約長一尺,棍身約長二尺。後來出現的兩節長度相等的"二節棍"和"手梢子"相似,既可單棍練習,亦可兩手各持一棍運使。若雙梢子同使,則威力無窮,是防身禦敵的重要軟兵器。

4、少林手梢子:

少林長軟雙械之一。把長二尺,梢長八寸,三環套在一起,用時兩把同使。

走近古代冷兵器,百兵之祖——棍!

5、鐵鏈夾棒:

形似大梢子棍和鞭類二節鐵鞭,由一根長棒以鐵鏈與一根小棒頭相連接,但此間連接之鏈比大梢子所連之環要長的多。

走近古代冷兵器,百兵之祖——棍!

與棍相關的人物:

1、楊素:大隋“鐵帽子王”,座駕:拳毛驄,兵器:虯龍棍,經典之戰:大破突厥。

2、趙匡胤:北宋皇帝,座駕:赤炭火龍駒,兵器:盤龍棍,經典之戰:建立北宋。

3、脫脫:大元太師,座駕:蒙古馬,兵器:囚龍棍,經典之戰:鎮壓紅巾軍。

4、少林十三棍僧救秦王。

5、隋唐英雄是山東金頂太行山公道大王雄闊海,手使齊眉烏金棍,胯下烏騅馬。

6、孫悟空:如意金箍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