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名篇《荀子》荀子勸學「君子曰:學不可以已」原譯文必讀收藏

古文名篇《荀子》荀子勸學「君子曰:學不可以已」原譯文必讀收!(每日更新你想要的文章資料,為了方便你的查閱請在文章標題的右上方關注我們哦!)

古文名篇《荀子》荀子勸學「君子曰:學不可以已」原譯文必讀收藏


《荀子》荀子勸學

【原文】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1〕;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2〕,輮以為輪〔3〕,其曲中規〔4〕,雖有槁暴〔5〕,不復挺者,鞣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6〕。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7〕,則知〔8〕明而行無過矣。

【註解】

〔1〕青:靛青。藍:植物名,其葉可制藍色染料。

〔2〕中(zhònɡ):符合。繩:木匠用來測定直線的墨線。

〔3〕輮(róu):扭使屈曲。指用火烤使木材彎曲。輪:圓如車輪。

〔4〕規:量圓的工具。

〔5〕槁暴(pù):曬乾,枯乾。暴,太陽曬。

〔6〕金:金屬。這裡指用金屬做成的刀或劍。礪:磨刀石。利:鋒利。

〔7〕參:通"三"。這裡指多。省:反省。

〔8〕知:同"智"。

【譯文】

君子說:學習是不能停止的。靛青從藍草中提取,卻比藍草的顏色更青。冰由水凝結而成,卻比水更寒冷。筆直的木材,合乎墨線的要求,如果把它煨烤,就可以彎成車輪,彎曲的程度能夠合乎圓的標準了,這樣即使再暴曬,木材也不會再變直,原因就在於被加工過了。所以,木材經過墨線量過才能取直,刀劍經過磨礪才能變得鋒利。君子廣泛地學習,每天多多反省自己,就會聰明智慧,行為就沒有過錯了。

【原文】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谿〔1〕,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2〕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幹、越、夷、貉之子〔3〕,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詩》曰:"嗟爾君子,無恆安息。靖共爾位,好是正直。神之聽之,介爾景福。〔4〕"神莫大於化道,福莫長於無禍。

【註解】

〔1〕谿(xī):山澗。

〔2〕先王:指上古帝王。

〔3〕幹、越:春秋時的兩個諸侯國,幹國小,為吳國所滅。這裡通指吳越地區。夷:古代對異族的稱呼,多指東方民族。貉(mò):古代北方民族名。

〔4〕"嗟爾"六句:此處引詩出自《詩經·小雅·小明》。恆,常,總是。靖共爾位,謹守其職位。靖共,即靖恭,恭謹地奉守。介爾景福,幫助你獲得大的福氣。介,佐助,幫助。景,大。

【譯文】

所以,不登上高山,就不知道天有多高;不親臨深澗,就不知道地有多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遺教,就不知道學問有多麼博大。吳國、越國、東夷、北貉之人,剛生下來啼哭的聲音都是一樣的,長大後風俗習慣卻各不相同,就是教育使他們如此的。《詩經》上說:"唉,君子啊,不要老是想著安逸。恭謹地對待你的本職,愛好正直之道。神明聽到這一切,就會賜給你巨大的幸福"。精神修養沒有比受道的教化更大的,福分沒有比無災無禍更長遠的。

【原文】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1〕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2〕也,而聞者彰〔3〕。假輿馬者〔4〕,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5〕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註解】

〔1〕跂(qì):踮起腳。

〔2〕疾:這裡指聲音洪大。

〔3〕彰:清楚。

〔4〕假:憑藉,借用。輿馬:車馬。

〔5〕絕:渡過。

【譯文】

我曾經整天思索,卻不如片刻學到的知識多;我曾經踮起腳遠望,卻不如登到高處看得廣闊。登到高處招手,手臂並沒有加長,遠處的人卻看得到;順著風呼叫,聲音並沒有加大,聞者卻聽得很清楚。藉助車馬的人,並不是腳走得快,卻可以到達千里之外;藉助舟船的人,並不是水性特別好,卻可以橫渡江河。君子的天性跟一般人沒什麼不同,只是善於藉助外物罷了。

【原文】

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鳩〔1〕,以羽為巢而編之以發〔2〕,系之葦、苕〔3〕。風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繫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莖長四寸,生於高山之上而臨百仞〔5〕之淵;木莖非能長也,所立者然也。蓬〔4〕生麻中〔6〕,不扶而直。白沙在涅〔7〕,與之俱黑。蘭槐之根是為芷〔8〕。其漸之滫〔9〕,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質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10〕,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輥?輯?訛也。

【註解】

〔1〕蒙鳩:即鷦鵓,體型很小。將自己的巢建在蘆葦上。

〔2〕編之以發:用自己的羽毛編織而成。

〔3〕葦、苕(tiáo):皆植物名,屬蘆茅之類。

〔4〕射干:一種草,可入藥。

〔5〕仞:古代八尺為仞。

〔6〕蓬:一種草,秋天乾枯後,隨風飄飛,故又稱飛蓬。

〔7〕涅:黑泥,黑色染料。

〔8〕蘭槐:香草名。即白芷。

〔9〕其漸之滫(xiǔ):如果浸泡在臭水中。漸,浸泡,侵漬。滫,淘米水,指臭水。

〔10〕遊:指外出交往。就:接近。士:有知識、有地位的人。

輥?輯?訛中正:恰當正確的東西。

【譯文】

南方有一種鳥,名叫蒙鳩,它用自己的羽毛做巢,又用毛髮細細編織,繫於蘆葦之上。大風一來,蘆杆折斷,鳥蛋摔破了,幼鳥也死了。這並不是因為鳥巢做得不完美,而是它所依託的東西使它這樣的。西方有一種草,名叫射干,它的幹長四寸,生長在高山上,俯對著百丈深淵;之所以如此,不是因為它的幹長,而是它所生長站立的地勢高。飛蓬生長在大麻之中,不用扶持自然就能長直。白沙混雜在黑泥中,自然也會和它一起變黑。蘭槐芳香的根叫白芷。如果用酸臭的髒水浸泡它,君子不願意接近它,普通人也不願意佩戴它,這並不是因為它的本質不美好,而是因為被髒水浸泡的結果。因此,君子定居時一定要選擇鄉鄰,出遊時一定要親近有品學之士,用來防止沾染邪惡的東西,接近正確恰當的思想。

【原文】

物類之起,必有所始。榮辱之來,必象〔1〕其德。肉腐出蟲,魚枯生蠹。怠慢忘身,禍災乃作。強自取柱〔2〕,柔自取束〔3〕。邪穢在身,怨之所構〔4〕。施薪〔5〕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溼也。草木疇生〔6〕,禽獸群焉,物各從其類也。是故質的張〔7〕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樹成陰而眾鳥息焉,醯酸而蚋聚焉〔8〕。故言有召禍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9〕乎!

【註解】

〔1〕象:接近,相應。意思是為善可以獲福,為惡則遇禍,禍福與品德相應。

〔2〕強自取柱:意思是大剛則折。柱,通"祝",折斷。

〔3〕束:束縛。

〔4〕構:集結,連結。

〔5〕施薪:布薪,把柴草放在地上。

〔6〕疇生:即同類相聚的意思。疇,儔,同類。

〔7〕質的:箭靶。的,箭靶的中心。張:張設。

〔8〕醯(xī):醋。蚋(ruì):蚊子。

〔9〕君子慎其所立:君子對自己的立足之處要慎重。

【譯文】

凡一種事物的興起,一定有它的根源。榮耀和屈辱的到來,一定同一個人的思想品德有對應的關係。肉腐爛後就會生蛆,魚枯死後就會生蛀,懈怠散漫,忘乎所以,災禍就要發生了。剛強自取摧折,柔弱自取束縛。自己身上有邪惡汙穢的東西,必然會招致怨恨。同樣是柴草放在地上,火必然先燒那些乾燥的;同樣是平地,水必然往潮溼低窪處流。草和樹長在一起,飛鳥和野獸總是同群,世間萬物大都各從其類。箭靶樹起來,弓箭才會射到那兒,林木長得茂盛,才會招來斧頭的砍伐。樹林成蔭,鳥雀才會棲居其上。醋變質後蚊蟲才會聚生其中。所以言語有時會招來禍患,行為有時會招致侮辱,君子於自立之所一定要慎重選擇啊!

【原文】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1〕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2〕,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3〕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4〕,功在不捨。鍥〔5〕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螾〔6〕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7〕,非蛇鮮〔8〕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是故無冥冥〔9〕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恬恬之事者無赫赫之功。行衢道〔10〕者不至,事兩君者不容。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螣蛇〔11〕無足而飛,梧鼠五技而窮〔12〕。《詩》曰:"尸鳩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儀一兮。其儀一兮,心如結兮〔13〕"。故君子結於一也。

【註解】

〔1〕神明:指無所不達有如神明般的境界。荀子論學,認為成聖在於積善,積善達到的最高境界就是神明之境。

〔2〕跬(kuǐ)步:半步,相當於今之一步。

〔3〕騏驥:駿馬。

〔4〕駕:馬行一日,夜則休駕,故以一日為一駕。十駕,十日之程也。

〔5〕鍥:和下文的"鏤"都是刻的意思。木謂之鍥,金謂之鏤。

〔6〕螾(yǐn):蚯蚓。

〔7〕跪:足。螯:蟹頭上的二爪,形似鉗子。

〔8〕鮮:同"鱔"。

〔9〕冥冥:與下文的"惛惛"(hūn)皆指專一、精誠之貌。

〔10〕衢道:歧路。

〔11〕螣(ténɡ)蛇:古代傳說中一種能穿雲駕霧的蛇。

〔12〕梧(wú)鼠:一種危害農作物的老鼠。五技:謂能飛不能過屋,能緣不能窮木,能遊不能渡谷,能穴不能掩身,能走不能先人。

〔13〕"尸鳩"六句:此處引詩出自《詩經·曹風·尸鳩》。傳說尸鳩養育幼子早上從上而下,傍晚從下而上,平均如一。用尸鳩起興,表示君子執義當如尸鳩待七子如一,如一則用心堅固。尸鳩,布穀鳥。淑人,善人。結,凝結不變。

【譯文】

土堆積起來成了高山,風雨就從這裡興起;水流匯積成為深淵,蛟龍就從這兒誕生;積累善行養成高尚的品德,自然就會達到最高的智慧,具備聖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積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沒有辦法到達千里之遠;不積累細小的流水,就沒有辦法匯成江河大海。千里馬再快,一躍也不超過十步;劣馬十天卻能走得很遠,它的功勞就在於不停地走。刻一下就停下來,腐爛的木頭也不能斷;堅持不斷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成形。蚯蚓沒有銳利的爪子和牙齒,強健的筋骨,卻上能吃到泥土,下能喝到黃泉,原因就在於它用心專一。螃蟹有六隻腳,兩隻大鉗子,離開了蛇、鱔的洞穴卻無處存身,就是因為它用心浮躁不專一。因此沒有專一精誠的精神,就沒有清明的智慧;沒有堅定不移的行為,就不會有巨大的成就。彷徨於歧路的人到達不了目的地,同時事奉兩個君主的人,會被兩者不容。眼睛不能同時看清楚兩樣東西,耳朵不能同時聽清楚兩種聲音。螣蛇沒有腳但卻能飛。梧鼠有五種生存技能卻常常處於窮境。《詩經》上說:"布穀鳥在桑樹上築巢,公平如一地養育它的七隻幼鳥。善良的君子們,他們的行為儀態多麼堅定專一。堅定專一不偏邪,思想才會如磐石堅"。所以君子要堅定專一啊!

【原文】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魚出聽〔1〕,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2〕。故聲無小而不聞,行無隱而不形〔3〕。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為善不積邪,安有不聞者乎?

【註解】

〔1〕瓠(hù)巴:與下文的"伯牙"皆是古代傳說中善鼓琴瑟者。流魚:《大戴禮記》作"沉魚"。

〔2〕六馬:天子輅車之馬。仰秣:形容馬仰首而聽之狀。

〔3〕隱:隱蔽。形:有形可見。

【譯文】

過去瓠巴鼓瑟,水中的魚也會浮到水面來聽;伯牙鼓琴,六馬仰首而聽。所以聲音不會因為小而不被聽見,行為不會因為隱蔽而不被看見。山裡有玉,連草木都會潤澤,深淵有珠,連崖岸都不會乾枯。為善而不積的人有,若積善,哪裡有不為人知的道理?

【原文】

學惡〔1〕乎始?惡乎終?曰:其數則始乎誦經〔2〕,終乎讀禮;其義則始乎為士〔3〕,終乎為聖人。真積力久則入,學至乎沒〔4〕而後止也。故學數有終,若其義則不可須臾舍也。為之,人也;舍之,禽獸也。故《書》者,政事之紀也;《詩》者,中聲之所止也〔5〕;《禮》者,法之大分〔6〕,類之綱紀〔7〕也;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禮》之敬文〔8〕也,《樂》之中和也,《詩》《書》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間者畢矣。

【註解】

〔1〕惡(wū):何處,哪裡。

〔2〕數:數術,即方法、辦法。經:指儒家經典,即《詩》《書》《禮》《樂》《易》《春秋》。

〔3〕義:意義。與上文的"數"相對為義。士:志道之士。荀書中每以士、君子、聖人為三等。

〔4〕沒:通"歿",死。

〔5〕中聲:中和之聲。《詩》本是入樂的,故有中聲之說。止:猶言極也。

〔6〕大分:大要,要領。

〔7〕綱紀:事物之綱要。

〔8〕文:文明,禮儀。所謂"周旋揖讓之節,車服等級之文"。

【譯文】

學習從哪裡開始?在哪裡結束?答曰:學習的方法,應當以誦讀經文為起始,以研究禮法為目的。學習的意義,以做有志之士為起始,以成為聖人為目標。果真能持久努力不懈就能深入進去,一直到身死才可以停止學習。所以從學習方法上說,誦讀經典,是可以中止的,但從學習的意義上說,求為聖人的追求,是片刻都不能停止的。努力學習,就是人;放棄學習,就是禽獸了。《書》是記載古代政治事蹟的,《詩》是中和之聲的極致,《禮》是法律的根本,是萬事萬物的綱要。所以學習到了《禮》就達到了最終目的,可稱是道德之極境啊!《禮》之敬重文明禮儀,《樂》之中和,《詩》《書》之廣博,《春秋》之精微,將天地間所有的道理都包括進去了。

【原文】

君子〔1〕之學也,入乎耳,箸〔2〕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蠕而動,一可以為法則。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3〕。故不問而告謂之傲〔4〕,問一而告二謂之嘖〔5〕。傲,非也;嘖,非也;君子如向〔6〕矣。

【註解】

〔1〕君子:有德、精進之人。在荀子書中,君子常常與小人相對而言。小人指無德而見利忘義之人。

〔2〕箸(zhù):刻。指心中領會得十分深刻。

〔3〕禽犢:贈獻之物。這裡比喻賣弄。

〔4〕傲:急躁。

〔5〕嘖(zá):多言,語聲繁碎的樣子。

〔6〕向:通"響",迴響。即所謂"善待問者如撞鐘,小叩小鳴,大叩大鳴,不叩不鳴"。

【譯文】

君子為學,聽在耳裡,記在心上,外散於身體儀態之中,而表現於一舉一動之間。即使是極細小的一言一行,都可以作為人的楷模。小人為學,從耳朵裡進,從嘴巴里出,口耳之間不過才四寸,怎麼能夠對七尺之軀有補益呢!古代的人學習是為了修養自身,現在的人學習則是為了獲取其他東西。君子學習,是為了完善身心;小人學習,只是想用所學的東西向他人顯示。所以別人不問,你告訴了他,這是急躁,問一而告二,這是囉嗦。急躁是不對的,囉嗦也是不對的。君子當如鐘的迴響,問什麼答什麼。

【原文】

學莫便乎近其人〔1〕。《禮》《樂》法而不說〔2〕,《詩》《書》故而不切〔3〕,《春秋》約而不速〔4〕。方其人之習君子之說〔5〕,則尊以遍〔6〕矣,周〔7〕於世矣。故曰:學莫便乎近其人。

【註解】

〔1〕其人:指通經之士,賢師。

〔2〕不說:沒有說明、解說。

〔3〕故:過去的典故、事情。不切:不切合於時世。

〔4〕"《春秋》"句:《春秋》文辭簡約,褒貶難明,所以不能速解。

〔5〕方:效仿。習:講習,積貫。

〔6〕尊以遍:養成崇高的品格,得到全面的知識。

〔7〕周:周到,通達。

【譯文】

為學,沒有比親近賢師更簡便的了。《禮》《樂》有大法但沒有詳細的解說,《詩》《書》記載了古代的故事,而未必切於實用。《春秋》文辭簡約,意旨遙深而難以速解。效仿賢師而聆聽學習君子的學說,就能養成崇高的品格,得到諸經之傳,而合於世用。所以說:學習沒有比接近賢師更簡便的了。

【原文】

學之經〔1〕莫速乎好其人,隆禮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禮,安特將學雜識志〔2〕,順《詩》《書》而已耳,則末世窮年,不免為陋儒而已。將原先王,本仁義,則禮正其經緯蹊徑〔3〕也。若挈裘領,詘五指而頓之〔4〕,順者不可勝數也。不道禮憲〔5〕,以《詩》《書》為之,譬之猶以指測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錐餐壺〔6〕也,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禮,雖未明,法士〔7〕也;不隆禮,雖察辯〔8〕,散儒〔9〕也。

【註解】

〔1〕經:通"徑",道也。

〔2〕安:此處解作"則"。特:但也。雜:指雜記之書、百家之說。識、志:都是記的意思。

〔3〕經緯蹊徑:縱橫道路。

〔4〕詘:同"屈"。頓:抖動而使整齊。

〔5〕道:由。禮憲:禮法。

〔6〕壺:古代儲飯的器皿。

〔7〕法士:守禮法之士。

〔8〕察辯:明察善辯。

〔9〕散儒:不守禮法的儒士。

【譯文】

為學的要道,沒有比親近賢師更直接快速的了,其次才是遵守禮法。如果不能師法有道君子,又不能尊崇禮法,而只是學習、雜記百家之說,記誦一些《詩》《書》的條文,那麼就算學到老,也不免只是淺薄之陋儒而已。如果能溯源先王之道,推究仁義之本,那麼學習禮就是其正途了。這就好像用手握住皮衣的領子,用力抖動,皮衣的毛自然都順了。若不由禮法,而只致力於《詩》《書》,就無異於用手指測河,用戈戟舂米,用錐子進食,是不可能達到目的的。所以,尊崇禮法,即使不十分明察善辯,也不失為守法之士;不尊崇禮法,即使聰明善辯,終究也是不守禮法的儒士。

【原文】

問楛〔1〕者勿告也,告楛者勿問也,說楛者勿聽也,有爭氣者勿與辯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後接之,非其道則避之。故禮恭而後可與言道之方〔2〕;辭順而後可與言道之理;色從而後可與言道之致。故未可與言而言謂之傲,可與言而不言謂之隱,不觀氣色而言謂之瞽〔3〕。故君子不傲,不隱,不瞽,謹順其身。《詩》曰:"匪交匪舒,天子所予〔4〕"。此之謂也。

【註解】

〔1〕楛(kǔ):惡也。荀子這裡說的"惡"指的是與禮無關者。

〔2〕方:術,方法。

〔3〕瞽(ɡǔ):盲人。

〔4〕"匪交"兩句:此引詩出自《詩經·小雅·采菽》,為天子答諸侯詩。匪,非。交,急迫。舒,緩慢。

【譯文】

凡所問非關禮者,不必告訴他。所告非關禮者,不要再去多問。有人說到與禮無關的事,也不必聽。有意氣求勝而無益者,不要同他辯論。所以抱著求道之心而來的,才能與之交往,不是為求道的就回避他。禮貌謙恭的,才可以告訴他達道的方法;言辭和順的,才可以告訴他道的理論;臉色表現出從善之誠意的,才可以和他談道的極致。不可以和他說卻和他說叫急躁,可以同他說卻不同他說叫隱瞞,不看臉色而說叫盲目。所以君子不急躁、不隱瞞、不盲目,順其人之可與言否,小心謹慎地言說。《詩經》說:"不急迫,不緩慢,就會受到天子的賞賜"。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原文】

百發失一,不足謂善射。千里跬步不至,不足謂善御。倫類不通,仁義不一〔1〕,不足謂善學。學也者,固學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塗〔2〕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紂、盜蹠也〔3〕。全之盡之,然後學者也。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為美也,故誦數〔4〕以貫之,思索以通之,為其人以處之,除其害者以持養之,使目非是無慾見也,使耳非是無慾聞也,使口非是無慾言也,使心非是無慾慮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聲,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5〕。是故權利不能傾也,群眾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蕩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謂德操〔6〕。德操然後能定,能定然後能應。能定能應,夫是之謂成人〔7〕。天見其明,地見其光,君子貴其全也。

【註解】

〔1〕一:純一,專一。

〔2〕塗:同"途",道路。

〔3〕桀:夏朝最後一個君主。紂:商朝最後一個君主。都是荒淫無道之主。蹠(zhí):傳說春秋末年的一個大盜。

〔4〕誦數:誦說。這裡指只能誦說其文,不能通知其義。

〔5〕"目好"四句:這幾句中的"之"都作"於"解,表示勝於的意思。

〔6〕德操:守道不變之情操。

〔7〕成人:即前文所言"全之盡之"之學者。

【譯文】

射一百支箭,有一支沒射中就不能叫善射。駕車行千里,而差半步不到,就不能叫善御。學者為學,而不能盡知其倫類,不能專一於仁義,就不能叫善學。學,就是求其專一。一會兒出、一會兒進,那就不過是一般人了。從善者少,從不善者多,就是桀、紂、盜蹠之流了。完全、徹底地學善,才可以稱得上是學者。君子知道不全不純不足以為美,所以誦說經典,以求貫穿其大義,研讀思索以求其精旨,設身處地,以古人所做的事情為楷模,而求其所處之法,根除一切害道之事,以保持學之所得。使眼睛非所學不想看,耳朵非所學不想聽,嘴巴非所學不想說,心非所學不願意想。等到喜愛到頂點的時候,眼不好五色,所好遠甚於五色,耳不好五聲,所好遠甚於五聲,口不好五味,所好遠甚於五味,心中所好,則遠甚於擁有天下。因此權力和利益不能打動他,眾人不能改變他,天下之大也不足以動搖他的心志。生執於此,死由於此,這就叫道德操守。有德操就有定力,有定力才能應變外來事物。內有定,外有應,才可稱為全人。天之所貴在其大,地之所貴在其廣,君子所貴就在其全啊。

【評析】

此為《荀子》開篇之作,主旨在勸勉人努力學習。文章使用了大量比喻,說明後天努力和學習的重要性,指出學習貴在鍥而不捨、長期積累、用心專一、無所旁顧。需要注意的是,荀子之學,以禮為歸,他所論的學,並非我們今天所指的一般性學習的概念,而是指為士、為君子、為聖人之學。他特別強調學習之根本目的是為了積善成德,培養道德操守,涵育君子人格,所以他所說的學習方法就是誦讀《詩》《書》《禮》《樂》《春秋》等儒家經典,並接近賢師益友。這也是貫穿在他全書中的一個觀點。文章詞藻豐富、比喻繁多,是《荀子》書中最美麗的篇章,也是最膾炙人口的篇章。


.....親!看後有什麼想法,歡迎大家留言評論補充!每日更新你想要的文章資料,記得在文章標題的右上方關注我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