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個孤獨症孩子共同的“媽媽”,11年堅持經歷了怎樣的故事?

  患有自閉症的孩子大多數時候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有著異於常人的行為,常常被人們敬而遠之,甚至被人們以異樣的眼光來看待。43歲的尹美春卻與他們相處了12年,用愛心為110個孤獨症孩子搭建一座通往光明世界的橋樑。

110個孤獨症孩子共同的“媽媽”,11年堅持經歷了怎樣的故事?

  堅持源於一份責任

  對於尹美春來說,走上辦自閉症兒童康復機構這條路實屬偶然。2005年,尹美春朋友的女兒被查出了患有自閉症。她的朋友每天都要帶著女兒去康復機構訓練,始終伴隨其左右,費時又費力。尹美春將這一切都默默地看在眼裡,隱隱地替自己的好友著急,尋思著該如何幫助她。

  有一天,和好友聊天時,她嘆氣說自己有點累了,自己身邊如果也有一家自閉症兒童康復機構該有多好!“沒有,我們就自己辦啊!一來可以照顧孩子,二來讓更多的自閉症孩子可以得以康復。”兩個人的想法不謀而合,於是當年6月份,兩人就在杭州辦了第一家自閉症兒童康復機構。

  康復機構迎來了很多星星的孩子,來自各地,其中有不少孩子是來自台州的。看著家長們含辛茹苦,陪伴康復,她們又在椒江附近辦了一家自閉症兒童康復機構。

  兩年後,一開始合股的朋友因為台州的這家機構生源少、房租貴、賺不了錢,便退出了股份。本來尹美春也想放棄,但是看到這麼多可憐的孩子及跟隨自己的老師,把她們中途扔下,她於心不忍,硬是咬咬牙,堅持了下來。

  之後,她把所有的心思都撲在了自閉症兒童康復事業身上,全身心撲在自閉症患兒身上,反而把自己的女兒託付在朋友家裡長達6年。因此,她常常覺得虧欠家人太多。

  12年來,尹美春的機構因為租金貴的原因搬遷四次,前9年均沒有盈利,但是看著孩子們純淨的眼睛,她依舊選擇了堅持。

  堅決不放棄每一個孩子

  在尹美春看來,孩子得了自閉症,只不過是上帝跟他們開了一個玩笑而已,每一個孩子都應該是平等的,而不應該被世界拋棄。

110個孤獨症孩子共同的“媽媽”,11年堅持經歷了怎樣的故事?

  自閉症孩子家長的精神很容易崩潰,一方面要面對外界異樣的眼光,另一方要面對孩子未知的將來,常常使他們內心受煎熬,不少夫妻因此鬧矛盾,直至走上離婚的結局,留下可憐的孩子與爺爺奶奶過。比如來自路橋的樂樂在兩週歲時被診斷出患有自閉症,樂樂的爸爸和媽媽因此而離了婚。媽媽想拋棄樂樂,認為把樂樂帶在身邊會成為將來再婚的一個累贅,因此很少帶她出門,既使帶也不說是自己的,而說是姐姐的。

  在遇到了尹美春後,樂樂的媽媽甚至想把孩子甩給她,自己當個甩手掌櫃。瞭解她這種心理後,尹美春不斷地開導她,和家長展現孩子一點一滴的成長和進步。後來,樂樂的媽媽慢慢接受了現實,同時經過持續的康復訓練,樂樂四周歲時已能夠上幼兒園,目前已經上了小學三年級,學習成績在班裡還處於中游水平。

  看到樂樂的變化,樂樂的媽媽由衷的高興,現在每次去外面都把她帶上,很大方地介紹自己的女兒。在尹美春的機構裡,像樂樂這種情況的孩子還有很多。

  “我一方面要康復孩子的心理,另一方面還要康復家長的心理。因為只有家長能正確對待這件事,積極配合康復中心做康復,很多孩子將來還能和正常人一樣生活。”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是尹美春辦學的準則。

  用愛心延續孩子們的希望

110個孤獨症孩子共同的“媽媽”,11年堅持經歷了怎樣的故事?

  尹美春不忍心孩子們在剛有起色時就半途而廢,總是竭盡全力在學費上給予他們減免。對於老學員的學費也一直沒有漲過價。因此,有很多朋友說她不是當老闆的料、不會賺錢。“我是一個康復機構的老闆,但我也是這些孩子的媽媽,再困難都不能放棄他們。”尹美春說。

  目前,尹美春的康復機構有自閉症孩子110名,臨海的小陸患有自閉症,家裡經濟條件十分困難,上了一年學後,小陸的媽媽打算讓小孩子輟學在家。尹美春得知情況後,便將小陸的學費和生活費從3500元/月降到了800元/月,這樣一減就是11年。下陳的小志,媽媽改嫁,爸爸是殘疾人,尹美春從小志3歲時開始就減免他的學費,一直減到小志14歲。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