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總分75O分,考60O分是什麼樣的水平?

羅時沫

高考總分750分,考600分,得分率為80%,無論在哪一年,都應該算是比較優秀的成績了。至於能報考什麼學校,那得看你在哪個省份,省獨立命題,還是全國卷,還得看哪一年高考,原因很簡單,本省獨立命題一般難度低於全國卷,同樣是600分,錄取的情況卻不相同,另外,我國高考錄取採用的是計劃招生,重點院校在不同省份招生的人數不同,分數段自然也不相同,另外還得看你是學文科還是理科。

以廣東省為例,廣東省2010年至2017年高考重本分數線分別是:

文科:595、580、589、594、579、573、514、520

理科:621、568、585、574、56、577、508、485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2010年至2015年,是廣東省自主命題,這六年文科重本線最低是2015年573分,最高是2010年595分,如果是文科考生,600分,只有2014年和2015年可以報暨南大學和華南師範大學,211類高校,但是專業可能不太理想。其他的年份,就與211類高校無緣了,985類高校更是絕無可能。所以說,廣東省的文科生考600分,分數雖然比較優秀,但報考有些尷尬。

同樣是廣東省的文科生,2016年和2017年,採用全國統一命題,如果文科生600分,高於重本線80多分,那將是一個相當優秀的分數,完全可以問鼎全國一類高校,上985 類高校是必須的。

再看廣東省的理科生,2010年,600分不夠重本線,比較悲催,2011年至2015年上211類高校應該沒有問題,如果報外省高校,985類,也是可以上的,比如西北林大。

2016年和2017年,那就厲害了,我的孩兒 ,高於重本線92分和115分,哈工大,浙大,清華,你可以大膽報了。

總結一下,同樣是600分,理科權重大於文科,使用全國卷,權重大於本省自主命題。無論怎麼說,600分都是一個很不錯的分數,基本上能讓家長滿意、老師滿意。


王老師教育新視界

看到這個提問,很親切,因為文藝君高考時不多不少,剛好考了600分。但遺憾的是,志願沒有報好,被調劑到了一個普通一本院校,要知道那年和我分數一樣的人,上得都是人大、復旦,還記得文藝君當時也是哭得稀里嘩啦的。考600分是什麼樣的水平,文藝君認為應該視當年的考題難度而定,600分並不算一個多高的分數,看看超級學霸們的履歷,考700多分的大有人在,但是不努力也不太容易考到這樣的分數。

時過境遷,每天只想著如何努力生活、如何教育孩子的文藝君,很久都沒有回想過高考的二三事了,但是高中那段拼命奮鬥的歲月,卻是終身難忘的。

回首一下,文藝君高考至今也有十多年了,還記得我們那時候實行的是3+X(大綜合),文藝君學得是文科,當年考得就是語文(總分150分)、數學(總分150分)、英語(總分150分)、文綜(總分300分)。

文藝君家庭條件一般,媽媽下崗在家很多年,當時身體也不太好,全家只靠爸爸微薄的工資生活。爸爸的工作非常辛苦,因此看起來要比同齡人蒼老一些。文藝君從小聽多了知識改變命運的教育,讀書時就想著,一定要好好學習,一定要通過知識來改變自己和家庭的命運,一定要讓爸媽過上舒適的生活。

文藝君並不是非常聰明,但是足夠勤奮,可以問心無愧地說,當時真是比別人下了十倍、百倍的功夫來讀書的。沒有哪兒一天不挑燈到凌晨,媽媽雖然對我學習要求比較嚴格,但是看到我高中這麼認真地學習,也非常心疼。因此她早晨從不早早叫我起床,希望我能多休息一會兒,但是每天早晨五六點,自己內心無時不在的一種緊迫感會把我從睡夢中叫醒(這是真的,一點也不誇張),我會很自覺地起來晨讀,然後吃飯去學校。現在回憶起來,文藝君真是非常懷念高中那段苦讀奮鬥的歲月。


高考那幾天,我沒讓爸媽送我,而是自己騎著家裡的二手自行車,哼著張韶涵的《夢裡花》去考場,整個人的狀態都非常好,雖然語文成績從小學時就比較好,但是高考那次,真是撞上了狗屎運,竟然比平時多考了十多分,拿了我們全市語文單科第一名,高考各科總分好像是全市第十五名,可以說是超常發揮了。

因此文藝君想說的是,平時努力+考前的積極心態,應該可以保證正常發揮,當然,高考考了600分也不能說明你的水平有多高。像文藝君這種平時模考從來沒上過600分的人,都能在高考時意外收穫600分,應該說是放鬆如常的狀態,讓考場的自己比平日的自己多了一份幸運而已。


文藝者說


看看排名吧:全省6000+,全縣200+,全校100+,全班第三名。

所以600分這個衡量標準,變量還是很多的。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區,都是不同的。總體來說,就是中等偏上的水平,有機會衝擊985,能夠保證絕大多數211。


尹禾

其實600分也是一個比較尷尬的分,上好一點的985學校比較難,除去北清華東五所,即便是西交大、哈工分都是明顯不夠的。靠前的985學校可以說大部分去不了。

目測能上的有吉林大學、蘭州大學,大連理工分數也是夠高的600分根本夠不到。至於別的厲害的985比如天大、南開、人大、北理工、同濟都是差的稍微遠一點。電子科大也是在610分左右。湖南大學、四川大學、山東大學、重慶大學等稍微靠後的985可以適當碰一碰。211裡面應該是大部分可以上。

比如比較好的武漢理工、南京航空、南京理工、西安電子科大比較合適,分數夠,專業也有迴旋餘地。還有就是985的一些校區,比如哈工大威海、電子科大沙河校區、山東大學威海校區、大連理工榮成校區等,分數比本部略低,也是可以上的。如果喜歡牌子更硬一點,也是很好的選擇。

600分在每年的難度、全省排名都是不大相同的,畢竟剛剛夠600分,也算是剛剛踏入高分段。其實選擇還是比較多的,但是上頂尖的高校就有困難了。除非出現某年天津大學在某省的特殊冷門現象,好像560左右就可以上,僅僅比一本高出30分左右。這只是特殊情況,可遇不可求。

以上都是理科分數的前提,高考難度中等。要是文科的話,可能可以上更好的高校。下面是山西省最近幾年的高考部分情況,請大家參考。









順祝2018年取得好成績!


大俠來也

理科:高考考600分,丟了150分。理綜和數學大體判斷只能做前幾個步驟,後面的做不動。得分率80%,如果在山東,夏季高考55萬考生中,大體位次在三萬名之後,去211院校有點困難。

文科:丟分150分,文綜基本判定在240分以下,語數英都不錯。在山東文科15萬考生中,排名2000名左右。文科生985,211院校共招文科生2000名左右,能上985院校但沒挑選的餘地。2017年中國農業在山東最低分數為602分。




李先生

現在都是滿分為750分的題,對考600分,這個分數看似於拿到了80%的分數,丟了

150分,這150分看來是比較多的,相當於另一科的總分了。但是你仔細看高考,語文150,數學150,英語150(30分聽力),理綜/文綜300分,如果每科都及格的話是450分,在我們看來及格還是畢竟容易的吧!部分地區450分就差不多是理科生的一本分數線了。能考一本的就不錯了。

那麼600分應該讀什麼樣的大學那呢?考600分的人可以穩上重點大學了。當然,還要看那一年的試卷難易程度,如果比較難都能考600分的話,有可能可以上清華或北大了。能600分的人還是有實力的,不然不可能考那麼高的,如果一個人的運氣很好,也不可能考到那麼高,就算選擇題全對也考不了那麼多,後面的大題不好蒙。考600分是通過一朝一日努力出來的,要在高三多拼拼才可以的。

我就舉一個高中時我們班的一位同學吧,他高一時還不是特別突出,成績不是特別好,後來在高中三年,每個晚自習都在做作業,下課就去問老師問題,而且中午也是問了不懂得問題後才去吃飯的。每一張試卷都是認真做的,可以說是奮鬥了三年,在最後一年也一如既往的奮鬥,高考時也沒要考到600分。堅持了三年,也沒有考上600分,我認為勤奮佔主要部分,還是要考一部分的天賦吧。


青春暢談

看到這個題目,感到有點親切。我當時也是高考總分750分,最後結果605分。(語文105左右,數學130+,英語120+,文綜210+。)


因為是在高考大省河北省!!所以,這個分數當時在全省文科排名1000+左右。當然,為了取得這個成績也是付出了沒日沒夜的努力。。。


成績雖然還是不錯,不過到了報考志願的時候也是有一種“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狀態。夢想中的高等文科院校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央財、北京師範等等),所以我當時就選擇退一步,但是退一步後發現只能選擇理工類的院校,否則就是比我所考分數低很多的綜合類院校。


因為希望可以把高考分數最大化的利用,最終綜合各種情況,選擇了一個211理工類院校。


當然,這個成績在使用全國卷的其他省份可能會有更好的選擇,不過,每個省情況和考生數量均不同也沒有什麼可比性,畢竟高考是以戶籍為限制和區分的。


盡k頭

高考總分750,考到600分,取得了總成績的80%,應當是個不錯的成績了。但同時這個成績也略顯尷尬。

尷尬在哪裡?985很難上,211不情願。按照我們這裡一所省示範高中的歷年高考成績來看,每年一本達線人數均在400人左右(文理考生約1000人),600分以上人數在50餘人,錄取985學校人數近兩年均為36人,往年均在30人左右。錄取211人數近年有上漲,2017年達到150人!

我們近幾年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學生考上清華、北大,最為接近的時候與錄取線相差10分,考生最好成績是657分,而清華的錄取分數是667!所以,對於一些人所說的700分隨便考的說法我實在不敢苟同。

如果沒有什麼失誤,盡了最大努力,考到600分了,那是值得表揚和肯定的!因為這實在不是一個容易拿到手的分數,需要付出大量的艱辛和汗水。而如能在大學裡繼續踏實勤奮,還將有更大的進步。

如果考試中出現不少失誤,明明630以上的成績只考到600分,那就留下了許多遺憾。畢竟985、211提起來一陣提,實際上還是有差別的。但是也不要因此而糾結不休,放下包袱,到大學裡去拼搏,人生照樣有新的精彩!

高考還有80來天,目前已有600分水平的學生還要加油,補缺補差,勤加練習,爭取再向前進一步;500多分不到600的同學把600分作為一個目標,付出更多的努力,或許就會收穫一個很大的驚喜!500分以下的則要腳踏實地,不要想得太多,把一切都交給真正流了汗的時間去檢驗吧!

最後,預祝2018屆考生都能考出自己的真實水平,取得理想中的成績,不留遺憾!


劍客瓦礫

跟悟空太有緣了,這個題啊,問的簡直就是我本人嘛~

我是山東的理科考生,2012年參加的高考,總分750,我考了603。雖然接下來就是2018高考了,但讓我來回答這個問題,依舊合適。



第一,宏觀上看。

我所讀的高中,是山東省日照市某縣的普通重點中學(教學條件和學生基礎還是遠不比很多大城市的,但全國這樣的高中還是很多的)。高一到高三期間,在班內,考試名次一般在第3-10名中間(全班總人數在50人左右)。

我是理科班的女生,在同學眼裡還算是稍微聰明一點的。但,我知道,我是屬於那種小聰明,是需要非常努力學習才能保持住成績的那種。


第二,分科目看。

接下來,我將仔細針對重要的科目來說明情況。

12年我高考的單科成績:

語文120/150,數學123/150,英語121/150理綜203/240,音體美等等綜合是49/60,記憶不太清了略有差別,請忽略。

高考考出這個成績,當時還是稍微超常發揮了的,當時高考的時候心態調整的非常好,考場上我也是非常緊張的,所以一直安慰自己:正常發揮就好,認認真真的答題,其他的都不去想,相信自己~我就是這樣手心捏著汗走過來的。

數學:

三大主科裡我數學最好,平時考試一般都在130分左右,狀態很不好的時候也有考過90幾分的經歷,狀態很好的時候,也考過150的滿分成績。數學我從小就是比較開竅的那種,也很有興趣,當然,剛上高一的時候,有半年一直轉換不過來那個思維,但我一直保持努力思考,平時沒事就使勁琢磨不懂的地方,做題的時候都是很愛鑽研的,很認真,高一上學期還沒結束的時候,窗戶紙就一下子捅開了。然後就是這樣狀態:課堂上老師講的絕大部分問題都能聽懂。

上大學後,高數學習的也不錯。

語文:

我語文非常不好,也就是班裡的中等水平,很多字都不認識,作文也很差,寫的也是流水丈,古詩文背誦非常非常差勁,要一直背一直背才勉強背下來的那種。閱讀理解就更差了,10分的閱讀理解也就得3分。這都是因為從小就不重視語文,讀的課外書極少。

但是我寫字很認真,也很好看。上高中後非常聽老師的話,很注重基礎知識的積累,尤其是選擇題的那種。每次考試答題也很認真,會的好好做,不會的也認真編的那種。高中平時考試在90-110之間,班裡中等水平,高考的時候,心態也很好,用很多竅門答題的,超常發揮了10分。

現在,我已經非常喜歡閱讀優秀作家的作品了,我已經愛上讀書和寫作了!

英語:

12年的時候,小縣城的英語教育資源很一般的,我初中1年級才開始學ABCD的書寫和很簡單的單詞。初一的老師也極其不負責,所以就落下來了。但從初二開始就重視英語了,竟然保持在班裡第3名,我很認真的記單詞,聽講的,但中考60/120分。

高一我依舊很認真的記單詞,上課聽講,但閱讀和作文以及聽力都很差。高二高三的英語老師非常好,上課講題時候教給我們的學習方法也很好,高三的時候作文和閱讀都提高了很多。英語成績從高一90分到高三120分,班級中等偏上水平。高考發揮超常,歷史最高份。

我大學裡已經過了6級了,到我的英語水平也還是很一般,尤其讀說能力方面。

理綜:

我化學和生物平時考試都是接近滿分的,物理水平中等吧。

第三,我對我的學習方面整體做個評價。

理科性的,我的理解能力還是挺不錯的,但我始終覺得物理很難,但我是知難而上型的,越是不懂的,我越是一個勁的思考,窗戶紙總是在思考的過程中慢慢被捅開。

文科性的,我理解能力有點差,學習方法也很不對,平時不愛看課外讀物。但,我還是在能夠做到的地方,努力努力再努力。




高考時,我很注重答題技巧和心態,所以有點超常發揮。

總體:

我是個學霸,水平中等偏上吧!

最後,

我非常感謝我學習生涯裡的大部分老師,尤其是高中的老師,教學上他們都很認真,很負責責,是穩穩的良師益友!


學生在此,謝謝他們了~


大大孩子王

600分是高分段的,在我們高中理科600分是前10名了,文科是前三名,都可以超一本線60分以上,可報的學校有理科中南大學、湖南大學、四川大學、華南理工大學、重慶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蘭州大學、華中師範大學、中國地質大學、中國石油大學、中國礦業大學、上海大學、江南大學、蘇州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東華大學、河海大學、大連海事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合肥工業大學、西南交通大學、中國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北京工業大學、首都師範大學、東北師範大學、吉林大學、遼寧大學、長安大學、西南大學、西北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北京工商大學、中國民航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南京審計學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揚州大學、陝西師範大學、湖南師範大學、華南師範大學、雲南大學、鄭州大學、內蒙古大學、大連醫科大學、中國藥科大學、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青島大學、南京財經大學、上海海關學院、上海理工大學、太原理工大學、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天津師範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南京郵電大學等高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